郝平[山西大學教授]

郝平[山西大學教授]

郝平,男,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碩士生導師。1968年11月生,山西大同人。曾任山西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現任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山西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區域社會史研究中心副主任。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郝平,男,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教授,碩士生導師。1968年11月生,山西大同人。曾任山西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現任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山西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區域社會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山西省歷史學會副會長、秘書長;中國災害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1991年獲歷史學學士學位,2001年獲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碩士學位,2007年獲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博士學位。1999年任講師,2006年任副教授,2012年任教授。山西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2010年日本東京國際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中國近代社會史、區域社會史、災荒史研究。

發表論文

1、山西“丁戊奇荒”述略,《山西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2、機關工作人員的情緒管理,《人事》,1999年第3期。
3、試論綜合大學的通才教育,《山西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第二作者。
4、近代士人職業流動述略,《平頂山師專學報》,2000年第1期,第二作者。
5、近代女子職業發展與婦女解放運動,《山西大學學報》,2000年第一期,第二作者。
6、山西“丁戊奇荒”的人口亡失情況,《山西大學學報》,2001年第六期。
7、山西“丁戊奇荒”社會史析論,行龍主編:《近代山西社會研究——走向田野與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2月版。
8、也談山西“丁戊奇荒”之原因,王先明主編:《鄉村社會文化與權力結構的變遷》,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9、山西“丁戊奇荒”並發性災害,《晉陽學刊》,2003年第1期。
10、山西“丁戊奇荒”的時限和地域,《中國農史》,2003年第2期。
11、“跨區域研究”的區域社會史——“區域社會史比較研究”中青年學者學術討論會綜述,《清史研究》,2005年第2期,第二作者。
12、淺析山西“丁戊奇荒”的受災強度,行龍主編:《多學科視野中的山西區域社會史研究》,商務印書館,2005年6月版。
13、旱災與民眾心態——從“丁戊奇荒”中山西民眾的行為看其心態,侯甬堅主編:《西部地區歷史環境與文明的演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商務印書館,2005年12月版,第二作者。
14、論太行山區根據地的生產自救,《山西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15、《退想齋日記》所見抗戰時期淪陷區民眾生活,《史林》,2005年第4期。
16、龍祠水利與地方社會變遷,《華南研究資料中心通訊》(SouthChinaResearchResourceStationNewsletter),第43期。
17、傳說、信仰與洪洞鄉村社會——兼及大槐樹移民的文化認同,《歷史檔案》2006年第3期,又收入李長莉、左玉河主編:《近代中國社會與民間文化》(國際會議論文集),社科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
18、近代太原縣的災害與基層社會,李文海、夏明方主編:《天有凶年——清代災荒與中國社會》,三聯書店,2007年1月版。
19、“丁戊奇荒”中的永濟災情與社會應對,行龍主編:《環境史視野下的近代山西社會》,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20、罌粟與毒品:一個鄉紳眼中的民國山西煙禍,《民國研究》,總第12輯,2007年秋季號。
21、晚清賑災的經驗研究及其理性關懷(書評),《讀書》,2008年第6期。
22、“丁戊奇荒”時期的山西糧價,《史林》,2008年第5期;又收入鄭起東、史建雲主編:《晚清以降的經濟與社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
23、中國近代社會史課程的教學設計與實踐,教育理論與實踐(學科版),2008年第11期。
24、如何研究山西的區域社會史?,中華讀書報,(2008-06-04)第二作者。
25、中國社會史研究:下一步怎么走,如何突破?,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2.12
26、明代大同地區的移民、屯墾與環境,安介生主編:《邊界、邊地與邊民——明清時期北方邊塞地區部族分布與地理生態基礎研究》,齊魯書社,2009年9月版。
27、從歷史中的災荒到災荒中的歷史——從社會史角度推進災荒史研究,《山西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歷史學》2010年第6期全文轉載)
28、力禁“花田”重農桑——李用清“丁戊”救荒活動考察,《古今農業》2010年第2期,又收入歐陽恩良主編:《近代中國社會流動與社會控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29、水土保持:大泉山典型的塑造,《當代中國史研究》,2011年第2期(《新華文摘》2011年第20期全文轉載)。
30、碑刻所見1695年臨汾大地震,《晉陽學刊》,2011年第2期。
32、丁戊奇荒之晉豫比較——以豫為中心的考察,《開封大學學報》,2011年第3期。
33、山西革命根據地接生方法的改進,《中華醫史雜誌》,2011年第4期。
34、“劫富濟貧”與“保富安貧”——光緒初年大饑荒中山西官員救荒思想的分歧與爭論,《山西檔案》,2011年第6期,又收入高嵐、黎德化主編:《華南災荒與社會變遷:第八屆中國災害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版。
35、山西柳林縣集體化時期梯田建設考察,《當代中國史研究》,2012年第2期。
36、山西省農村調查報告——2010年7月·8月·12月,山西省P縣の農村,《東京學芸大學紀要》(日本),2012年第63集。
37、集體化時代水利社會史研究的時代意義,《光明日報》,2012年5月31日(《新華文摘》2012年第18期全文轉載)。
38、走進“丁戊奇荒”的歷史現場,《中華讀書報》,2012年06月27日。
39、太行、太岳革命根據地煤礦業發展,《抗日戰爭研究》,2012年第3期。
40、嬗變與堅守:近代社會轉型期晉中的民間宗教活動——以《退想齋日記》為中心,《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6期。

著作

1、《多學科視野下的華北災荒與社會變遷研究》(主編),北嶽出版社,2010年7月版。
2、《丁戊奇荒:光緒初年山西災荒與救濟研究》(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5月版。
3科研項目編輯主持項目
1、“明清以來山西煤區社會可持續發展研究”,2004-2006年省、市自治區研究項目(0405702),10萬元,已結項。
2、“明清以來晉南地區生態環境與地域社會變遷研究”,2005-2007年高等學校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0509027),1萬元,已結項。
3、“山西農業水資源的高效利用與可持續發展——基於近代山西農村社會用水問題的調查與研究”,2005山西省軟科學項目(0510171),2萬元,已結項。
4、“明清以來山西生態環境變遷研究”,2005-2007年省、市自治區研究項目(0505304),20萬元,已結項。
5、“嘉慶<牧愛堂編>核本整理點校”,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項目(0803004),1萬元。
6、“丁戊奇荒”與近代山西社會救助,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項目(20093009),10萬元,已結項。
7、“大地震與明清山西鄉村社會變遷”,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規劃項目(09YJA770038),7萬元。
8、“清代山西民間契約文書”,清史編纂委員會項目(200910121003001),20萬元,已結項。
9、“山西近代災荒史”,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項目(20011308),10萬元。
10、“清代山西民間文書蒐集整理與研究”,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2312),24萬元。
11、“清代山西地震災害研究”,山西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支持計畫(201205703),5萬元。
12、“中國近代史學科實踐型教學體系的建立”,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重點項目(2012002),5萬元。

參與項目

1、“明清以來山西人口資源環境與農村社會變遷”,國家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04BZS033),7萬元,已結項。
2、“集體化時代山西地方文獻整理與研究”,山西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項目(20056001),7萬元,已結項。
3、“集體化時代農村社會基層檔案分類與初步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06JA770026),5萬元,已結項。
4、“山西洪洞根祖文化品牌戰略研究”,山西省社科研究規劃項目(SSKLZDKT2007006),1萬元,已結項。
5、“水文化與地方社會--明清以來晉水流域的產業,信仰與制度”,2008年度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項目(20083008),5萬元,已結項。
6、“論晉商文化對山西社會的影響”,企事業委託項目(0808062),10萬元,已結項。
7、“集體化時期農村技術發展與鄉村社會化變遷——一晉水流域為中心的田野與社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10YJC770077),7萬元。
8、“人口、資源、環境與社會變遷”,山西省高等教育強校工程優秀創新項目(1005724),50萬元。
9、“農村基層檔案蒐集整理研究”,山西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1252),35萬元。
10、“當代中國農村基層檔案資料蒐集、整理與出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12&ZD147),60萬元,子課題負責人。

獲獎情況

1、2007年1月,論文“傳說、信仰與洪洞鄉村社會”獲2006年度山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百部(篇)工程”三等獎。
2、2007年博士學位論文“光緒初年山西旱災與救濟研”獲山西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2、2010年1月,論文“丁戊奇荒時期的山西糧價”獲山西省第六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優秀獎。
3、2012年3月,論文“水土保持:大泉山典型的塑造”獲2011年度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一等獎。
4、2012年8月,論文“從歷史中的災荒到災荒中的歷史——從社會史角度推進災荒史研究”獲山西省第七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