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神之戰

神恐虐,憎恨、憤怒、血腥、戰爭及殺戮之邪神。 奸奇,劫掠、轉變、操縱、詭計及巫術之邪神。 色孽,墮落、暴行、放蕩、情慾及放縱之邪神。

基本信息

簡介

“舊日邪神”中,每個玩家都扮演了一個邪神,擁有不同尋常的超能力,有一群追隨者。追隨者被邪神的力量和惡魔能力所征服,邪神也正是依靠這力量和惡魔能力去腐化和奴役舊日世界。
在這箇舊日世界裡,有崇尚鮮血與戰爭的戰神恐虐(Khorne)、施行魔法與詭詐的篡改之主奸奇(Tzeentch)、骯髒的瘟疫之神納垢(Nurgle)、代表享樂與腐化的色孽(Slaanesh)。玩家們以這四種邪神的身份在遊戲中不僅要抵抗其他邪神的進攻,同時還要鎮壓舊日世界的原始的居民,因為這些原始的居民正在不斷地抗爭將邪神趕回混亂的國土。
“舊日邪神”中有三種主要的獲勝方式,當然遊戲中,也會有出人意料的機會可以使玩家改變局勢,重新按照自己的目標去塑造舊日世界。每一輪,玩家都要去爭取土地、控制當地的居民,和其他玩家進行戰爭。

遊戲規則

舊 世 邪 神

恐虐,憎恨、憤怒、血腥、戰爭及殺戮之邪神。
納垢,腐爛、衰敗、絕望、破壞及疾病之邪神。
奸奇,劫掠、轉變、操縱、詭計及巫術之邪神。
色孽,墮落、暴行、放蕩、情慾及放縱之邪神。

遊戲人數:

3~4人

遊戲內容

1個遊戲版圖(包含遊戲地圖、VP進程、舊世卡牌庫、舊世軌跡、毀滅卡牌庫等內容)5個骰子
4個威脅輪盤(每個邪神對應一個)
4張邪神勢力表(每個邪神對應一張)
4個威能指示物(每個邪神勢力表對應一個)
4個VP(勝利點數)指示物(每個邪神對應一個)
16個輪盤指示物 *註:如用完,則用其它標記代替
116個墮落徽記(每個邪神29個)*註:如用完,則用其它標記代替
56箇舊世標記:*註:數量固定,如用完,則無法再放置,不可用其他標記代替
6個事件標記
4個英雄標記
6個貴族標記
20個農民標記
6個鼠族標記
14個次元石標記
149張卡片:
96張混沌卡,每個邪神24張
20張升級卡,每個邪神5張
5張毀滅卡
28張舊世卡
45個僕從(塑膠棋子)
K-恐虐:11個(1個大惡魔、6個惡魔士兵、4個信徒)
N-納垢:12個(1個大惡魔、5個惡魔士兵、6個信徒)
T-奸奇:12個(1個大惡魔、3個惡魔士兵、8個信徒)
S-色孽:10個(1個大惡魔、3個惡魔士兵、6個信徒)

遊戲回合:

舊世階段 → 抓牌階段 → 召喚階段→ 戰鬥階段→ 墮落階段→ 結束階段

勝利條件:

任何一方累計獲得50點VP(勝利點數)或任何一方的威脅輪盤到達勝利點位上

失敗條件:

如果“舊世卡”全部用光時還無玩家勝利,則所有玩家同時失敗

遊戲流程

準備階段:
放置遊戲版圖,把每個邪神勢力對應的威脅輪盤撥到“起始”位置。
由玩家選擇或者隨機抽取決定玩家所要扮演的邪神勢力,分配邪神勢力表,並按照“K-N-T-S”的順時針順序來安排座次。
分配每個邪神勢力所對應的威能指示物、VP指示物、混沌卡、升級卡、塑膠棋子和墮落徽記。
將“舊世卡”卡堆洗牌、從中抽取相應數量的舊世卡(三人遊戲抽取8張,四人遊戲抽取7張)扣放在版圖上的對應位置,將剩餘卡片移出遊戲。
拿取兩個貴族標記、三個次元石標記、四個農民標記,由每名玩家輪流(K-N-T-S-K-N……)隨機抽取一個並按照地區順序(舊世界地圖上共9個地區,按照箭頭順序依次執行行動)放置在舊世界地圖上的地區內,最終每個地區應恰好放置一個。
每名玩家把自己的“混沌卡”卡堆洗牌,並自上至下抓取三張作為起始手牌,其他卡牌作為牌庫和升級卡一起分別放置在邪神勢力表旁,方便自己抽取。

正式開始:

在遊戲進程中,每個回合均包括以下階段:

1、舊世階段:

由當前威脅值(威脅輪盤上小視窗所顯示出的數字)最低的邪神勢力(玩家)從“舊世卡”卡堆的最上方抽取一張舊世卡並翻轉過來,並由該勢力(玩家)按照卡牌上的說明執行動作。如果卡片上註明“將此卡移出遊戲而非放置於‘舊世軌跡’之上…”則執行完相應動作後即將此卡移出遊戲,放回盒子中;如果卡片上未做此說明,則將此卡正面向上,放置於“舊世軌跡”的“1”位置處,並執行動作,原位於“1”處的卡牌移到“2”處並依然有效,原位於“2”處的卡牌則失去效果,移出遊戲。(有時會出現一種帶有事件標記的舊世卡,此卡上註明“從舊世軌跡上移出其他帶有事件標記的舊世卡”,當此卡出現,則檢查舊世軌跡上現有的卡片,將符合描述的卡片移出遊戲並失去效果。如這樣做,則不再遵照由1至2的軌跡順序,而是將新抽取出的卡片放在移出卡片的原有位置上)

2、抓牌階段:

每名玩家依照各自“邪神勢力表”上說明的抓牌規則,自上至下,依次抽取自己勢力的混沌卡(K、N、S都是每回合抓取2張,且無手牌上限;T為每回合可以抓牌直至手牌上限5張,如果願意,T的玩家可以先行棄掉一張手牌)。若某名玩家牌庫已無混沌卡可以抓取,則將其已使用過的混沌卡棄牌堆洗牌,重新抽取。
每名玩家在此階段把自己的威能指示物重新放置於邪神勢力表上威能軌跡的高亮點位上,某種情況可能會出現因邪神勢力升級而獲得更多威能,於此則將威能指示物放於新的對應位置即可。注意:以往回合剩餘未使用的威能當回合
即已失效,無法累積到現回合!

3、召喚階段:

召喚階段,每個邪神勢力(玩家)依次且輪流(K-N-T-S-K-N ……)召喚僕從(棋子)或使用混沌魔法(混沌卡),並按照相對應的費用,支付邪神的威能(將威能指示物在威能軌跡上做相應調整,如至“0”,則該玩家的威能已經用光,本回合的召喚階段結束,無法再進行動作。若所有玩家的威能都已用光,則整個階段結束),每次輪到玩家行動時只選擇一個動作執行(放置棋子或者使用卡牌),儘管某次行動的支付費用可能為“0”,但仍視為一次動作。若玩家在召喚階段已無動作執行,則須將其威能指示物置於0處。召喚僕從(棋子)須遵循以下步驟:①選擇自己的一個棋子(可以是版圖以外的備用棋子,也可以是已經放置在遊戲地圖上的棋子)②支付該棋子的費用(若邪神威能不足以支付此次費用,則無法召喚)③將它放置在地圖上的一個限定的地區內(該地區或該地區的*相鄰地區必須已存在至少一個本勢力的棋子。如果地圖上的各個地區均沒有本勢力的棋子,則可由該名玩家選擇地圖上的任一地區放置)*註:相鄰地區即地圖上共有邊界的區域,並非依照地區順序。某種情況下,玩家可以將地區中的一個本勢力的棋子移動(召喚)到另一個相鄰的地區內,雖然在此時機可能會出現相鄰區域並沒有本勢力棋子的情況,但仍視為合法有效。(具體情況於遊戲中說明)使用混沌魔法(混沌卡)須遵循以下步驟:①從手牌中選擇一張混沌卡②支付該卡的費用(若邪神威能不足以支付此次費用,則無法使用) ③將卡片放置在地圖上任意一個地區上空置的卡區內(地圖的上9個地區均包含兩個卡片放置區,位於地區名稱的兩側,共18個,卡片必須放置於各個地區空置的卡區內才能生效,如地圖上已無空置的卡區,則該卡無法使用),並按照卡牌上的說明執行效果(若某地區上左右卡區內的混沌卡需同時結算,則先結算左邊的卡片再結算右邊的卡片)混沌卡牌左上角所表示的使用費用某些情況下可能被其它效果所修改(增加或減少),但其同時代表的可以向使用者所提供的地區支配值永遠不會被其他效果改變。

4、戰鬥階段:

在戰鬥階段,須按照地圖上的地區順序,依次進行戰鬥結算。玩家可以控制自己的邪神勢力與對方邪神戰鬥或者與地區內的農民(農民標記)發生戰鬥。在進行結算時,也應按照玩家順序進行操作(K-N-T-S)。戰鬥主要分成兩個步驟:①統計本次戰鬥中應投擲戰鬥骰的數量,按相應規則擲骰,並計算最終的有效傷害數量②由擲骰玩家控制,選擇有效的目標進行傷害分配。
在擲骰步驟,由玩家統計該地區本勢力棋子的攻擊力量總和,並將混沌卡效果及其它會產生影響的條件計算在內(玩家必須遵照他應投擲的戰鬥骰數量全部進行投擲,不能有所保留)。如果擲骰結果為4、5、6則視為造成一次有效傷害(若擲骰結果為6則可再多擲一個戰鬥骰,此效果可以重複累加,對多擲次數沒有限制)。
在傷害分配步驟,若本勢力的所有戰鬥骰已經投擲完畢,則由該名玩家宣布對每個傷害的目標分配(可以是對方勢力的棋子,也可以是區域內的農民標記),若對某個目標所分配的傷害等於或超過其自身的防禦能力,則目標視為被殺死,側放於該地區的版圖上(如無特殊情況,農民的防禦能力視為1,當農民被殺死後,立即將該農民標記從版圖上取走,放置在將他殺死的玩家的邪神勢力表之上)。當區域記憶體在可以被分配傷害的*合法目標時,則傷害必須被分配(哪怕必須分配傷害以致殺死被別的玩家臨時控制的本勢力的棋子)。且玩家每次對目標單位分配的傷害不能低於可以將該單位致死所需的傷害數量,即正常戰鬥階段造成的傷害無法累積(無法將來自多個來源的戰鬥傷害匯總,共同分配到一個目標單位上來殺死它)。當前戰鬥階段所多出且無法被分配的戰鬥傷害即視為無效,不可再延續到下個回合。*註:合法目標是指由其他勢力所控制的棋子或地圖上的農民標記。
在某個玩家的上述戰鬥階段完成後,即按照順序(K-N-T-S)由同一地區的下個勢力的玩家執行戰鬥行動。在該名玩家統計其有效的戰鬥骰數量時,該勢力被側放的棋子仍視為有效戰力,可以提供相應的戰鬥骰數量。當某個地區上的所有勢力(玩家)均已完成戰鬥行動後,將所有側放表示的棋子移出遊戲版圖,該區域的戰鬥階段結束,由下一區域開始結算。當地圖上9大區域的戰鬥階段都已結算完成後,則整個戰鬥階段宣告結束。在戰鬥階段,某些單位可能會因為混沌卡的影響或者自身能力的升級而得到“先攻技能”,得到先攻技能的單位應在正常的戰鬥階段之前先投擲對應的戰鬥骰(可能是該棋子自身的攻擊力量或者是某些混沌卡上描述的數量)對目標造成傷害。由同一來源造成的先攻傷害可以與之後對相同目標造成的正常傷害累加在一起(比如某些混沌卡會要求投擲數枚先攻戰鬥骰,此時應先選擇一個傷害來源,擲骰統計有效的先攻傷害次數。再選擇一個目標單位,分配由先攻戰鬥對其造成戰鬥傷害。若此傷害不足以殺死它,則在後面的正常戰鬥階段可以把同一來源對目標單位造成的有效正常傷害累加進來,從而將它至死)。在先攻戰鬥階段,被傷害殺死的目標單位應立即從版圖上取走,而不是側放停留在地區內(該單位在隨後的正常傷害階段內已不存在,不能被統計進戰鬥骰數量中)。
某些混沌卡的效應會提到“在戰鬥階段開始前”或“在戰鬥階段結束後”,如無特殊指明,則此“戰鬥階段”是指整個地圖上的戰鬥階段,即“任意區域的任一玩家投擲正常戰鬥骰(非先攻)以前”和“全部地區的所有玩家都已完成戰鬥骰投擲後”。

5、墮落階段:

墮落階段分為兩個步驟:①支配步驟 ②墮落步驟
在支配步驟中,按地圖上的地區順序依次計算每個邪神勢力(玩家)所應獲得的支配值(支配值=該名玩家在此地區內放置的混沌卡所能提供的支配值+該名玩家現時在此地區內所控制的棋子的數量)。然後由本地區得到最高支配值的勢力(玩家)用其支配值與地區的抵抗值相比較,若高於抵抗值,則視為支配成功,可立即將其所代表的VP指示物在VP進程上向前移動,移動步數與該地區的征服值一致(某地區起始的抵抗值與征服值即為地圖上該區域名稱下面的數字,兩者一般情況下相同,但是若因某種情況而使該地區的抵抗值或征服值發生改變,則兩者分來計量,數值不再相同)。如果某地區上有兩個或更多的勢力(玩家)都得到了最高支配值,則此區域視為未被任何勢力征服,無人可以獲得VP點數。
在墮落步驟中,按地圖上的地區順序依次放置每個邪神勢力(玩家)所應獲得的墮落徽記(在此階段,地區內每有一個該邪神信徒的棋子便放置一個本勢力的墮落徽記)。在某個地區的徽記放置完成後,統計該地區內的全部徽記數量(在區域內的次元石標記此時等同於徽記),如果數量等於或超過12,則
被毀滅!從遊戲版圖上的毀滅卡牌堆抽取最上方的毀滅卡,面朝上放置在該地區內。然後在被毀滅地區內,每個於此次墮落步驟中放置了至少一個墮落徽記的勢力(玩家),均得到毀滅卡最上方上列出的毀滅者應獲得的VP點數(如果毀滅卡已被用光,則視為沒有地區可以再被毀滅)。

6、結束階段:

在結束階段需要依次進行以下幾個步驟:①從遊戲版圖上將混沌卡移出(每名玩家須將在召喚階段由他放置的混沌卡從遊戲版圖上收回,放進其混沌卡棄牌堆中) ②結算英雄標記(在此步驟中,若某個地區上存在一個英雄標記,則由此刻在該地區上擁有最大威脅值的勢力玩家選擇自己的一個*棋子移出版圖,視為被英雄打敗。若有多個英雄標記,則每個標記依次執行) ③結算舊世卡(由玩家檢查舊世軌跡上的舊世卡,若卡片上的效應說明應在“舊世卡結算步驟”生效,則在此步驟執行其效應。如有多張舊世卡均有此說明,則按照軌跡上由1到2的順序,依次執行) ④如在本回合有地區被毀滅,則分配該地區的毀滅分數⑤結算輪盤指示物,按照每個邪神勢力獲得的指示物數量撥動威脅輪盤⑥檢查遊戲是否符合結束條件*註:如該玩家在此地區內並無棋子,則此時結算失效,沒有棋子被移出版圖。在分配毀滅分數的步驟中,每當此回合中有一個被毀滅的地區,則按照該地區內放置的毀滅卡上的指示,計算地區內墮落徽記的數量,分配VP點數(統計地區內擁有的墮落徽記數量為第一與第二的勢力,按照毀滅卡上所列出的相應分數,獲得勝利點數,並分別調整VP進程。如該地區內只存在一個勢力的徽記,則視為沒人可以獲得第二名的獎勵。如該地區記憶體在兩方或更多的勢力同時占有最多的墮落徽記,則將毀滅卡上的第一與第二名的獎勵分數匯總再除以共享分數的勢力數量,把所得到的勝利點數分配下去,小數點後捨去,由相關勢力各自調正VP進程,如有其他勢力則不再獲得毀滅分數。如該地區記憶體在兩方或更多的勢力同時占有第二多的墮落徽記,則將毀滅卡上的第二名的獎勵分數除以共享分數的勢力數量把所得到的勝利點數分配下去,小數點後捨去,由相關勢力各自調整VP進程)。當點數全部分配完成後,將毀滅卡扣放在該地區上,表示該地區被永久毀滅,將地區上的所有墮落徽記歸還給各自勢力。(該地區上已存在的棋子、舊世標記依舊保留) 在遊戲進程中,每當滿足邪神勢力表上所指明的得到輪盤指示物的條件時,該勢力(玩家)便可將一個輪盤指示物放置在自己的威脅輪盤上。然後,在此次結算輪盤指示物的步驟中,每當威脅輪盤上存在一個或更多的指示物,就將輪盤向前撥動一格,並執行相關動作。當前步驟中,得到最多輪盤指示物的勢力(玩家)可以再獲得一個輪盤獎勵,多撥動一格並執行動作。如有多方勢力(玩家)同時得到最多的輪盤指示物,則此獎勵不再生效!當所有勢力的威脅輪盤都按規則完成撥動後,將上面的輪盤指示物取走移出版圖! 在檢查遊戲是否結束的步驟中,如出現以下列情況之一則表示遊戲結束:①有一個或更多的邪神勢力(玩家)的威脅輪盤到達了“勝利”的位置上(當有兩個或更多的玩家同時到達了“勝利”位置,則VP點數最高者勝利。若存在VP點數相同的情況,則視為共同得到了勝利)。②有一個或更多的邪神勢力(玩家)獲得的VP點數超過50(當有兩個或更多的玩家得到的VP點數都超過了50,則點數最高者勝利。若存在VP點數相同的情況,則威脅值最高者獲勝)。③當遊戲地圖上已累積5個地區被毀滅(此時由VP點數最高的玩家取得勝利,若存在VP點數相同的情況,則威脅值最高者獲勝)。④當遊戲版圖上的舊世卡牌庫被抽空(此時視為所有玩家失敗)。以上4種情況須依次檢查是否成立,如某個條件已經成立,則遊戲即刻滿足結束條件,遊戲宣告結束,其他情況將不再被檢查。

威脅輪盤

威脅輪盤上較小的視窗所顯示的數字代表所對應的邪神勢力當前威脅值,遊戲中經常會檢查這一數值來決定行動。每個邪神勢力各自都擁有轉動威脅輪盤的前提條件,遊戲過程中,每當滿足此條件時,便可將一個輪盤指示物放置在相應勢力的輪盤上,在遊戲每個回合的“結束階段”, 計算各自指示物的數量並依照規則(見遊戲回合中“結束階段的結算輪盤指示物步驟”)進行結算,撥動輪盤。
恐虐:在每個回合的戰鬥階段,每當恐虐勢力在相同地區殺死一個及更多的其它邪神的僕從(棋子)時,在其威脅輪盤上放置一個輪盤指示物。
納垢:在每個回合的墮落階段,每當納垢勢力在一個人口稠密(Populous)的地區放置了兩個及更多的墮落徽記時,在其威脅輪盤上放置一個輪盤指示物。
奸奇:在每個回合的墮落階段,每當奸奇勢力在擁有最少兩個法力符號和/或次元石標記的地區上放置了兩個及更多的墮落徽記時,在其威脅輪盤上放置一個輪盤指示物。
色孽:在每個回合的墮落階段,每當色孽勢力在擁有英雄標記或貴族標記的相同地區上放置了兩個及更多的墮落徽記時,在其威脅輪盤上放置一個輪盤指示物。
舊世卡:
遊戲中的舊世卡上一般有兩種指令說明,立即生效與持續影響(立即生效的指令用斜體字表示)。立即生效的指令在舊世階段舊世卡翻轉之後即刻生效,大多數持續影響的指令會在回合結束階段的舊世卡結算步驟中檢查生效,而有些持續性指令會在遊戲中持續生效(在舊世卡停留在舊世軌跡之上時,都會有效),或是在回合中的某個階段檢查生效(例如,某些舊世卡上註明:“在戰鬥階段開始時……”)。
舊世標記:
遊戲中共包含有6種不同類型的舊世標記,分別是“事件標記”、“英雄標記”、“貴族標記”、“農民標記”、“鼠族標記”、“次元石標記”。
事件標記:雙衛慧星樣式的事件標記表示所在地區正在被某個因舊世卡而生的持續事件所影響,如果產生事件標記的舊世卡依規定順序從舊世軌跡上移出遊戲。則保留在場上的事件標記即刻失去其所代表的事件效果。
英雄標記:見遊戲回合中“結束階段的結算英雄標記步驟”相關介紹。
貴族標記:每個貴族標記提高所在區域的一點征服值(不能影響到其抵抗值)。
農民標記:一般情況下農民標記並不能對其占有者帶來影響,在地圖區域內的農民標記是玩家可以戰鬥的目標(見遊戲回合中“戰鬥階段”相關介紹)。但是某些舊世卡所產生的效果將會受到玩家持有農民標記數量的影響。
鼠族標記:每個鼠族標記降低所在區域的一點抵抗值(不能影響到其征服值)。
次元石標記:每個次元石標記在遊戲回合的“墮落階段”檢查某地區是否被毀滅的步驟時,視為等同於一個墮落徽記。

地區順序

遊戲版圖上共包含9箇舊世界的地區,遊戲中某些時候需要按照地區順序來結算行動,此時應按照上述順序,即地圖上箭頭所指示的順序依次檢查並執行行動。
被毀滅地區:
當一個地區被毀滅(毀滅卡正方或扣放於該地區上),此時新的混沌卡以及新的舊世標記將不能再放置在該地區內,該地區將無法在回合的“墮落階段”繼續提供地區征服值,並且也無法再放置墮落徽記。但是其他規則在該地區內依舊有效,每回合戰鬥階段如滿足條件,該地區依然發生戰鬥,該地區依然視為與相鄰地區接壤,且在地區順序中占據所屬位置。
控制敵方棋子:
如果一名玩家獲得了某種效應使其可以控制其他勢力的一個棋子,則在這個效應的持續階段內,由該名玩家選擇的目標棋子將視為己方勢力的棋子,即可由該玩家控制投擲戰鬥骰,放置墮落徽記等動作(此階段內該棋子將保持屬於原始玩家時所擁有的狀態,比如升級後的效果等)。
放置升級卡:
每個邪神勢力(玩家)擁有5張升級卡,分別表示邪神僕從能力的變化與勢力自身力量的提高。每當玩家轉動威脅輪盤出現“抓取一張升級卡”的指示時,由該名玩家任意選擇一張自己勢力可用的(即尚未使用)升級卡,加入遊戲。(放置位置請見說明書中描述……)
法力符號:
法力符號經常出現在各個勢力的混沌卡上,他們一般只對邪神奸奇轉動威脅輪盤的條件產生影響。
相互矛盾的效應:
有時,因情況而生的某些效應可能會出現相互矛盾的情況,某個效應令情況生效,但另一效應令該情況失效。此時,另其失效的效應須先於生效的效應成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