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壓正[成語]

邪不壓正[成語]

邪不壓正,讀音xié bù yā zhèng,漢語成語,不正當的、不正派的人和事壓不倒正當的、正派的人和事。出自唐·韋洵《劉賓客嘉話錄》。

基本信息

解釋

邪:邪氣,指不正派的人或事;不正當的、不正派的人和事壓不倒正當的、正派的人和事事。

出處

唐·韋洵《劉賓客嘉話錄》:“此邪法也,臣聞邪不乾正,若使咒臣,必不能行。”

示例

真是~,我們終於勝利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