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輯五

邢輯五

抗日戰爭期間.1938年3月,任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四支隊第13中隊隊長。 .1938年12月,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第三支隊奉命改為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支隊。 .1946年3月20日,任山東省工商總局四分局副局長。

邢輯五(1904年8月19日-2000年11月29日),名瑞本,字輯五,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四寶山鎮軍屯村人。
系1938年前參加山東黑鐵山抗日起義任副軍(省、部)級以上領導職務的79名將領人員之一。

生平簡介

邢輯五同志1904年出生於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軍屯村,畢業於山東省立武術傳習所(山東國術館前身),後從事教育工作,1938年1月參加八路軍,193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四支隊13中隊隊長、山東八路軍第三支隊一團二營營長、山東魯中區游擊大隊長、參謀主任,山東太山區一軍分區後勤處處長,華東野戰軍後勤部供應處副處長,豫皖蘇區工商局沙河分局局長,南京市稅務局局長,川南行署稅務局局長,川南行署財政廳副廳長,四川省財政廳副廳長兼稅務局局長,中國人民銀行四川省分行行長,四川省政協第四屆委員會委員等職。

參加革命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9-11月,中共山東省委先後派林一山、姚仲明、廖容標、趙明新來到長山中學,與愛國志士馬耀南校長籌備武裝起義。以姚仲明為組長的長山中學特別黨小組,利用教學研究會的合法組織宣傳抗日,以民眾夜校為掩護,培訓抗日骨幹60多人。馬耀南藉助自己的社會聲譽,組織成立長山縣抗敵後援會。在鐵山、花山一帶奠定工作基礎後,選定鐵山為武裝起義的中心地點。12月24日,日軍飛機轟炸長山縣城,國民黨長山縣政府倉皇南逃。在長山中學特別黨小組的組織領導下,長山中學師生成功地挫敗了國民黨政府要學校南遷的陰謀。根據省委指示,長山中學特別黨小組於12旦24日召開緊急會比決定發動起義。當晚,姚仲明、廖容標帶領當地抗日誌士、游擊幹部訓練班學員、“民先”隊員和長山中學師生等共60多人,連夜奔赴黑鐵山下的太平莊,與當地“民先”隊員、抗日民眾匯合。12月26日晚(農曆11月24日),長山中學師生、民先隊員、抗日積極分子100餘人聚集在太平莊國小,100多名起義人員舉起了僅有的3支步槍和8把大刀,舉行了抗日武裝起義,舉行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儀式。指揮部設在開明人士邱漢三家,門前古槐上,抗日武裝起義的紅旗獵獵翻卷。27日佛曉,廖容標帶領部隊向黑鐵山進發。在攀上山頂後,部隊將繡著金黃色的鐮刀、斧頭和“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12個大字的紅旗插上了黑鐵山。馬耀南因為去長山縣三區和八區組織人員籌備糧款和槍枝彈藥,幾天以後才趕到黑鐵山參加了起義部隊。根據省委指示,廖容標任司令員,姚仲明任政治委員,趙明新任政治部主任。
1937年12月在益都縣第九國小(張店區上湖田村)召開了益都縣第四區教育界後援委員會,全區的國小教師和部分青年學生,共100餘人出席會議。會議由共產黨員趙振乾主持,共產黨員高光宇在會上作了“抗日高於一切,一切服從抗日”的動員報告,號召“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槍出槍,有人出人,支援和參加抗日民族解放鬥爭”。參加會議的有:胡伯元(炒米)、邢輯五(軍屯)、劉太祿(上湖)、張經仁、張經芳(上湖)、邢肇申、邢樂嶺、邢中夫(軍屯)等知名人士。大會選舉邢輯五、張雨田為益都四區教育界後援委員會正、副主任。
1938年3月,由邢輯五在益都縣四區(現屬淄博市張店區)軍屯、萬盛、太平莊一帶組建的抗日游擊隊約70餘人,接受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整編,列十三中隊,邢輯五任隊長,梁學堂(後叛變)任指導員,後由朱瑞芝接任指導員。

初戰告捷

首戰

5月17日,十三中隊同竄至雋家山、馬莊、曹村進行騷擾活動的張店日軍展開巷戰,初戰告捷。戰鬥如下:
與日本鬼子的第一次交鋒(原貴州省電力局副局長姚希順口述,黃黨生筆錄):
1938年元月,日本人在山東省四處燒殺擄掠。在山東萊蕪,兩名地下黨員廖龍彪、姚中敏組織起三、四百人,成立抗日部隊四支隊,我被編在四支隊13中隊。
當年5月,四支隊從萊蕪開拔到鐵山一帶從事抗日活動。我所在的四支隊與另外一支隊伍共同駐紮在草村,草村在膠濟鐵路附近,膠濟鐵路正是日本軍隊進出山東省的主要通道。
抗日隊伍的成立引起了日本軍隊的注意。一天拂曉,40幾名裝備精良的日本鬼子悄悄地包圍了草村。“緊急集合!”四支隊七、八十名戰士立即投入戰鬥,這是我們與日本軍隊第一次打仗。
為了衝進村寨,日本鬼子動用一挺重機槍、兩挺輕機槍,擲彈筒等火力,向四支隊發起了瘋狂的進攻。四支隊的戰士利用草村的寨牆作為掩護,憑藉步槍、土炮——五指炮狙擊敵人。
我手持98式步槍,跟隨四支隊13中隊隊長邢輯五衝上寨牆。黑夜裡,日本鬼子的炮火兇猛地打過來。槍林彈雨中,我顧不上身患眼疾,奮勇當先,頑強殺敵。好幾次,險些被日本鬼子的子彈打中。
見此情形,中隊長邢輯五一把奪過我的步槍,將自己配帶的駁殼槍塞到了我手裡。有了隊長的短槍,殺敵更加方便靈活。這一場激烈的戰鬥進行了五、六個小時,日本鬼子共發起了5次衝鋒。見始終無法攻進村寨,只得倉皇向鐵路方面撤退。此仗,四支隊共殲滅7名鬼子,但也有三位同志犧牲在這次戰鬥中。

支援友軍

9月23日深夜,張店日、偽軍600餘人,分三路向四寶山一帶進攻。一路由張店往北直撲青龍山襲擊曹村;二路由張莊、李家莊攻占四寶山;三路由金嶺鎮出發,向西攻占九頂山、玉皇山直撲軍屯、萬盛。這天黎明,日軍先以密集炮火轟擊四寶山、青龍山防地達半小時之久,隨即占領青龍山、四寶山、吳公山,進入曹村、尚莊、迎仙村。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別動總隊華北游擊縱隊第十三支隊第十二梯隊胡鳳林(司令)部被迫撤退街子,並派人到雋山命令該部一大隊張景琪增援,準備與敵作戰。但通迅員反回報告,張已率隊逃往果子裡村。日軍占領各山頭,居高臨下,尚莊、迎仙村處於日軍控制之下,形勢危急。胡部撤離街子,集結於解莊以東的桃花溝,準備向衛固一帶突圍,向八路軍三、四支隊靠攏。上午9時,三路日軍在花山北對胡部已形成包圍。胡鳳林雖身處絕境並不絕望,鼓勵戰士堅持戰鬥,以待八路軍支援。正在千鈞一髮之際,八路軍三支隊獨立營、獨立連、三連和十三中隊,由石筱江、張沖凌、邢輯五、孫鳳文帶領隊伍趕至增援。從東、北兩方敵背後展開猛攻。胡見援軍已到,激動得流下了熱淚,信心百倍的振臂高呼奮起突圍。不幸被敵人發現目標,一梭子機槍子彈穿入胡的前胸,當場犧牲。戰鬥中,胡部陣亡70餘人。餘部在八路軍支援下突出重圍,撤到索鎮一帶。這次戰役,曹村、尚莊、解莊、街子、萬盛等村,民眾被殺害53人,傷60餘人。燒毀房屋500餘間,最嚴重的尚莊后街和東街被逐戶點火,燒房300餘間,燒傷2人。

大事年表

抗日戰爭期間

.1938年3月,任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四支隊第13中隊隊長。
.1938年4月,第五軍配合台兒莊戰役,在膠濟路和張博路沿線展開大規模破襲戰,破壞馬尚、涯莊間鐵路並襲擊兩處火車站,又在張店東炸毀日軍兵車7列。
.1938年6月,第五軍在鄒平縣(當時叫長山縣)改編為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第三支隊。任山東八路軍第三支隊一團二營營長。
.任山東魯中區游擊大隊長、參謀主任(具體日期待查)。
.1938年12月,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第三支隊奉命改為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支隊。
.1939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0年春挺進小清河,開創清河抗日根據地
.1940年9月,第三支隊改編為山東縱隊第三旅,許世友任旅長,楊國夫任副旅長(後任旅長), 轄第7團、第8團、第9團,旅直特務連、騎兵連。總計六千餘人。第7團以原山東縱隊第3支隊大部為基礎,加上一部分地方武裝組建編成。第8團以原山東縱隊第3支隊一部為基礎,加上清西地區地方武裝組建編成。第9團以壽光獨立團升級編成。山東縱隊第3旅所屬各團後來都成為我軍王牌部隊的主力。第7團後來成為著名的“攻堅老虎”師的主力團;第8團一部編入“攻堅老虎”師,大部編入28軍的主力團;第9團部隊後來成為28軍的第一主力團。
.1942年2月,山東縱隊第三旅改建為清河軍區,楊國夫任司令員(3旅番號保留至1943年3月撤銷),第7團為主改編為清河軍區直屬團;第8團改編為清西軍分區基幹武裝;第9團大部改編為清東軍分區基幹武裝;第9團一部改編為清河軍區特務營。
.1945年1月,清河軍區與冀魯邊軍區合併成立渤海軍區。
.1945年7月,任濱海工商管理總局沂山分局(四分局)副局長。

解放戰爭期間

.1945年下旬,抗戰勝利後,根據中共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的指示,將渤海軍區部隊編為第七師和第六、第七旅。第七師師長楊國夫,政委周貫五。不久(大約9月),第七師開赴東北。餘部組建為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轄28師、29師、30師,宋時輪任司令。參戰孟良崮、碾莊,解放濟南、上海。轉戰華東,中原廣大戰場。1949年2月第10縱隊整編為28軍,隸屬第三野戰軍第10兵團。以善於防禦阻擊著稱,轄第82師(原28師),第83師(原26師),第84師(原30師)。10月該軍駐防福建前線,第82師發起金門戰役。1952年5月,第28軍(駐莆田)歸福建軍區領導。1969年11月20日調山西侯馬。1985年調大同,第84師撤銷 。1998年第28集團軍撤消,所屬步兵第82旅改歸第63集團軍建制。第83師1999年改編為山西省陸軍預備役第83師。
.1945年8月,任魯中區工商管理局三分局副局長。
.1946年3月20日,任山東省工商總局四分局副局長。
.1948年4月10日,任豫皖蘇區工商局沙河工商分局局長。
.任山東太山區一軍分區後勤處處長(具體日期待查)。
.1948年淮海戰役期間,任華野後勤部供應處副處長(具體日期待查)。
.1949年4月23日,渡江戰役後,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金陵關由南京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派軍代表邢輯五同志前去接管,並由楊藝培、董道三兩位同志協助常駐金陵關。不久,邢輯五隨解放軍西上,董道三調往稅務局,留下楊藝培繼續在金陵關工作。
.1949年5月,任南京市人民政府稅務局局長(具體日期待確認)。

建國後

.1950年7月16日,任川南人民行政公署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四十一次政務會議通過.任命)。
.1950年*月,任川南行署稅務局局長,川南行署財政廳副廳長(具體日期待查)。
.1952年10月31日,任四川省財政廳副廳長兼稅務局局長。
.任中國人民銀行四川省分行行長(具體日期待查)。
.2000年11月29日病逝於成都,享年97歲。

族譜

:吾族之有譜也,堂高祖昌嗣公始焉,以為始祖,諱才。公徒直省河間府任邱縣遷臨邑,自臨邑適諸城投忠義衛,授青州衛千戶,賜牧馬場於益都縣西,偏九頂山之陽,屯田數傾,遂為軍屯邢氏始祖。三子,長諱鐸,次諱謹,三諱慎………道光五年歲次乙酉重陽後五日(預立樂善等十字為輩字);次修族譜於同治七年歲次戊辰仲秋上元(無預立輩字));再修族譜於中華民國二十一年歲次壬申季春(預立忠貞等十字為輩字);再修族譜於一九九九年八月(預立景瑞等十字為輩字)。
:名瑞本(十五世孫、謹公後人),字輯五。山東省立武術傳習所畢業。八路軍四支隊營長、後勤處長。南京稅務局長、四川財政廳長、省銀行行長(應為省人民銀行行長),.....(略五字),子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