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縣人民法院

邢台縣人民法院位於南小郭村附近。1949年11月成立邢台縣人民法院,縣長鬍希德兼任院長,院址在邢台市河泊寺。1958年9月邢台縣、沙河縣、邢台市合併,法院分牌合併辦公,名稱是邢台縣人民法院,張振生任院長。一直延續到今天。

歷史沿革

1949年11月成立邢台縣人民法院,縣長鬍希德兼任院長,院址在邢台市河泊寺。

1950年縣、市法院合併,司福魁任院長,院址遷至順德路。任期內成立南石門法庭、西黃村法庭、馬河法庭。後院址遷至東街。

1956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馬錫五到該院檢查工作,當年本院被評為全國紅旗法院。之後在邢台城東地區成立巡迴法庭、成立漿水法庭、鋼鐵法庭。

1958年9月邢台縣、沙河縣、邢台市合併,法院分牌合併辦公,名稱是邢台縣人民法院,張振生任院長。

法院記事

1960年撤銷漿水法庭和鋼鐵法庭。

1961年5月邢台縣、沙河縣、邢台市法院分設,司福魁任院長,院址遷至西崇禮街。8月成立祝村法庭。

1968年公檢法實行軍事管制。

1973年法院設刑事、民事審判庭。

1975年5月馮文琴任院長。

1976年院址遷至驢夫營街32號。

1979年法院成立執行小組,副院長樊景臣主管執行工作。

1981年4月徐茂林任黨組書記、院長,10月成立路羅法庭。1982年3月成立皇寺法庭,後更名為會寧法庭。

1984年2月李萬甦任黨組書記、院長,4月成立晏家屯法庭。7月祝村法庭遷至東汪,更名東汪法庭。

1985年7月成立執行庭。

1987年成立行政審判庭。

1988年4月成立審判監督庭,後更名告訴申訴庭。

1989年4月吳國興任黨組書記、院長。

1992年7月在南小郭村南建南石門法庭。這年共審結各類案件2825件是本院歷史以來結案最多一年,結案率達96%。

1997年年底因舊城改造,院址搬遷至團結路1號。

1998年1月劉兵偉任黨組書記、院長。

1999年1月內設機構增設監察室、立案庭、計畫財務科。

2001年9月本院作為全國唯一基層法院,在全國法院黨風建設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座談會上介紹了經驗。

2002年機構改革16名幹警離崗,撤銷經濟審判庭等9個庭室,設立政治處(為副科級機構)、民事審判一庭、民事審判二庭、審判監督庭、執行一庭、執行二庭、法警大隊、豫讓橋新區法庭、皇寺法庭。

2003年4月王興林任黨組書記、院長,民事案件當庭宣判和刑事案件“簡便審”工作被市法院列為試點單位,當庭宣判率達75.7%。

2005年執行一庭、執行二庭撤銷,成立執行局。3月人大常委會任命人民陪審員29名,為審判隊伍增加了新鮮血液。

2006年3月杜運來任黨組書記、院長。

2007年內設機構增加立案二庭(信訪室),人民陪審員增至35名。

2008年購買擴建了團結路辦公樓,對豫讓橋新區、會寧、南石門、羅路法庭和審判綜合樓爭取了國債資金,在中興西大街征地12畝,投資2千餘萬元,興建了6995平方米審判綜合大樓一座。

2009年12月院址遷至中興西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