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際利潤率

邊際利潤率

邊際利潤率是指邊際利潤與銷售收入的比率,是反映增加產品的銷售量能為企業增加的收益,銷售單價扣除邊際成本即為邊際利潤。 邊際利潤是指增加單位產量所增加的利潤。企業的經營收益減去會計成本,所得到的就是會計利潤。按照中國的財會制度,有銷售利潤、利潤總額及稅後利潤等概念。銷售利潤是銷售收入扣除成本、費用和各種流轉稅及附加費後的餘額;利潤總額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實現盈虧的總額;稅後利潤是企業利潤總額扣除應交所得稅後的利潤。

詞條釋義

詳細

商務印書館《英漢證券投資詞典》解釋: 邊際利潤profit margin。反映公司銷售收益效率的指標。計算辦法為以經營毛收入除以營業額或以銷售毛利潤除以總銷售。收益邊際越高,公司的創利和控制成本能力越強。參見: 稅後利潤邊際after-tax profit margin

計算公式

邊際利潤的計算公式為:

邊際利潤(M)=銷售收入(S)-變動成本(V)

邊際利潤率是指邊際利潤與銷售收入的比率。即

U=M/S=(S-V)/S=1-V/S

銷售利潤 = 產品銷售淨額 — 產品銷售成本 — 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 — 銷售費用 — 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其中:產品銷售淨額 = 產品銷售總額 —(銷貨退回 + 銷貨折扣與折讓)

利潤總額 = 銷售利潤 + 投資淨收益 + 營業外收入 — 營業外支出

稅後利潤 = 利潤總額 — 應交所得稅

綜上所述,邊際利潤首先用來補償固定費用,補償固定費用後若有餘額,才能為企業提供利潤。否則,企業就無收益或虧損。

實際運用

產品的邊際利潤就是企業的實現利潤。因此,邊際利潤的概念有以下幾個用途:

A、決定企業生產的某一產品是否應該停產。只要虧損產品存在邊際利潤(即它的銷售收入大於其變動成本),就應應該繼續生產。

B、判斷企業產品結構是否合理。如果企業生產的所有產品均有邊際利潤,則說明企業的產品結構基本上合理。

C、停止某一產品的生產必須要以其他產品增產所帶來的邊際利潤大於停產產品的邊際利潤為前提。

邊際利潤的大小取決於邊際收入和邊際成本的大小,它們之間的關係是:邊際利潤=邊際收入一邊際成本式中的邊際收入和邊際成本是指在原產銷量基礎上,每增加一個單位產銷量所引起的收入變動額和成本變動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