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鄙

語出:《國語·吳語》:“夫吳之邊鄙遠者,罷而未至。”唐陳子昂《為喬補闕論突厥表》:“則千載之後,邊鄙無虞,中國之人,得安枕而臥。”清李憲喬《修堠謠》:“此邦雖邊鄙,同是天赤子。”鄭觀應《盛世危言·海防上》:“昔日泰西外強敵,越國鄙遠而來,今南洋各島悉為佔據,則邊鄙已同接壤,郊坰無異戶庭也。”

基本信息

拼音

biānbǐ 

注音

ㄅㄧㄢㄅㄧˇ

基本解釋

◎邊鄙biānbǐ
[aremoteplace]靠近邊界的地方

引證解釋

邊疆;邊遠的地方。《國語·吳語》:“夫吳之邊鄙遠者,罷而未至。”唐陳子昂《為喬補闕論突厥表》:“則千載之後,邊鄙無虞,中國之人,得安枕而臥。”清李憲喬《修堠謠》:“此邦雖邊鄙,同是天赤子。”鄭觀應《盛世危言·海防上》:“昔日泰西外強敵,越國鄙遠而來,今南洋各島悉為佔據,則邊鄙已同接壤,郊坰無異戶庭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