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葫蘆島虹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遼寧葫蘆島虹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遼寧葫蘆島虹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葫蘆島市連山區,東西長16公里,南北寬12公里。規劃總面積10008公頃。 主要保護森林生態系統和物種的地帶性分布和珍稀瀕危物種的搶救性保護。

歷史沿革

2005年12月23日,遼寧省人民政府以遼政【2005】357號檔案,批覆“同意建立葫蘆島虹螺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遼寧葫蘆島虹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遼寧葫蘆島虹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14年12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公布內蒙古畢拉河等21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批准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1處。包括增設葫蘆島虹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地貌

遼寧葫蘆島虹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夾道溝為界,西稱大虹螺山,主峰玉皇頂海拔900.8米,山勢雄奇高峻;東為小虹螺山,主峰鷹背頂,海拔717.2米,山勢嵯峨靈秀。

氣候

遼寧葫蘆島虹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遼寧葫蘆島虹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遼寧葫蘆島虹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暖溫帶,屬大陸性半濕潤季風氣候,氣候特點四季分明,各具特色。春季:乾旱少雨多風,蒸發量大;夏季:氣溫高,炎熱,雨量大而且集中;秋季:日照充足,雨量很少,晝夜溫差大;冬季:少雪而且氣溫較低。年平均氣溫9.98℃。最低氣溫是1月份,平均溫度零下7.4℃。最高氣溫集中於6—8月,8月份最高,平均氣溫達24.3℃。境內風大而又多。一年四季皆出現大風天氣,年平均風速為2.9—3.9米/秒,地面最大風速可達35米/秒。風速、風向具有明顯的季風特徵。年平均降水量637.6毫米。

區域範圍

區域面積

遼寧葫蘆島虹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葫蘆島市連山區,東西長16公里,南北寬12公里,總面積10008公頃。

區域位置

遼寧葫蘆島虹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渤海灣北部,境內東部為平原,中部和西北部為山。連山區的地理坐標在北緯40°09′08″-40°46′04″,東經120°01′50″-120°00″之間。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遼寧葫蘆島虹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遼寧葫蘆島虹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森林面積2413.5公頃,總森林覆被率49.5%,虹螺山林場森林覆被率83%;保護區地處華北植物區系,並具有蒙古和長白植物區系交匯帶的植物分布特徵,地區性植物物種有98科394種。 保護區較集中地呈現天然油松——蒙古森林景觀,以及伴生的華北繡線菊、三裂葉繡線菊、荊條等典型的灌叢物種。代表物種有卷柏、蕨、油松、杵榆樺、遼東櫟、蒙古櫟、春榆、蒙桑、山花椒、蒙椴、胡枝子、迎紅杜鵑、錦帶、大葉朴等,其中主要珍稀物種有蕨、赤松、楓揚、野生山楊、核桃楸、白樺、蒙桑、五味子、山芍藥、山皂角、山槐、柴椴、水曲柳、枸杞等16種。國家重點一級保護植物人參,三級保護植物東北黃蓍、興安黃蓍、天麻、水曲柳、野大豆、核桃楸、黃鳳梨是保護區的植物精華。

動物資源

野生動物物種總體分布有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獸類等5大類40多種;

遼寧葫蘆島虹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遼寧葫蘆島虹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虹螺山大型野生動物十分稀少,狼、野豬、金錢豹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就已消失,蒼鷹、環頸雉、石雞、大斑啄木鳥時有出沒,草兔、花鼠、貉、狗獾、狍子、黃羊已十分罕見。這些孓遺動植物,使大小虹螺山成為遼西地區不可多得的具有物種多樣性的遺傳基因寶庫。

景觀解析

玉皇頂

遼寧葫蘆島虹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遼寧葫蘆島虹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山西南的天然寺風景堪稱一絕,虎頭岩、和尚帽、盆景岩、棋盤坪渾然天成,烏龜石活靈活現,千年古松虬枝盤節。且不必說桃花如胭,梨園如雪,單就這裡的怪石、瀑布、小溪就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修復後的“天然寺”古樸壯觀。當你進入山北的湧泉寺景區,就可以遠眺大虹螺山的許多景觀:惟妙惟肖的彌勒石,神奇的猴石,富有傳奇色彩的老母腳印石,傳說中的哈密王宮遺地,幽深莫測的狐仙洞,在這裡還曾聳立著一塊長39米的《虹聖九寺》大牌樓。

烏龜石

遼寧葫蘆島虹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遼寧葫蘆島虹螺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小虹螺山以奇峰幽谷、急流飛瀑和茂密的天然原始次生林為特色,龍泉寺有藏唐僧取經半部經書一說,雙龍寺、望海寺、上清宮都是重要的文物古蹟,尤以梳妝樓最富傳奇色彩,在此能看到遼國蕭太后駐馬東望,觀察敵情時留下的馬蹄踏痕。巨龍瀑三疊泉轟鳴作響,尤其春夏之交,融化的冰與殘存的雪和怒放的紅杜鵑相映成趣,贏得:“冰雪芙蓉”的美譽。另外還有石門、石猴、諸葛亮、天狗望月、老爺嶺、神筆峰、青龍探海、鸚鵡峰、駱駝嶺等景點。尚有明朝修建的遼東長城、山頂的烽火台、明軍冶鐵鑄兵器的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