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科技學院人文藝術學院

遼寧科技學院人文藝術學院

遼寧科技學院人文藝術學院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迎來了跨越式的發展。

學院簡介

遼寧科技學院坐落於遼寧省本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一所以工學為主,涵蓋工學、文學、藝術學、教育學和管理學等五大學科門類的套用型本科院校,隸屬於遼寧省教育廳。

人文藝術學院現有國小教育、繪畫、環境設計、廣告學、漢語言、音樂表演和學前教育七個本科專業,全部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專業建設以套用型辦學為定位,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加強學生就業創業指導,突出專業特色建設。國小教育專業注重教師職業技能訓練;繪畫專業採取中國畫和油畫導師工作室制;環境設計專業採取工作室授課與產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廣告學專業採取工作室授課、項目式教學與訂單式培養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漢語言專業注重實際套用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的培養;音樂表演專業專業課採取一對一式教學模式,根據學生不同專業程度及接受能力的層次高低,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學前教育專業高起點,建特色,課程設定與行業需求無縫對接,突出培養學生學前教師實踐能力,力爭發揮專業引領作用。

師資隊伍

人文藝術學院現有教師66人,教授4人,副教授17人,高級實驗師1人;博士3人、碩士28人,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政府獎評審專家1人,遼寧省專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專家1人,是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精幹高效、富有創新能力和協作精神的師資隊伍。

科研成果

五年來,在國家、省以上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表論文百餘篇,出版專著(教材)三十餘部,參加各類大賽(演出)並獲獎作品百餘幅(首),已經完成並獲獎或正在研究的國家、省、校級教改課題三十餘項,在學校“12·5”期間教學成果表獎大會上有21項教學成果獲獎,其中《遼寧科技學院——瀋陽汪正影業公司遼寧省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項目獲省教育廳資助30萬,《遼寧科技學院——本溪啤酒有限公司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和《面向遼東區域繪畫市場需求的繪畫專業模組化課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被評為遼寧科技學院2016年(首批)轉型發展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獲資助資金8萬元。教學改革紮實,學術研究活躍,各項成果顯著。

在教育部、遼寧省教育廳主辦的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全國青年素描和色彩靜物、風景寫生作品大賽、高校師範類學生國語大賽等中,有百餘名學生獲得一、二、三等獎。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認可,近五年,就業率均在98%以上,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套用能力強、技能水平高、思想素質好的優秀人才。

院系專業

人文藝術學院現有學生1014人,設有文學社、藝術團等十餘個學生社團組織。人文藝術學院現有教師教育教研室、繪畫教研室、環境設計教研室、廣告教研室、中文教研室、音樂教研室、學前教育教研室和實踐教學中心。實踐教學中心包括平面設計工作室、視頻編輯工作室、藝術設計廣告製作工作室、現代廣告創意設計工作室、影像工作室、廣告攝影工作室、臨摹複製工作室、中文速錄室、專業畫室、靜物教具室、鋼琴室、舞蹈室、資料室、學生作品收藏室及展廳。教學設備齊全,性能先進,完全能夠滿足教學需要。與瀋陽汪正影業、瀋陽天道行銷策劃有限公司、本溪啤酒有限公司、本溪天文廣告公司、本溪敖泰新型建築材料有限公司、本溪洋湖溝畫家村、本溪市第二十五中學、本溪市實驗國小、本溪市實驗幼稚園等三十餘家企事業單位(公司),建立了鞏固的校外實踐創業基地,為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搭建了堅實平台。

人文藝術學院現有繪畫教研室、藝術設計教研室、廣告教研室、中文教研室、教師教育教研室、音樂教研室、美術基礎教研室和實踐教學中心。實踐教學中心包括平面設計工作室、視頻編輯工作室、藝術設計廣告製作工作室、影像工作室、廣告攝影工作室、臨摹複製工作室、專業畫室、靜物教具室、鋼琴室、舞蹈室、資料室、學生作品收藏室及展廳。

校徽

1. 題目:人藝和諧

2. 思路:整體創意與設計為圓形造型,與學校校徽造型保持一致。

3. 寓意:

1) 上部分是“人文藝術學院”全稱,下部分是對應的漢語拼音。

2) 中心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為“人”字造型,一部分為“藝”字造型,

3) “人”字造型表現積澱、沉穩之意,凸顯出人文特色;“藝”字造型表現奔放、個性,凸顯出藝術特色。“人”“藝”兩字造型靜動相融,寓意和諧。

4) 院徽外部圓形輪廓運用綠色,寓意遼寧科技學院朝氣蓬勃,蒸蒸日上;中間“人”“藝”兩字色彩運用紅、藍、黃三原色,體現藝術創意設計基本顏色,寓意人文藝術學院學科專業建設夯實基礎,穩步發展。

4. 風格:整體創意追求簡潔、體現鮮明、弘揚向上、倡導和諧

合作單位

人文藝術學院與本溪天文廣告公司、本溪敖泰新型建築材料有限公司、本溪洋湖溝畫家村、瀋陽市卓美策劃有限公司、本溪市第二十五中學、本溪市東勝國小等二十餘家企事業單位(公司),建立了鞏固的校外實踐創業基地。

教學宗旨

人文藝術學院以培養套用型人才為目標,根據行業需要和辦學層次,找準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加強學生基本知識和套用實踐能力訓練,課程設定突出套用性、實踐性,加大實踐教學力度,提高學生適應社會需要的能力。以就業發展為導向,為社會培養合格人才。為遼寧科技學院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貢獻。

邁進人文聖殿,步入藝術搖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