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養犬管理規定

《遼寧省養犬管理規定》經2014年5月30日遼寧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10次會議通過,2014年5月30日遼寧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18號公布。該《規定》共36條,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1995年9月28日遼寧省八屆人大常委會第17次會議通過的《遼寧省養犬管理規定》予以廢止。

公告

遼寧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第18號

《遼寧省養犬管理規定》已由遼寧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0次會議於2014年5月30日審議通過,現予公布。本規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遼寧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2014年5月30日

管理規定

遼寧省養犬管理規定

(2014年5月30日遼寧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0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 為了加強養犬管理,規範養犬行為,保障公民身體健康和人身安全,維護市容環境衛生和社會公共秩序,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本省行政區域內的養犬活動及其管理工作。

第三條 省、市、縣(含縣級市、區,下同)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養犬管理工作。

公安機關負責養犬管理工作。

畜牧獸醫、工商行政管理等行政部門和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構在各自職責範圍內,負責相關養犬管理工作。

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協助有關行政部門做好養犬管理工作。

第四條 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應當配合有關行政部門共同做好養犬管理工作,開展依法、文明養犬宣傳教育活動,依法調解因養犬引起的糾紛。

廣播、電視、報刊、網站等媒體應當加強養犬管理法律、法規以及衛生防疫的宣傳教育,引導養犬人形成良好的養犬習慣。

鼓勵動物保護組織、寵物行業協會等社會團體開展公益性宣傳培訓活動,參與養犬管理工作。

第五條 城市市區(含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鎮,下同)內為養犬重點管理區,其他區域為養犬一般管理區。養犬重點管理區內的農村地區,經市、縣人民政府決定,可以按照養犬一般管理區進行管理。養犬一般管理區的城鎮和人口聚集的特殊區域,經市、縣人民政府決定,可以按照養犬重點管理區進行管理。

在養犬重點管理區內,禁止遛犬的公共場所和時間,由市、縣人民政府確定,並向社會公布。

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業主委員會可以訂立養犬公約,設定本居住區禁止遛犬的時間段和區域等其他養犬管理事項,並予以公示,養犬人應當遵守公約。

第六條 在養犬重點管理區內,禁止居民養烈性犬、大型犬,禁止從事犬只養殖活動。禁養犬的目錄由省公安機關會同畜牧獸醫部門制定,並向社會公布。

第七條 在養犬重點管理區內實行養犬登記制度和狂犬病強制免疫制度,在養犬一般管理區內實行狂犬病強制免疫制度。

第八條 在養犬重點管理區內,養犬人應當攜犬到依法設立的動物診療機構或者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接受狂犬病免疫接種,領取狂犬病免疫證明;在養犬一般管理區內,畜牧獸醫部門應當組織狂犬病免疫接種工作,發放免疫證明,並建立狂犬病免疫檔案。

養犬人應當在免疫有效期滿前再次為犬只進行接種。

第九條 個人在養犬重點管理區內養犬的,應當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請辦理登記,並提供下列材料:

(一)個人身份證明;

(二)犬只的狂犬病免疫證明;

(三)犬只的兩張彩色照片。

第十條 單位因工作需要在養犬重點管理區內養科研用犬、護衛用犬及演藝用犬等特種犬的,應當向單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請辦理登記,並提供下列材料:

(一)單位負責人的身份證明;

(二)單位的資格和業務性質證明;

(三)養犬安全管理制度;

(四)養犬設施和場所證明;

(五)犬只的狂犬病免疫證明;

(六)與單位工作需要相適應的犬只數目清單(含犬種名稱)。

第十一條 公安派出所應當對符合條件的犬只,準予登記,並發放《養犬登記證》和犬牌;對不符合條件的,不予登記並書面說明理由。《養犬登記證》和犬牌的樣式,由省公安機關統一制定。

各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符合辦證條件的犬只植入電子標識。

第十二條 在養犬重點管理區內,養犬人應當按年度交納養犬管理費。養犬管理費包括狂犬病疫苗及接種費用和相關證件製作等費用。具體收費辦法由各市人民政府制定,並向社會公布。

在養犬一般管理區內,養犬人只承擔狂犬病疫苗及接種的費用。

養犬人提供依法設立的動物診療機構出具的登記犬只絕育手術證明的,可以減半收取養犬管理費。

收取的養犬管理費應當全額上繳同級財政,養犬管理工作經費由同級財政予以保障,並將收取和使用情況按年度向社會公布。

第十三條 市、縣公安機關應當會同有關部門以及動物保護組織確定犬只收容場所,由公安機關組織收容下列犬只:

(一)走失犬只;

(二)流浪犬只;

(三)單位和個人自願送交的犬只;

(四)被依法強制收容的犬只。

對前款第(一)、(二)項的犬只,任何人均可以直接送交犬只收容場所。

第十四條 犬只收容場所收容走失犬只的,應當予以登記,並自犬只被收容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通知或者公告養犬人認領。養犬人應當自收到通知或者公告發布之日起十五日內,到犬只收容場所認領。

第十五條 超過期限無人認領的走失犬只,流浪犬只,單位或者個人自願送交的犬只,以及除傷人外的原因被強制收容的犬只,經市、縣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檢疫合格的,可以由具備條件的單位或者個人領養。

自犬只被收容之日起三十日內無人領養的,視為無主犬只,由犬只收容場所會同動物保護組織等處理。

第十六條 養犬的單位和個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攜犬出戶應當掛犬牌、束犬鏈,由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牽領或者陪伴牽領,並攜帶《養犬登記證》;

(二)攜犬出戶應當避讓老年人、殘疾人、孕婦和兒童;

(三)攜犬乘坐電梯或者上下樓梯的,應當避開尖峰時間並主動避讓他人,並為犬只戴嘴套或者裝入犬籠;

(四)犬只在戶外排泄的糞便,應當即時清除;

(五)不得攜犬乘坐除小型出租汽車以外的公共運輸工具;

(六)不得妨礙、干擾他人的正常生活;

(七)不得遺棄、虐待犬只;

(八)不得轉借、塗改、偽造和倒賣《養犬登記證》,遺失的應當申請補發;

(九)不得攜帶烈性犬進入養犬重點管理區,因免疫、診療等原因需要進入養犬重點管理區的,應當將其裝入犬籠;

(十)不得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發生犬只傷人的,應當立即將受傷者送醫療機構診治,並先行支付醫療費用;

(十一)犬只死亡或者轉讓後三十日內,應當到居住地或者單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辦理有關手續;

(十二)履行養犬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十七條 禁止在道路兩側和居民區屠宰犬只。

第十八條 銷售犬只應當到指定的場所。

市、縣人民政府應當指定本地區犬只銷售的場所,並向社會公布。

第十九條 從事犬只診療、養殖等活動的,應當依法辦理相關許可和工商登記後,報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備案,並簽訂安全責任書。

第二十條 犬只死亡的,養犬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動物防疫相關規定,將犬只屍體送至指定的場所進行無害化處理。

經檢疫診斷患有狂犬病或者疑似狂犬病的犬只,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依法進行無害化處理。

第二十一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對違反本規定的養犬行為進行勸阻或者舉報,公安機關接到舉報後應當及時處理。

第二十二條 在養犬一般管理區內,對未按規定為犬只接種狂犬病疫苗的,由縣以上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強制接種狂犬病疫苗,所需費用由養犬人承擔,可以處二百元罰款。

第二十三條 在養犬重點管理區內,對未經登記養犬或者未按年度交納養犬管理費的,由公安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強制收容犬只,對個人處一千元罰款;對單位處二千元罰款。

在養犬重點管理區內養烈性犬、大型犬的,由公安機關強制收容犬只,處二千元罰款。

第二十四條 在市、縣人民政府確定的禁止遛犬的公共場所內遛犬的,或者在禁止遛犬的時間內遛犬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二百元罰款;處罰滿三次的,強制收容犬只並吊銷《養犬登記證》。

第二十五條 未按規定攜犬乘坐公共運輸工具,遛犬不掛犬牌、不束犬鏈以及未由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牽領或者陪伴牽領犬只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二百元罰款;處罰滿三次的,強制收容犬只並吊銷《養犬登記證》。

第二十六條 在養犬重點管理區內,養犬人的養犬行為嚴重妨礙、干擾居民正常生活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強制收容犬只並吊銷《養犬登記證》,對個人或者單位處五百元罰款。

第二十七條 遺棄、虐待犬只的,由公安機關處二千元罰款並吊銷《養犬登記證》,該養犬人五年內不得申請辦理《養犬登記證》。

第二十八條 轉讓已登記犬只未辦理相應手續的,由公安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 由公安機關強制收容犬只,處五百元罰款;對倒賣、塗改、轉借《養犬登記證》的,由公安機關處一千元罰款,並吊銷其《養犬登記證》。

第二十九條 所養犬只傷害他人的,養犬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對未立即將受傷者送至醫療機構診治並先行支付醫療費用的,由公安機關強制收容犬只,吊銷《養犬登記證》,對個人處兩千元罰款,對單位處五千元罰款。

第三十條 在養犬重點管理區內不及時清除犬只在戶外排泄的糞便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構處一百元罰款。

第三十一條 在道路兩側或者居民區屠宰犬只,或者在養犬重點管理區內丟棄死亡犬只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構處五百元罰款。

第三十二條 未到指定場所銷售犬只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構處一千元罰款。

第三十三條 阻撓犬只管理執法人員執行公務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 負有養犬管理職責的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玩忽職守行為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五條 盲人自用導盲犬的,不受有關遛犬時間、地點、出入場所及交通工具的規定的限制,並免收養犬管理費。

第三十六條 本規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1995年9月28日遼寧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7次會議通過的《遼寧省養犬管理規定》同時廢止。

修訂草案的說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省人民政府委託,現就提請本次會議審議的《遼寧省養犬管理規定(修訂草案)》作如下說明。
一、修改的必要性
《遼寧省養犬管理規定》自1996年3月1日施行以來,對規範養犬行為,預防和控制犬害,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改善市容環境衛生,發揮了積極作用。近年來,該規定在實施中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主要表現在養犬數量增加,管理難度加大。目前,全省城區養犬總數約為626萬隻,辦理養犬證的犬數約15萬隻,養犬數量增加和大量無證犬的存在,給犬類管理工作帶來較大困難。由於對養犬人的約束還缺乏嚴格有效的措施,養犬人不能自覺履行法定義務,導致犬類擾民爭議和傷人案件時有發生。今年,省人大代表也提出了關於修改《遼寧省養犬管理規定》的議案,呼籲儘快完善立法。為此,有必要針對當前我省養犬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按照“從嚴管理”的原則,對《遼寧省養犬管理規定》進行修訂。
二、起草的簡要過程
根據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的決定,自8月上旬開始,省公安廳和省政府法制辦抓緊時間對《遼寧省養犬管理規定》進行修改。省政府法制辦按照特事特辦原則,召集省畜牧獸醫、工商行政管理、衛生、住建等部門進行研究。由省人大有關專門委員會帶隊,省政府法制辦、省公安廳參加,共同赴上海市調研。經認真修改,形成了修正案草案。11月上旬,根據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的要求,省政府法制辦和省公安廳再次進行了修改,提出新的徵求意見稿後,省政府領導召集有關部門進行研究,最終形成了《遼寧省養犬管理規定(修訂草案)》(以下簡稱《修訂草案》),共37條。修改《遼寧省養犬管理規定》的草案已經省政府常務會議通過,並經省政府領導審定。
三、需要說明的幾個問題
(一)關於實行養犬分區管理。根據目前我省城鄉格局和城市規劃區現狀,將養犬管理劃分為兩大區域,即城市市區為養犬重點管理區,其他區域為養犬一般管理區。在養犬重點管理區,規定每戶只許養一隻犬,禁養烈性犬、大型犬,禁養犬的目錄,由省公安機關會同畜牧、衛生部門以及有關社會團體制定並向社會公布,市、縣政府要確定禁止養犬、遛犬的區域和遛犬時間。在一般管理區,規定每戶也只許養一隻犬,但不禁養烈性犬、大型犬。上述規定一方面體現了嚴格規範的指導思想,另一方面,也兼顧了全省各地區在犬只存量、管理水平、生活習慣上存在差異的因素。
(二)關於實行養犬許可制度。為加強對養犬的嚴格管理,《修訂草案》規定:一是養犬實行許可證制度,未經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養犬。二是為了解決辦理養犬手續複雜、時間較長的問題,《修正案草案》將過去由縣級公安機關辦理養犬許可的規定,修改為由申請人居住地公安派出所辦理,並在細化申請辦證條件的同時,規定了辦理時限,既方便民眾,又規範了公安機關的許可行為。三是規定單位豢養軍用犬、警用犬、科研用犬、護衛用犬及演藝用犬等特種犬,應當經市公安機關許可。四是實行養犬收費制度。獲準養犬的個人,每年應當向公安機關交納管理費,養犬重點管理區內每隻犬管理費為每年500元至2000元,具體標準由市人民政府確定。
(三)關於規範養犬行為。為強化對養犬行為的監管,明確養犬人的義務,促使養犬人自律,《修訂草案》規定:一是攜犬出戶應當掛犬牌、束犬鏈,並由有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牽領;二是不得攜犬進入商店、飯店、學校、車站、航空港等公共場所以及乘坐除小型出租汽車以外的公共運輸工具;三是要求準養的大型犬必須拴養或者圈養;四是對在禁止養犬、遛犬的區域內養犬、遛犬的,犬出戶不掛犬牌、不束犬鏈或未由有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牽領的,犬只傷人的,以及遺棄犬只的等行為,加大了處罰力度。
(四)關於實行犬類收容制度。針對當前我省一些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流浪犬、走失犬以及犬只傷人事件時有發生的實際,《修訂草案》明確:一是公安機關對走失犬只、流浪犬只、送交的犬只等進行收容,並由市、縣公安機關會同有關部門以及動物保護組織確定犬類收容場所。二是對流浪犬只和單位、個人送交的犬只,因養犬人違反本規定被收容的犬只等,經畜牧獸醫部門指定機構檢疫合格的,可以由具備條件的個人領養,或者由犬類收容場所會同動物保護組織處理。這樣規定,既體現了嚴格管理的立法精神,又符合社會管理創新的要求。
以上說明及《修訂草案》,請予審議。

相關報導

在市區內,禁止居民養烈性犬、大型犬,違規者將由公安機關強制收容犬只,並處2000元罰款。5月30日,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的《遼寧省養犬管理規定(修訂)》進一步加大了對違規養犬人的處罰力度。該規定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關於養犬的區域劃分,《遼寧省養犬管理規定(修訂)》第五條規定,城市市區(含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鎮,下同)內為養犬重點管理區,其他區域為養犬一般管理區。養犬重點管理區內的農村地區,經市、縣人民政府決定,可以按照養犬一般管理區進行管理。養犬一般管理區的城鎮和人口聚集的特殊區域,經市、縣人民政府決定,可以按照養犬重點管理區進行管理。

對不登記或不交管理費的,第二十三條規定,在養犬重點管理區內,對未經登記養犬或者未按年度交納養犬管理費的,由公安機關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強制收容犬只,對個人處1000元罰款;對單位處2000元罰款。

對管理費的收取,第十二條規定,在養犬重點管理區內,養犬人應當按年度交納養犬管理費。養犬管理費包括狂犬病疫苗及接種費用和相關證件製作等費用。具體收費辦法由各市人民政府制定,並向社會公布。在養犬一般管理區內,養犬人只承擔狂犬病疫苗及接種的費用。養犬人提供依法設立的動物診療機構出具的登記犬只絕育手術證明的,可以減半收取養犬管理費。

對養犬傷人的,第二十九條規定,所養犬只傷害他人的,養犬單位或者個人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對未立即將受傷者送至醫療機構診治並先行支付醫療費用的,由公安機關強制收容犬只,吊銷《養犬登記證》,對個人處2000元罰款,對單位處5000元罰款。

對不及時清除犬只在戶外排泄的糞便的,第三十條規定,在養犬重點管理區內不及時清除犬只在戶外排泄的糞便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機構處100元罰款。

相關新聞

辦理養犬許可部門由縣級公安機關改為派出所、居住區禁止遛犬的時間段和區域由居委會、業委會訂立、導盲犬不受有關遛犬時間和地點、出入場所及交通工具的規定限制……遼寧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今天下午審議了《遼寧省養犬管理規定(修訂草案)》,修訂草案對養犬分區管理、養犬許可制度、養犬行為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

養犬劃分重點與一般管理區

“目前,遼寧省城區養犬總數約為62.6萬隻,辦理養犬證的犬數約15萬隻,養犬數量增加和大量無證犬的存在,給犬類管理工作帶來較大困難。”遼寧省省長助理、省公安廳廳長王大偉在作關於修訂草案的說明時表示,有必要針對當前遼寧省養犬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對《遼寧省養犬管理規定》進行修訂。

根據目前遼寧省城鄉格局和城市規劃現狀,修訂草案規定將養犬管理劃分為兩大區域。城市市區(含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鎮,下同)內為養犬重點管理區,其他區域為養犬一般管理區。市、縣人民政府可以確定在養犬重點管理區內禁止養犬、遛犬的特定區域和遛犬時間,並向社會公布。社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業主委員會可以訂立養犬公約,設定本居住區禁止遛犬的時間段和區域,並予以公示。

修訂草案還規定,每戶居民可以養一隻犬,但在養犬一般管理區從事犬類養殖業的除外。在養犬重點管理區內,禁止居民養烈性犬、大型犬,禁止從事犬類養殖活動,禁養犬的目錄由省公安機關會同畜牧獸醫、衛生計生部門及相關社會團體制定,並向社會公布。

養犬許可改為派出所辦理

為了解決辦理養犬手續複雜、時間較長的問題,修訂草案將過去由縣級公安機關辦理養犬許可的規定,修改為由申請人居住地公安派出所辦理。

修訂草案規定,個人在養犬重點管理區內養犬的,應當自豢養之日起15日內向居住地派出所申請辦理許可,並提供下列材料:城市常住戶口、居住證或者有關簽證的複印件;居住地社區居民委員會出具的獨戶居住證明;市、縣畜牧獸醫部門指定機構出具的免疫證明;犬只的彩色照片兩張。對符合前款規定的,縣公安機關應當自接到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作出許可決定;不予許可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個人在養犬一般管理區內養犬的,應當持常住戶口、居住證或者有關簽證以及犬只免疫證明,到居住地派出所辦理許可。

在養犬管理費方面,修訂草案規定,獲準養犬的個人,應當每年向公安機關交納養犬管理費。在養犬重點管理區內,每隻犬的管理費為每年500元至2000元。具體標準由市人民政府確定。在養犬一般管理區內,每隻犬的管理費由市人民政府確定,報省物價部門核准。養犬人提供市、縣畜牧獸醫部門指定機構出具的準養犬絕育手術證明的,可以減半收取管理費。

養犬致人傷害最高罰2000元

近一段時期以來,犬類擾民爭議和傷人案件時有發生,而養犬人沒有履行法定義務則是重要原因之一。

對此,修訂草案將養犬人的法律義務進行了細化,其中規定,獲準養犬的個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犬出戶應當掛犬牌、束犬鏈,並由有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牽領;乘坐電梯或者上下樓梯的,應當避開尖峰時間並主動避讓他人;犬在戶外排泄的糞便,應當及時清除;不得攜犬進入商店、飯店、學校、車站、航空港等各類公共場所以及乘坐除小型出租汽車以外的公共運輸工具;不得妨礙、干擾他人的正常生活或者危害他人人身安全;不得遺棄犬只;不得攜帶烈性犬、大型犬進入養犬重點管理區;發生犬只傷人的,應當立即將被傷者送醫療機構診治等。

修訂草案還明確了養犬人的法律責任,其中規定,未經許可養犬,或者在養犬重點管理區內養大型犬、烈性犬的,由公安機關沒收犬只,並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以下罰款;在市、縣人民政府確定的禁止養犬、遛犬的特定區域內養犬、遛犬的,或者未在規定的遛犬時間內遛犬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處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處罰滿三次的,沒收犬只並吊銷《養犬許可證》;養犬致人傷害的,有公安機關沒收犬只,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並吊銷《養犬許可證》,養犬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攜犬進入公共場所、未按規定乘坐公共運輸工具,遛犬不束犬鏈以及未由有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牽領的,由公安機關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處罰滿三次的,沒收犬只並吊銷《養犬許可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