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撫順

遼寧撫順

 撫順位於遼寧省東部,全市總面積11272平方公里,總人口230多萬人。撫順地處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屬長白山余脈,呈東南高,西北低之勢;境內平均海拔80米,山巒連綿起伏,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森林茂密,各類資源十分豐富。市區位於渾河沖積平原上,三面環山,渾河宛如一條彩帶橫貫市區,是一座擁有230萬人口的美麗的帶狀城市。

歷史悠久

撫順地理位置優越,東與吉林省接壤,西距省會瀋陽市45公里,北與鐵嶺毗鄰,南與本溪相望。距瀋陽桃仙國際機場40公里,距營海港200公里,距大連海港400公里,均有高速公路和鐵路相連,交通十分便利。

撫順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據考證,撫順地區人跡歷史達7000年。撫順的先民們創造了燦爛的巨石文化,即石棚。公元前三百年,燕將秦開開拓了東北疆域,置遼東、遼西二郡。秦王朝統一六國,撫順隸屬於遼東郡襄平縣。自漢而下,歷代都在撫順境內置城設治,統轄地方事務。撫順地區有城堡始於漢代。漢於公元前75年於此地築玄菟郡,史稱“玄菟故府”,是玄菟郡的二郡址,也是撫順地區有城堡的開始。1935年於市內勞動公園山上發現了一座規模很大的漢魏時期的城址。這是出現在撫順的一座最早的古代城市。到了魏晉之際,高勾麗占據了勞動公園山上的漢玄菟城後,改稱蓋牟城,公元335年高勾麗又築“國北新城”,即高爾山山城。公元668年,唐於此置新城都督府。“撫順”這一名字最早見於1384年,當時的明朝在渾河北岸高爾山下建磚城一座,取名撫順城。所謂撫順,就是“撫綏邊疆,順導夷民”之意。

撫順地區是清代開國立基和滿族崛起的地方。公元1605年,在此建成的赫圖阿拉城,是努爾哈赤稱汗的第一座都城。1616年,努爾哈赤在撫順所轄新賓滿族自治縣的赫圖阿拉稱汗,自此拉開了中國清朝的歷史序幕。1618年攻占撫順城,1619年又取得了薩爾滸大戰的勝利,築有界藩、薩爾滸等都城。自1618年努爾哈赤毀掉明撫順城後,又於公元1783年建成了撫順城,即清撫順城。該城在清代百餘年間,逐漸發展成了遼東東部地區一個重要的商品交換與農副產品集散中心。努爾哈赤,這位馬背上的皇帝,在這裡運籌帷幄、指點江山,並從這裡揮師南下,躍馬中原,建立起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政權——滿清王朝。

撫順地區風光秀麗,自然風光的北國特色、山野風采突出。這裡四季分明,春夏,河流兩岸青翠欲滴,萬仞青山草木蔥蘢。入秋,紅葉滿山,綿延百里。至冬,白雪皚皚,天地一色。人文景觀的清前史跡獨具一格,永陵、赫圖阿拉城遺址、御路、古榆、古戰場遺址等形成規模、群落是旅遊與考古的好去處。此外,還有眾多的公園、紀念館供人遊覽,特別是薩爾滸風景區在遼東地區獨領風騷。

撫順是滿族的的故鄉,現代滿族人在衣、食、住等留有先人的古俗遺風,在撫順可領略到濃郁而神奇的滿族風情。撫順又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這裡居住著漢、蒙、回、滿、藏、朝鮮等27個民族。各民族的文化傳統與生活習俗在這裡交相輝映。

煤都

作為國家老工業基地之一,撫順素有“煤都”之稱,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建設,已從單一的煤炭工業城市,發展成在全國占有重要位置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以石化工業為主導、門類比較齊全的現代工業城市,為共和國的工業化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當年的輝煌令世人矚目。在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轉換的歷史進程中,撫順的結構性、機制性矛盾日益凸顯。

地圖上的撫順

在祖國的版圖上,撫順像一隻展翅欲飛的蝴蝶。面對地區經濟發展遭受的嚴峻挑戰,這裡目前正經歷著一場驚心動魄的化蛹成蝶的擅變過程……

圖片

名人

佟大為,中國內地男演員,漢族(實際為滿族,由於歷史原因填報為漢族),出生於遼寧撫順。1997年考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2001年本科畢業。畢業後進入國家話劇院,出演過話劇《夜店》、《安娜·桂絲蒂》、《成長》等。還拍攝過夏士蓮、GE燈泡、肯德基、波力蛋卷等廣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