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旦[漢語辭彙]

達旦,是漢語辭彙,

出自《漢書·劉向傳》,

解釋為整整一夜;直到天明。

詞目

達旦

拼音

dádàn

注音

ㄉㄚˊ ㄉㄢˋ

基本解釋

[until dawn] 整整一夜;直到天明。

他通宵達旦地工作。

出處與詳解

指直到第二天早晨。

1、《漢書·劉向傳》:“夜觀星宿,或不寐 達旦。”

2、宋·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寇萊公﹞自少年富貴,不點油燈,尤好夜宴劇飲,雖寢室亦燃燭 達旦。”

3、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關公乃秉燭立於戶外,自夜達旦,毫無倦色。

4、清·昭連《嘯亭雜錄·黃文襄》:“公素咯血,既理軍務,中夜輒起,或張目 達旦,致積勞成疾。”

5、魯迅《華蓋集續編·無花的薔薇之三》:“乙校昨夜通宵達旦,將赤化書籍完全焚燒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