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源長老

長老上善若水,慈深願大,興隆三寶,普利群生,是功德無量,萬眾景仰立德不朽的一代高僧。 六十五歲當選為台灣中國佛教會理事長,在台灣佛教界有“說法第一”之美譽,是德高望重,眾僧服膺的一代宗門巨將,四眾導師。 ”1988年4月16日下午七點半,恩師在台灣海會寺安然圓寂,長老世壽八十九歲,戒臘六十六年,至善為寶,仁者高壽。

源公高僧法名能信,字道源,以中輪沙門自號(中輪:即有即空、即空即有之中道法輪),道源長老1900年出生於河南商水縣周口鎮,九歲喪母,嬸母撫養長大,二十歲時相依為命的嬸母繼世,頓感人生無常,毅然投奔本鎮普靜寺禮隆品上人座下剃度出家,1923年二十四歲赴湖北漢陽歸元寺,依覺清律師受三壇大戒,1929年三十歲入湖北武昌佛學院求學,並有緣親近了佛門泰斗太虛大師,1930年在洪山寶通寺閉關潛修三年,1934年朝拜普陀、九華兩大佛教聖地後,有幸受教於淨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第二年至上海在圓瑛大德門下受益。長老上善若水,慈深願大,興隆三寶,普利群生,是功德無量,萬眾景仰立德不朽的一代高僧。
1943年四十四歲道源長老應張家口賜兒山雲泉禪寺(肇建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越塵老和尚之邀,卓錫我寺南堂達六年之久,演講戒律,丕振寺風。將雲泉禪寺這座子孫廟改變為“十方叢林”,並在我寺秋季時共舉行過三次開堂傳戒,山西、內蒙、我市壩上地區佛門弟子云集雲泉禪寺,道源長老兩次任得戒和尚,一次教授阿闍黎(軌範師),在戒期中說解三壇戒律。法幢高樹,法乳廣播,影響頗大,長老名聲遠播。道源長老紹隆佛種,信解行證,發慈悲心,行菩薩願,傳法育人,行願大千,主持我寺廟建設殫精竭慮,惕厲朝夕,力肩重託,幾番艱辛,親力親為。對窮苦貧民,慈心如父,布施捐助,樂善好施,廣做利人之事,甘於奉獻,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為法忘軀。道源長老納子本色,持戒自律極嚴,恪遵佛制,秉持日中一食,衣不離體之家風,生活清貧,遇苦不憂。時任我察哈爾省佛教分會理事長,胸懷法界,傳法育人,以無盡的悲願護持著這個塞外清淨道場,使雲泉禪寺法運昌隆,香火日旺。“接引眾生離五濁,降眾生苦集千祥”雲泉禪寺一度成為名聞遐邇的塞外弘法重鎮,莊嚴剎土。
1949年三月長老五十歲經上海赴台後,1951年開基創建了基隆海會寺後,1963年又兼任台北東山佛學院院長。四十年來多次出席國際佛教會議,曾率團出席印度鹿野苑召開的世界佛教大會,應香港、新加坡、東南亞之邀請,講經說法,弘揚淨土法門。在檯曆任各寺戒壇三師,演教弘律,利化十方,度生無倦。六十五歲當選為台灣中國佛教會理事長,在台灣佛教界有“說法第一”之美譽,是德高望重,眾僧服膺的一代宗門巨將,四眾導師。道源長老一生著作頗豐,弘法五十餘年,正如長老八十四歲生日時自題詩所說:“三十五歲學講經,至今整整五十年。能否利生雖不知,至心弘法蒙佛憐。”
1988年4月16日下午七點半,恩師在台灣海會寺安然圓寂,長老世壽八十九歲,戒臘六十六年,至善為寶,仁者高壽。荼毗後獲舍利,瑞相昭然。 “賜兒山嗚咽痛失法門長老,元榆樹低垂哭挽般若上人”。回首莘莘往事,睹物思親,夢繞縈懷,倍加思念。
“賜兒山綻笑迎法喜,雲泉古剎溢吉祥,兩岸塵緣如夢幻,法嗣弟子至賜山”。2008年9月26日,雲泉禪寺鐘鼓齊嗚,法號陣陣,寺院兩序及十方信眾列隊夾道歡迎,台灣基隆海會寺率同法裔護送道源長老舍利回歸安奉參訪團。台灣參訪團總計五十九人組成,出家僧尼三十四人,來自台灣十二個寺院:海會寺、興隆寺、圓光寺、祇圓寺、觀音禪院、增慧儀精舍、圓善庵、石觀音寺、靈泉禪寺、佛寶寺、淨蓮寺、志成佛寺。隨團前來的還有台灣佛教衛視慈悲電視台,這一大事因緣,諸佛歡喜,天遂人願,雲泉增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