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會元

道德會元

《道德會元》,二卷。元道士李道純撰。《正統道藏》收入洞神部玉訣類。書前有《道德會元序例》,又有至元二十七年(1290)作者自序。

書籍介紹

《道德會元》,二卷。元道士李道純撰。《正統道藏》收入洞神部玉訣類。書前有 《道德會元序例》,又有至元二十

道德會元道德會元
七年(1290)作者自序。據自序所稱:諸家解義,所 見不同,各執一端。得之於治道者執於治道,得之于丹道者執于丹道,得之於兵機者執 於兵機,得之於禪機者執於禪機。或言理而不言事,或言事而不言理,墮於偏枯,皆失 聖人的本意。老子作經之意,立極於天地之先,運化於陰陽之表,覆載之間,一事一理 無有不備。有鑒於此,作者“遂將正經逐句下添個註腳,釋經之義,以證頤神養氣之要。 又於各章下總言其理,以明究本窮源之序。又於各章後作頌,以盡明心見性之機。至於 修齊治平,紀綱法度,百姓日用之間,平常履踐之道,洪纖巨細,廣大精微,靡所不備。 於中又作‘正辭’、‘究理’二說,冠之經首,明正言辭,究竟義理,以破經中異同之 惑。”
此即全書體例,而作者撰此書的目的是:“不墮於偏枯,會至道以歸元”。 李道純解老明顯地受到理學思想影響,故重在講心性、性命之學。他強調,認知 “至道”在於破除心迷,於“心”上下功夫,即所謂“至道不難知,人心自執迷”, “欲識混元面,先在赤子心,此心常不昧,法體證黃金”。這種赤子之心,“純一不雜, 無害於物,物亦不能害”。赤子心也就是“無心”,能夠“全其至精”,道就是得於 “無心”,有心便不能得道。心與性是緊密相連的,盡心還須養性。至於如何做到存心 養性,他認為應“以無為正其心,以清靜養其性”。“凡事從儉,妙在機先,含德之厚, 無所不至,廣大悉備”。這顯然是以傳統的道教思想結合宋儒的心性之學解老。關於性 命,他認為,無為則能見無名之妙,從而全其性;有為則能見有名之徼,從而全其命。 有與無,性與命,同出而異名,同稱為“玄”。玄之又玄,有無交入,性命可以雙全。 他說:“天理在我,生生不窮。性海彌深,命基永固,易有終窮?”這都反映出理學對 李道純解老的影響。
元代道教老學的總體特徵是援儒入道,調和儒道思想,《道德會元》也體現了這一 特徵。李道純的思想核心是“中和”,他著有《中和集》,故解老也從這一思想出發。 他說:
“有作皆為幻,無為又落空。兩途俱不涉,當處闡宗風。”所謂“當處”即“中”, 應以守中為要。他引《禮記》“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之義來解 老,故認為中是“天下之大本”,即“無欲觀妙之義”;和是“天下之達道”,即“有 欲觀其微之義”。認為子思所謂:“致中和,天地位,萬物育”,即是老子“玄之又玄 之義”;老子的“國之利器不可示人”,即孔子所謂“可與立不可與權”。在解釋“禮 者亂之首”時說:“或謂禮不足道,吾獨不然。誠能自禮而進於仁義,亦幾於道。”這 都與其《中和集》所述思想一致,明顯地調和儒道。
他還借用禪宗的方法來參道。認為“道”須向“二六時中,輿居服食處,回頭轉腦 處校勘”,“校勘來校勘去,校勘到校勘不得處,忽然摸著鼻孔,通身汗下,方知道這 個元是自家有的,自歷劫以來不曾變易”。所謂“校助”即是臨濟宗看話禪的移用,通 過此種參究,猛悟“道”為自家所有,無勞向外追求。他還說過:“道不異於人,人自 以為異。一佛一切佛,心是如來地。”援佛入道躍然紙上,充分表現了他的三教合一思 想。
他還認為,道虛無空寂,無象無形,無名無質,無聲無色,大無不包,細無不入, 生育天地,長養萬物,運化無窮,隱顯莫測,不可智知,不可識識;天地雖大,亦有敗 壞,惟有這個歷劫常在,聖而不可知之者,盡在如如不動中,因而是永恆不朽的。道本 無為,故能小能大,放去收來,廓然無礙;道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以其無體,故套用 無窮;道無所不容,至尊至貴,一切有相皆賴道的蔭庇。他還特彆強調道的“不爭”性, 說“只這不爭二字,八十章之要”,能純熟地運用不爭,則自然達於混元真常之道的境 界。他對“道”的解釋具有較高的思辨性。總的看,全書從治國、治身、治心、治丹等 多方面去解老,的確不墮偏枯,“會至道以歸元”。

參考價值

《道德會元》是元代道教老學的一本重要著作,對研究元代道教思想頗具參考價值。 至今學者多加引用。張舜徽

《周秦道論發微》以之為引用版本和注說。朱謙之《老子校 釋》以《道德會元序例》為考訂書目,所用河上本除宋刊本外,更參考了《道德會元》 聽用章句白本。可知該書在版本學上亦有其價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