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救虎

道士救虎

《道士救虎》是《郁離子》作品中的一篇文章,作者是明朝文學家劉基。該書講的是山上發了洪水,一個道士乘船救人,還救了一隻老虎,卻在上岸後被老虎重傷的故事。

原文

一夕,山水大出,漂室廬,塞溪而下。人騎木乘屋,號呼求救者聲相連也。道士具大舟,躬蓑笠,立水滸,督善水者繩以俟,見人至即投木、索引之,所存活者甚眾。平旦,有獸身沒波濤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救者。道士曰:“是亦有生,必速救之。”舟者應言往,以木接上之。乃虎也。始到蒙蒙然坐而舐其毛,比及岸,則瞠目視道士,躍而攫之仆地。舟人奔救,道士得不死而重傷焉。

啟蒙讀本

文言文啟蒙讀本版原文:

一夕,山水大發,漂室廬。人騎木乘屋,呼號求救者聲相連也。道士具大舟,躬蓑笠,立水滸,督善水者繩以俟。見人至即投木、索引之,所存活甚眾。平旦,有獸身沒波濤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救者。道士曰:“是亦有生,必速救之。”舟者移船往,以木引上之,乃虎也。初昏昏然坐而舐其毛,後則瞠目眂道士,躍而攫之仆地。舟人奔救,道士得不死而重傷焉。

譯文

一天傍晚,山上發了洪水,水上漂著房屋,水充滿了整個山溪,順著溪水向下流去。人們騎著樹木登上屋頂,大聲求救人的聲音接連不斷。(有一個)道士準備了一艘大船,親自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站在水邊,督促善於游泳的人(拿著)繩索等候在岸邊。(如果)有人漂下來,便立即投去木頭、繩索,把他拉上岸。所以救活的人很多。第二天清早,有一隻野獸被衝來,軀體淹沒在波濤中,把頭伸出水面左右盼望,好像在向人求救的樣子。道士說:“這也是有生命的東西,一定要趕快救它!”駕船的人聽從他的話去救。用木頭把它拉上船,原來是一隻老虎。開始時,它有點迷迷糊糊,坐著舔身上的毛。等船一到岸,它就瞪著眼睛看著道士,跳上去把道士抓倒在地。乘船的人一齊湧上去救,道士雖然沒有被咬死,卻受了重傷。

詞語解釋

道士:從事道教活動的人

漂室廬:使房屋漂起來;意為大水沖走了房屋

乘:登上

躬蓑笠:親自穿上蓑衣戴著竹笠

俟:等候

索:細繩子

引之:拉落水的人

是亦有生:這也是有生命的。是,代詞,這。

舟者:船夫

應言:用話答應

乃:原來是

蒙蒙然:昏昏沉沉的樣子

舐:舔

瞠:瞪眼直視

廬:房舍

號呼求救者相連也:大聲呼喊企求救命的人一個接著一個

具:準備,備有

立:站立

水滸:水邊

瞥:指揮,督促

善:擅長

至:到達。

即:就

引:拉

而:連線詞

移船往:把船划過去

始:開頭,起初

攫:抓

奔救:跑去救援

俟:等待

以:用

過:過失

比:等到

及:到達

比及岸:等到了岸上

平旦:天亮

文言常識

選自《郁離子·【明】·劉伯溫》

啟發與借鑑

文中說的“道士”,他救了落水的老虎,結果差點兒反被老虎吃掉。他多么像明朝人馬中錫在《中山狼傳》中描寫的東郭先生,又多么像《克雷諾夫寓言》中《農夫與蛇》中的農夫。壞人總是壞人,他們的本性難改,你輕易同情他們,結果往往害了自己,鱷魚的眼淚是不能相信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