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市博物館

運城市博物館

運城市博物館是一所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創建於1958年10月,座落在市內鳳凰街與紅旗西路十字路口的關王廟內,占地1339平方米。

基本信息

簡介

(圖)運城市博物館運城市博物館

運城市博物館創建於1958年10月,座落在市內鳳凰街與紅旗西路十字路口的關王廟內,陳列著本館發掘出土徵集的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各種各種石器、骨器、陶瓷、青銅器、玉器、漆器、雕塑、手飾、古錢幣、書畫、刺繡、碑帖、碑刻等珍貴文物547件,並有市境內的古遺址、古建築、古墓葬等原始照片九十多幅,反映了運城地區從上古至明清這個漫長時期的歷史面貌。

歷史沿革

關王廟創建於明正德七年(1512),現存主要建築有懸山頂大門,歇山頂正殿,卷棚頂獻殿,硬山頂春秋樓等,渾然古樸,氣勢宏偉。

為了保存好陸續收集的價值較高的各種碑刻,又新建了碑亭和碑廊,陳列著唐、宋、元、明、清各代碑刻35通。其中大唐《靈慶公神祠碑》、宋代大觀聖作之碑》、《河東鹽池圖》碑等,真實地記載了封建社會帝王為鹽池封神建廟、祀神大典以及鹽池生產和鹽工生活的情況,是專家學者考證運城歷史文化的珍貴史料。英國劍橋大學教授海倫·達斯特曾來信欲高價購買“鹽池圖”的拓片,足見其價值之高。此外,還有唐代贈太子太傅薛公神道碑、宋代陳摶老祖書法碑、清代何紹基書法碑等,均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館藏作品

館藏文物總計兩萬餘件,其中有國家級珍稀文物如:漢代百戲樓、舞樂樓、明朝500斤重的大銅鏡,新石器時期的玉琮、玉壁、玉環、玉柱及戰國時期各種形式的魏國貨幣等國內較珍貴的文化遺產。 全館陳列面積595平方米,對外開放有歷史文物展廳、革命文物展廳、臨時展廳和石刻陳列。歷史文物展廳陳列著本館發掘出土徵集的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各種石器、陶器、銅器、瓷器等珍貴文物547件,並有市境內的古遺址、古建築、古墓葬等原始照片九十多幅;革命文物展廳收集了從鴉片戰爭到運城解放一百多年來各個歷史時期運城人民英勇鬥爭的革命文物340餘件,其中有辛亥革命陸軍少將李歧山、政治活動家景梅九等人從事革命活動的實物和照片,有晉南著名共產黨人嘉康傑創建“中山中學”時的募捐冊,還有我軍攻克運城的戰利品等;臨時展廳多年來舉辦過“歷代工藝品”、“碑刻拓片”、“歷代貨幣”、“全國攝影藝術”、“毛澤東像章城”、“日軍侵華史實展”等各種展覽近百次,每年接待觀眾達10萬人次。

旅遊指南

地址:紅旗東街

費 用:免費

開放時間:每天的08:00-18:0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