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四川省面積48.5萬平方千米,是一片山川秀麗的地方,多山、多丘陵,山地、高原和丘陵占全省面積的97%,最高的貢嘎山海拔7556米。四川盆地沃野千里,是著名的產糧區,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四川的氣候類型多樣,從全年無冬的南亞熱帶氣候到長冬無夏的高山冰雪區氣候,大多數平原地區氣候濕潤,少日照。氣候和地貌的多樣性造成了動植物的多樣性,這裡是中國的國寶大熊貓的棲息地。四川是中國少數民族集中的省區之一,其中5000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彝、藏、羌、回、蒙古、僳僳、納西、白、布依、傣、苗、土家、壯族等14個。四川有中國的第二大藏區、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區,每年,在甘孜、阿壩、涼山等地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民族節慶活動。

概述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四川省位於中國的西部,東與重慶、貴族接壤,南靠雲南,西與西藏毗鄰,北與青海、甘肅和陝西緊連。省會成都。四川省面積48.5萬平方千米,是一片山川秀麗的地方,多山、多丘陵,山地、高原和丘陵占全省面積的97%,最高的貢嘎山海拔7556米。四川盆地沃野千里,是著名的產糧區,自古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四川的氣候類型多樣,從全年無冬的南亞熱帶氣候到長冬無夏的高山冰雪區氣候,大多數平原地區氣候濕潤,少日照。氣候和地貌的多樣性造成了動植物的多樣性,這裡是中國的國寶大熊貓的棲息地。四川是中國少數民族集中的省區之一,其中5000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彝、藏、羌、回、蒙古、僳僳、納西、白、布依、傣、苗、土家、壯族等14個。四川有中國的第二大藏區、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和唯一的羌族聚居區,每年,在甘孜、阿壩、涼山等地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民族節慶活動。

第一部分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第二部分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第三部分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蜀漢大將軍姜維曾在汶川一帶駐防,現存有古城牆,有人為之命名為"姜維城",在今汶川中學的後山上。考古學家曾作過一次勘探,發現姜維城是由一段明長城和一段西漢長城組成。今天,這些古老的城牆依然如昨,拾級而上,還可以上到傳說中姜維練兵布陣的點將台。

阿壩州速寫

簡介:阿壩州亦是大禹和古蜀國君主的出生地,歷史悠久。唐初設茂州、松州都督府。7世紀中葉,這裡是唐蕃王朝的臨界地帶,漢文化和蕃文化在此融和,使漢、藏、羌、回各族緊密聯繫。州首府為馬爾康。阿壩州地域遼闊,境內雪山聳列,江河縱橫,自然資源極為豐富

位置: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簡稱阿壩州)地處青藏高原東南緣,橫斷山脈北端與川西北高山峽谷的結合部,位於四川省西北部分,緊鄰成都平原,北部與青海、甘肅省相鄰。

海拔:海拔自東南向西北從820米上升至6250米。

氣候:因地貌複雜多樣,氣候從亞熱帶到溫帶、寒溫帶、寒帶,呈明顯的垂直性差異,海拔2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帶降水集中,蒸發快,屬乾旱地帶;海拔2500~4100米的坡谷地帶是寒溫帶,年平均氣溫1℃~5℃;海拔4100米以上為寒帶,終年積雪,長冬無夏。

面積:8.42萬平方千米,轄馬爾康、金川、小金、阿壩、若爾蓋、紅原、壤塘、汶川、理縣、茂縣、松潘、九寨溝、黑水13縣。

民族:總人口84.75萬,其中藏族占52%,羌族占18%,漢族占27%,回族占3%。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區和中國羌族的主要聚居區。

電話區號:(86)0837

阿壩州各縣城海拔高度

縣名海拔高度(米)

馬爾康3000

金川2000

小金2367

阿壩3290

若爾蓋3300

紅原3600

壤塘3285

汶川1326

理縣1833

茂縣1500

松潘2849

九寨溝1405

黑水2350

九寨溝風景名勝區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位置:位於阿壩州九寨溝縣境內,南距成都450千米。

簡介:整個景區由樹正、日則、則查窪、扎如4條溝為主要遊覽線路,全線景觀以湖泊、草海、瀑布等以水為主的各種美態而聞名,1992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雖然到過九寨溝的遊人已經很多,但對於一個有"童話世界"之稱的世界級景區來說,僅僅來一次是遠遠不夠的,那春夏秋冬不同的美景值得你一再到訪。

九寨溝位於四川西北部的阿壩州,南距成都450千米。九寨溝處於青藏高原東南斜面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海拔2000~4300米,是中國第一大地形台階之坎前部分,故地貌變化多端。九寨溝是長江水系嘉陵江源頭的一條大支溝,溝長50餘千米,溝內因周圍有盤信、彭布和故窪等9個藏族村寨而得名。

九寨平均氣溫(℃)/降水量(mm):

氣溫降雨量

一月1.715

二月4.424

三月9.336

四月14.143

五月17.287

六月19.796

七月22.2104

八月21.882

九月17.576

十月13.253.2

十一月7.726

十二月318

樹正溝

九寨溝風景區內一條主要的旅遊路線,溝口是九寨溝風景區的大門,海拔2040米,購買門票及觀光車票都在這裡。溝口至諾日朗全長14千米,地勢較低,進入大門後有一段5千米長的柏油路直通荷葉寨。荷葉寨是9個藏族村寨中最大的一個,這裡以田野風光為主,秋季最為迷人。這條線上還有蘆葦海、樹正群海和犀牛海等景點。

日則溝

全長18千米,在諾日朗瀑布和原始森林之間,是九寨溝內最美的一條風景線。這裡的風光絕美,景色因四季的轉換而變化多端。乘旅遊車到原始森林,徒步從上向下行,最後到達鏡海。主要景點有諾日朗瀑布、珍珠灘瀑布、五花海、熊貓海瀑布、原始森林等。

交通:旅遊專車:成都的茶店子客運站和成都旅遊客運中心都有開往九寨景區的專車,每天早上開出,票價:92~94元,車程約10小時。

內陸機:成都亦有內陸機飛往九寨黃龍機場,單程票價:410元,航程:40分鐘(冬天航班常會受天氣影響,不太穩定)。

機場專車:九寨黃龍機場有專車往景區,票價:45元,車程:2小時(下車後仍要步行一段到景區)。

景區綠色環保觀光車:入景區前要先購票(旺季90元,淡季70元),在景區內憑票自由上落,旺季時觀光車很多,招手即停;但冬季則因遊客稀少而要求遊客以同一部車上落,遊覽的自由度會減低許多,要有心理準備。遊覽公路總長55.5千米,遊覽車共有3條線路,分別為溝口~諾日朗,諾日朗~長海,諾日朗~原始森林(冬季不開放),沿途有超過20個停車站。

則查窪溝

平均海拔3000米,長18千米,是九寨溝內四條遊覽路線海拔最高、距離最長的一條。則查窪溝的頂端有一個海子名長海,每年春夏的高山融雪是它的水源。奇怪的是海子四周沒有出水口卻從不溢堤,也不乾涸,水位一直不曾改變。冬天的長海會結上一層厚厚的冰,另有一番意境。

扎如溝

此線可供遊人領略這裡的人文景觀,不僅能欣賞到藏家的田園風光,還可體會藏族的民俗風情。

開放時間:8:00~18:00

票:220元/人(4月1日至11月15日);淡季80元(11月16日至次年3月底),次日再度進場有優惠。

*第二次進溝者憑第一天的有效門票及觀光車票可免費進溝遊覽(需要在第一天購買門票時一起辦理)。

觀光車費:旺季90元,淡季70元。

食宿:景區內有諾日朗藏羌餐廳,自助餐25元/人。如果一日未游完,必須當日出溝,溝口外有大量的賓館旅店,從普通旅社(房價100元起,淡季可再打折)到五星級豪華酒店都有。

其他:樹正寨摸轉經筒照相:1元/人,九寨磨房酥油茶:5元/碗,青稞酒:2元/杯,鍋莊晚會,開放時間:20:30~22:30,外賓60元/人,內賓50元/人,學生40元/人,烤羊:2000元/只。日則溝租馬:30元/人/次,穿藏服、抱小羊、在馬背上照相:3~5元/人/次。

則查窪溝騎或牽犁牛、穿藏服照相:0.5~10元/人/次。

議:九寨溝是一年四季皆可游的世界級景點,除了人所共知的繽紛秋色外,冬季的九寨溝一下化身為純白和寧靜的童話世界,值得一游。冬季時住宿和食店雖較旺季少,但卻便宜許多。

提示:晚上千萬不要錯過到溝口的容中爾甲演唱中心欣賞正宗的藏族歌舞表演,門票:160元/人。

交通:成都茶店子客運站有班車發往松潘,每日7:00發車,車費:49元/人,車程:5~6小時。亦可乘由成都開往九寨溝的專車,在中途的川主寺下車,然後換乘當地車前往松潘古城。

開放時間:不限

門票:免

提示:若時間許可,建議參加由當地旅行社組織的特色騎馬團,費用每天80元/人(包括馬匹、野外食宿和嚮導),目的地有周邊的原始森林、雪山探險等等,時間由1~ 30天不等。

住宿:華龍山莊,條件很好,旺季約600元/間。寓兵館,位於北街提花牌,標準房200元/間,三人間80元/間,有空調。

飲食:松潘藏族主食為青稞糌粑、乳酪、牛羊肉、蔬菜(土豆和蘿蔔等),飲料主要有奶茶、酥油茶和優酪乳。藏民待客以手抓肉和血腸為主。氂牛肉干是當地不可錯過的特產。

松潘地處岷山山脈中段,海拔2849米,是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自古以來便有藏、羌、回、漢各民族在此繁衍生息。景區有不少自然和人文景觀,如黃龍主景區、二道海、扎嘎瀑布、雪寶頂、松潘古城遺址等。隨著旅遊的開發,現在的古城已成為阿壩州繁華的縣城。

松潘平均氣溫(℃)

氣溫

一月-4.3

二月-1.7

三月2.7

四月6.6

五月9.8

六月12.1

七月14.5

八月14

九月10.8

十月6.3

十一月0.9

十二月-3.4

松潘古城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位置:位於松潘縣政府所在地進安鎮。

簡介:松潘為川西北地區的門戶之一,自古以來就是一處重要的軍事要塞。明洪武十二年(1379)平羌將軍丁玉揮師占據松州後,兩度上書朝廷請求設衛建城派兵駐紮,次年朝廷批准設"松州衛",後將"潘州衛"(今若爾蓋縣求吉鄉境內),併入稱"松潘衛"。保存至今的古城牆即為此時始築。據民國時期的《松潘縣誌》載,松潘始設衛時,丁玉即調寧州(今甘肅寧縣)指揮高顯來松潘負責築城事宜。高顯在唐宋柔遠土城基礎上,西緣山麓,東濱江岸築城,歷時五年之外。明英宗正統年間,御使寇琛又將西部城牆內山麓順山脊築至山頂。嘉靖五年(1520)又增修外城,松潘城制大體完成。松潘古城分內、外兩城,內城平面跨崇山,依山順勢略呈三角形,東部崇山之下河谷部分為長方形,外城毗鄰內城南面的河谷下壩,有城門與內城相通,平面為長方形。城牆總長6.2千米,用本地燒制的青磚砌成牆身,內填土石而成,以糯米、石灰、桐油熬制的灰漿粕連勾縫,規模宏偉,其城牆的長度、高度、厚度、浮雕石刻造工精美。

紅軍長征紀念碑

位置:位於松潘縣城以北17千米處,川主寺開發鎮東面的元寶山。

簡介:碑園於1990年落成,由紀念碑、大型群雕、浮雕和陳列館組成,紀念碑屹立於山頂,總高41.3米,頂部是一名雙手高舉(一手持槍,一手握花)的紅軍銅像,象徵紅軍長征的勝利,每當夕陽西下,像身發出金光,甚為耀目。

交通:可乘途經川主寺的班車中途下車。

牟尼溝風景區

位置:位於松潘縣西南的牟尼鄉境內。

簡介:景區面積160平方千米,是集九寨彩池與黃龍瑤池於一體的風景區,主要有扎嘎瀑布和二道海兩大景觀。扎嘎瀑布是一座多層的疊瀑,瀑布高104米,寬35米,是中國最高的鈣化瀑布,姿態優美,氣勢磅礴。二道海與扎嘎瀑布一山之隔,景區為一狹長山溝,長達5千米,以棧道相連。沿途可觀賞小海子、大海子、天鵝湖、翡翠湖等。從二道海上行至最深處,有一座名叫形珠湖的溫泉,泉水溫度約為25℃,冬天亦可浸泡。

交通:可在松潘包車前往兩個距離較遠的景點,半天往返,包車費約150元。

開放時間:8:00~18:00

門票:70元

黃龍風景區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遊走滇川藏·動人四川

位置:位於松潘縣黃龍鄉,距松潘縣城60千米,距九寨溝100餘千米。

簡介:景區全長3.5千米,與九寨溝一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黃龍景區由黃龍本部和牟尼溝兩部分組成。黃龍本部又由黃龍溝、丹雲峽、雪寶頂等景區構成,牟尼溝則以扎嘎瀑布和二道海為主體。黃龍溝內有3000多個綺麗的彩池及鈣華灘流、瀑布及洞穴等景觀,在雪峰和森林的掩映下,如蒼莽林間奔騰而出的一條金色巨龍。又因其與傳說中的西王母的住所極為相似,故得"人間瑤池"的美譽。主要景點有迎賓池、飛瀑流輝、洗身洞、金沙鋪地、盆景池、石塔鎮海、黃龍寺和黃龍洞等。

交通:九寨黃龍機場也有開往黃龍的專車,單程22元,車程約1小時。若想由松潘到黃龍,可在縣城北門外租馬前往,80元/人/天,包括騎馬、食宿和嚮導,行程40多千米。

開放時間:8:00~18:00,冬季如下大雪便不能進入景區。

門票:旺季200元/人,淡季60元/人,全程遊覽約需4小時。

提示:打算冬遊黃龍的朋友並非沒有希望的。觀察天氣狀況,沒下大雪的話,仍可包車前往,由松潘古城出發,往返價150元起。基本上冬季到黃龍的遊人極少,景區內的餐廳及寺廟都關閉,遊客要自備乾糧及注意安全。

黃龍平均氣溫(℃)

氣溫

一月-8.4

二月-5.6

三月-1

四月2.8

五月5.9

六月7.9

七月10.5

八月10

九月8.9

十月2.3

十一月-3.5

十二月-7.6

*濕潤寒冷,冬長夏短。年平均氣溫7℃,日照充足,早晚霧多,雨量多集中在每年5~8月。

阿壩民居

位置:位於阿壩縣城以西。

簡介:觀看阿壩民居最好的位置是阿壩縣城南邊的小山坡上,一早一晚,在暖暖的陽光下和時濃時淡的霧靄中,阿壩縣城和周邊的民居被營造出如同仙境的效果。阿壩縣城附近的民居以土木結構為主,外牆的窗上塗有白色的圖案,有圖騰有裝飾圖案,裡面的裝修極有民族特色。

查理寺

位置:位於阿壩縣阿依拉山南面的查理鄉。

簡介:建於清道光三年(1823),屬格魯派寺廟,是阿壩州文物保存較完好的一座寺廟。寺內保存有大量佛經、佛像、佛塔等。"查理"在藏語中就是"哲理佛學"的意思,所以它是整個安多藏區推行哲學最為有名的寺廟,共有6個學院。經常都有各地的活佛到此進修。阿曲河從寺前經過,河側的山坡上有許多錯落有致的房屋,其中大部分是僧人住的,如果你看到僧舍的房門兩側或閘扣上放有一把被當地人稱為"格夏"的草的話,就千萬不能進去,因為那代表的是住此房的僧人正在閉關。閉關修行的時間不定,3個月、半年或者3年的都有。

阿壩縣城

位於阿壩縣中部,阿曲河北岸,地勢平坦,海拔3290米。歷史上是川、甘、青三省邊境的商業中心和貨物集散地,被譽為"藏區超級市場"。

交通:從縣城包計程車前往小山坡約20元,20分鐘便可到達。

開放時間:不限

門票:免

提示:有興趣可在此露營,除了水源稍遠一點外,環境倒是一流的。

交通:沒有班車,包車25元

開放時間:8:00~18:00

門票:免

提示:自然環境相當優美,日出日落景色別有韻味。

郎依寺

位置:位於阿壩縣中阿壩區哇爾瑪鄉的各爾窪溝山頂上。

簡介:這是一座歷史悠久,很有威望的苯教寺院。該寺的前身為甲登寺,建立於北宋大觀元年(1107),清乾隆十九年(1754)遷至哇爾瑪鄉山頂,更名為"郎依寺",以紀念創建並世代主持該寺的"郎依"家族。目前,該寺僧人有450餘人,在安多地區的苯教信徒中有較高聲望,其建築與裝飾都值得細細觀賞。

交通:寺廟就在縣城邊上,走路需1個小時,包車約15元。

開放時間:8:00~18:00

門票:免]

格爾登寺

位置:位於阿壩縣城西北角的山坡上。

簡介:是阿壩縣規模最大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格爾登寺前身是洞溝寺,寺院及活佛系統為第一世格爾登活佛絨靖更敦堅木參締建。整個寺院占地1.8平方千米,繞寺廟周邊一周的轉經筒長達5千米,每天都有虔誠的信徒來這裡轉經和磕長頭。每年的莫朗欽莫大法會期間會在這裡展佛,值得一看。

交通:沒有班車,走路即到,也可坐三輪車,車費約5元。

開放時間:8:00~18:00

門票:15元

年保也則

位置:位於阿壩縣北部與青海省的交界處,面積300餘平方千米。

簡介:年保也則屬年保也則山系,山就像一些巨大的石筍在草原深處隆起,山體裸露,懸岩峭壁,被尊為"玉石峰",也叫"石頭山"。山下有高山湖泊100餘個。因有許多的神奇傳說,而讓石頭山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被稱為"東方的百慕達"。這裡人跡罕至,是攝影、繪畫、探險、旅遊的最佳去處。

交通:在這裡,走路和騎馬是最好選擇,全部轉完要5~8天。騎馬從路邊到第一個溝口要7個小時,第一到第二溝口也要7個小時。然後還有很多溝,你可以選擇走路,但一定要有嚮導。如果從久治縣進入,車可以到達青海景區的入口處。

開放時間:不限

門票:免

提示:這是一片原始的風景,絕對的返璞歸真,注意多帶衣物和乾糧。

若爾蓋地處阿壩州北部,青藏高原的東緣,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地帶,平均海拔3500米,四周河曲發達,水草豐茂。境內主要聚居安多藏族,若爾蓋即為該部落所稱"作革"而得名。

熱爾大壩

位置:位於若爾縣城以北17千米處,平均海拔3468米。

簡介:熱爾大壩是中國最平坦遼闊的濕地草灘,現在是國家級高寒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區,是中國僅次於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第二大草原。熱爾大壩一馬平川,中間有3個相鄰的天然海子:最小的叫錯爾乾,最大的叫錯熱哈,著名的花湖居中。花湖水面20萬平方米,其名源於夏天花湖中的水草開出芳香的花。湖中與沼澤中多水禽,時不時在你的身邊飛翔。順著原木鋪就的水中棧橋,可以從草原走到湖中的亭子,在此留影觀景都是不錯的選擇。

交通:可從若爾蓋縣城包車前往,60元/車(單程),100元/車(雙程),當天可以往返。

開放時間:7:00~18:00

門票:20元

住宿:旺季6~9月這裡有帳篷賓館可以入住。

建議:每年的7~9月是最漂亮的季節,草地上盛開的鮮花宛若雲霞蓋地。這裡的日出、日落亦非常有名。

提示:到這裡除了觀賞花湖,就是騎馬。當地老鄉的馬可以講價,但要提防藏犬。

郎木寺

位置:位於四川若爾蓋縣和甘肅省碌曲縣交界處。

簡介:郎木寺鎮的街道加寺院不超過2平方千米,鎮上有四座寺院,分別是安多達倉納摩寺,即格爾底寺,安多達倉賽赤寺(位於甘南)和兩座清真寺(甘肅界和四川界各一座)。郎木寺鎮最熱鬧的時候是每年正月,屆時將舉行莫朗欽莫大法會,即通常大眾所說的傳昭大法會,以及跳神、藏戲、展佛等活動。

郎木寺雖然只是個藏族小鎮,卻因濃郁原始的藏族風情而吸引許多慕名而至的外國遊客。鎮上的麗莎咖啡店(由一位回族姑娘開設的)更成了各國遊客的落腳點。

交通:在若爾蓋以北79千米,可以坐若爾蓋到甘肅合作的班車,車費20元,於中途下車。再步行1個小時,或搭乘路過的小機車,2元/人。亦可包車從若爾蓋直達郎木寺,包車費約300元。

開放時間:8:00~18:00

門票:10元

住宿:郎木寺賓館,是背囊客的首選,15~40元/床位。仁青賓館,住宿條件不錯,標準房60~120元/間。

黃河九曲第一彎

位置:位於若爾蓋縣唐克鄉與瑪曲縣交界處,距縣城61千米。

簡介:黃河從西南邊蜿蜒而來,源於紅原縣的白河在這裡匯入黃河,河面寬闊起來,兩條曲折的河水分割出無數的沙洲和小島,成為各種水禽的理想家園。沙洲、小島、河畔多紅柳,間或有漁舟橫渡。晨昏之際,霞光萬道,氣勢恢弘,那便是攝影家們百看不厭的黃河落日。河畔建有格魯派寺廟索格藏寺,可以順道一游。

交通:坐若爾蓋至轄曼的班車,在唐克鄉下車,車費15元。從紅原包車前來約需100元,從若爾蓋包車約需150元。

開放時間:不限

門票:20元

住宿:扎西拉傑旅社,10元/三人間床位,12元/雙人間床位;唐克招待所,8~10元/床位;黃河九曲第一彎帳篷賓館,標準房60元/間。

浴室:永真澡堂,淋浴4元/人。

提示:觀九曲黃河第一彎的最佳位置是索格藏寺後面的山坡。

降扎溫泉

位置:若爾蓋縣北部,距縣城95千米,被群山環抱,處於森林峽谷之中。

簡介:谷里有大小50多個泉眼,常年水溫在40℃左右,這裡的溫泉水質佳,藥用價值高,能治癒多種疾病;室內、露天浴池俱全。每年春秋季節,從周邊省份前來浸浴的人數以千計,男女同池沐俗的習俗沿襲至今。但現在開放給遊客的服務則是男女分開的。

交通:可以坐若爾蓋到甘肅疊部縣的班車,在降紮下車,車費10元/人。下車後步行1小時即到,運氣好的話也許能遇上順路的拖拉機。

住宿:大通鋪5元/人,包住和溫泉。

泡溫泉:5元/人

紅原地處阿壩州中部,境內草原遼闊肥沃,當年中國工農紅軍萬里長征"爬雪山,過草地"所指的草地就是這裡,境內有漂亮的月亮灣日落景觀和傳統的藏族宗教風情。縣府邛溪鎮海拔3504米,是阿壩州最高的縣城。

紅原大草原

位置:位於鷓鴣山以北。

簡介:紅原大草原的面積有上千平方千米,翻過查針梁子之後至紅原的數十千米都是草原景觀,有濕地、河流和成片的草場。紅原縣城附近的景致相當優美,最為有名是距紅原縣城5千米左右的月亮灣,白河在這裡劃了無數個優美的弧線,在日出日落里幻化無窮的魅力。

交通:可乘成都~紅原班車,每日7:30發車,車費67.5元,車程6~7小時。從紅原到萬象大慈法輪林可乘摩托小三輪車,每輛往返價為20元。從紅原到唐克的班車8元/人,車程需2小時。從紅原直接往月亮灣較方便,往返車費約20元。

開放時間:不限

門票:免

住宿:在紅原縣城可入住汽車站招待所,雙人房20元/人,床位8元/人;縣政府招待所,標準房60~80元/間。

麥窪寺

位置:位於縣城北阿木卡口,距阿木河口10千米。

簡介:1936年將原帳篷寺院遷入新址重建後命名為"萬象大慈法輪林",屬寧瑪派(紅教)寺院,是安多藏區比較有影響的佛教寺院,裡面有珍貴的文物和佛經典籍。不過現在大家見到的麥窪寺是1982年班禪大師認定寺廟選址在阿木卡口後,直至1990年所完成重建的。每年農曆四月二十九,將舉行一年一度的萬象大慈法輪林神像節。節日期間有火供法會、迎請神仙、跳神、演藏戲、賽歌、賽馬和灌頂等活動,其他有名的節日還有"七·一"賽馬會,屆時的會場上一片人山人海,熱鬧非常。

交通:從縣城到萬象大慈法輪林可乘坐摩托小三輪車,每輛往返20元。

開放時間:8:00~18:00

門票:10元

馬爾康是阿壩州州府所在地,位於自治州中部,海拔2670米。縣內主要聚居有嘉絨藏族,歷史上曾是梭磨土司的部分屬地和卓克基、松崗、黨壩土司的轄地。

卓克基官寨

位置:位於馬爾康縣東南方向7千米的卓克基鄉西索村。

簡介:官寨通高19.5米,占地面積1400平方米,由土石木三種建築材料建成,平面呈長方形。木材撐起了整個官寨的結構,石材主要用於圍欄和圍牆,木質的門、窗、房檐和樑柱等有精美的雕飾。官寨的屋面為平頂,可供日光浴或觀賞風景。

交通:可以搭乘馬爾康至小金縣的班車在卓克基鄉下車,但一般是在馬爾康乘計程車直接往卓克基官寨,往返價40元。

開放時間:8:00~18:00

門票:10元

建議:這裡暫時未有住宿點;如果有時間,可以到卓克基官寨附近的西索民居看看。

松崗土司官寨

位置:位於馬爾康縣松崗鄉直波村。

簡介:也稱"直波碉樓",現存有4座,兩座在直波村旁的斜坡上,另有兩座村寨在對面的山脊上。村寨里的兩座高碉高達40餘米,為不規則石材建築而成的八角碉,裡面有木質樓板梯子。建成時間在清代中期。

交通:可以搭乘馬爾康至金川或丹巴縣的班車,如乘計程車往返約需50元。

開放時間:不限

門票:免

提示:這裡目前沒有正規的食宿點,可自備乾糧,當日返回馬爾康縣城住宿;或入住當地民居,臨行留些錢即可。

汶川縣位於州境東南部的岷江兩岸。縣城威州鎮海拔1326米,汶川的縣名來歷自漢代以來所設汶江、綿池、汶山、汶川等建置,皆以境內岷江得名,古"汶"、"岷"通用。

交通:沿著汶川中學後面長長的石徑步行30分鐘可達。

開放時間:不限

門票:免

提示:這裡是觀看汶川縣城全景的好地方。

姜維城

位置:位於汶川縣城東面。

簡介:蜀漢大將軍姜維曾在汶川一帶駐防,現存有古城牆,有人為之命名為"姜維城",在今汶川中學的後山上。考古學家曾作過一次勘探,發現姜維城是由一段明長城和一段西漢長城組成。今天,這些古老的城牆依然如昨,拾級而上,還可以上到傳說中姜維練兵布陣的點將台。

蘿蔔寨

位置:位於汶川縣雁門鄉,海拔3800米。

簡介:這是羌族聚居區里最大的寨子。蘿蔔寨的房子以土石結構居多,但是沒有碉樓,寨子周圍多農田,寨子後面有一大片羌人視為神靈的原始森林。寨子裡的數百幢房屋幾乎是連在一起的,依山勢綿延,組成了一個迷宮,如果沒有人帶路,你是很難走出蘿蔔寨的。這裡的羌繡、羌族皮鼓舞和咂酒是羌族文化的代表。

交通:在汶川縣城包一輛小麵包車來一般需40~50元,車程約1小時,路況不是太好,為碎石路面,且多彎道。

開放時間:不限

門票:免

建議:蘿蔔寨現在仍然是保持著地道民族風情的寨子,穿羌族服裝,沒有外人時他們大多說羌語。

理縣位於州境東南部,處於九寨、黃龍、雪山、草地旅遊圈主幹線上,海拔1833米。理縣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雜谷腦河畔就有人類生息繁衍。縣治雜谷腦鎮是藏語"扎西郎"的諧音,意為"吉祥之地"。境內自然美景豐富,既可眺望鷓鴣山雪山雲海,又可秋遊米亞羅原始林區、天然湖泊和溫泉。還有薛城等邊樓,雜谷腦的羌堆和喇嘛寺等古蹟。

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

位置:位於汶川縣境內,是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海拔高差5000餘米,海拔超過5千米的山峰有101座。

簡介:保護區建於1963年,面積2000平方千米,內有大熊貓研究中心及繁殖場,是中國最早建立的保護區之一,也是世界上大熊貓最多的棲息地之一,共有100餘只野生大熊貓,占全國野生大熊貓總數的1/10。

交通:成都茶店子有兩班直達車,每天11:40和14:40開出,車費25元,車程3小時;亦可搭乘開往小金縣、四姑娘山的班車,在臥龍鎮下車。

開放時間:8:00~18:00

熊貓館門票:8元

提示:這是近距離觀賞大熊貓的好地方,還可以認養大熊貓。

桃坪羌寨

位置:位於理縣桃坪鄉的桃坪羌寨距成都163千米,距縣城41千米,雜谷腦河水從寨前奔流而過。

簡介:是至今仍保持著古樸完整的原始羌族村寨。依山而建的桃坪羌寨建於768~770年間,寨內聳立兩座9層石塊壘砌的碉樓,與對岸山峰烽火台遙遙相望,每一戶的門前都築有暗水道,揭開門前石板,就能取水。寨內主要通道都是暗道,其形成原因首先是出於防禦的目的,其次是出於羌族團結的優良習俗。羌族多居在山地,坡地狹小,為了能有效利用地面面積,村民們修房時會自動為鄰里預留梁孔。碉樓用石塊壘砌而成,形狀有四角、六角、八角,通常有四層,底層圈養牲畜,中間兩層為客廳,上層堆放糧食和雜物。

交通:從成都開往馬爾康、紅原、理縣的班車都要經過這裡,車費約30元,車程約4~5小時。如果從理縣包車前往,車費約50元。汶川到桃坪有班車,車費3.5元。

開放時間:8:00~18:00

門票:20元

提示:建議入住這種特色的碉樓,桃坪羌寨有不少家庭旅館,吃住都很方便。

薛城籌邊樓

位置:理縣薛城鎮薛城國小內。

簡介:籌邊樓建在一塊突兀拔起的天然岩石頂上,雄偉壯觀。該樓建於唐朝,是劍南道節度使李德裕為了加強川西防務所建。籌邊樓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築風格,為二層重檐歇山式結構,以木質材料建成,通高18米,四周板壁和頂部天花板上繪有不少人物與故事,大多與軍事有關。

交通:從成都開往馬爾康、紅原、理縣的班車都要經過這裡,車費約30元,車程4~5小時。汶川和理縣有班車到達薛城。

開放時間:不定時

門票:免

提示:觀賞和拍攝籌邊樓最好的地方是在薛城至孟屯的路邊上,隔河相望,河畔大石上的籌邊樓顯得高大古樸,頗有氣勢。

甘堡藏寨

位置:位於汶川和理縣之間,在理縣縣城以南8千米處。

簡介:距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現今有數百戶藏族居民,人口上千。依山勢而建的石房子層層疊疊,蔚為壯觀,屬嘉絨藏區。村寨中以前有位清朝的守備,姓桑,他的官寨至今尚存,尚武之風今天仍存。

交通:可以乘坐兩縣之間的班車在甘堡下車。理縣~甘堡,車費2元,乘計程車約15元;也可乘坐成都~理縣、成都~馬爾康、成都~紅原的班車在甘堡下車,車費30~35元。

開放時間:不限

門票:免

食宿:由於尚未開發,食宿設施不全,最好自備乾糧,或是到當地老鄉家吃,臨行時留些散錢即可。

提示:甘堡的傳統節慶非常熱鬧,臘月開始殺年豬,新年裡載歌載舞,跳鍋莊,喝咂酒。清明一些家庭會有大的祭祖活動,傳統藏族節日裡的看花節也非常壯觀。

米亞羅紅葉風景區

位置:於理縣境內,距成都263千米,距理縣40千米,景區全長120千米。

簡介:在這36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山峰險峻,樹木蔥蘢。金秋十月,米亞羅是多彩的海洋,松柏青,楓葉紅、柞樹黃、樺木如漆。千山萬壑,層林盡染,高山草甸和坡地上的灌木叢也是奼紫嫣紅,爭奇鬥豔,因此"紅色走廊"也就成了米亞羅的別稱。沿途山川、河流、小橋、藏寨、經幡構成絕妙的風情畫卷,是攝影愛好者的取景勝地。

茂縣位於自治州東南部,是中國羌族的主要聚居區,海拔1500米。由於地處青藏高原向川西平原過渡地帶,區內高山聳峙、河谷深邃,形成不少獨特的自然景觀,疊溪海子的湖色,水波湛藍、山巒疊翠的松坪溝群海和疊溪地震遺址,還可欣賞到沿襲至今的古老羌族群碉建築。

古爾溝溫泉

位置:地處米亞羅風景區腹地的古爾溝神峰山下,距理縣縣城32千米,是一處休閒健身的好地方。

簡介:溫泉水溫常年保持在52℃左右,日流量在1500噸以上,含有17種有益於人體的微量元素,是目前四川省唯一的集浴、飲、療為一體的天然熱礦泉,具有美容、護膚、減肥、延年益壽等功能。

交通:汶川至米亞羅風景區有班車,車費20元,車程2小時,理縣至米亞羅的班車車費6~10元,車程1小時。平日裡成都茶店子汽車站的班車不是很多,在十月觀賞紅葉的季節,每天有三班車,發車時間為7:20、8:10和10:30,車費40元,車程5.5小時。也可在茶店子車站搭乘去紅原或馬爾康的班車,途經米亞羅時下車。米亞羅鎮至米亞羅景區包車往返約70~100元。

開放時間:不限

門票:沒有規定,但在旅遊旺季會有人在路邊巡視,遇到攝影者會收取一定的資源費。

提示:野菌、天然野菜和米亞羅老臘肉都是不容錯過的美食享受,看紅葉、泡溫泉也是不能錯過的絕妙享受。

茂縣疊溪海子

位置:位於茂縣較場鄉境內,距縣城53千米。

簡介:這是個由地震形成的堰塞湖。站在公路邊上就可以俯瞰海子,湖面澄靜碧綠,湖邊灌木雜生於礫石堆中。海子上方有疊溪地震遺址及摩崖造像、石刻,海子的下方緊鄰松坪溝,這裡有同期形成的4個海子,其間清澗幽林,是一個尋幽的好去處。附近有樊梨花點將台、玉壘洞、富貴山等景點,具有獨特的羌民族文化特色。

交通:乘成都至九寨溝或茂縣的班車可以到達,一般是在茂縣下車,然後包車去疊溪海子,車費約100元;從景區大門步行20分鐘便到湖邊。

開放時間:每年5~10月底

門票:5元(水上漂流:40~80元/人,湖中遊船:60~80元,騎馬觀光:60~100元,烤羊:600元/只。)

黑虎羌寨

位置:位於茂縣飛洪鄉。

簡介:這裡的羌族婦女經年累月都戴著白色頭帕,是為了紀念寨中一位能征善戰的將軍--黑虎將軍。黑虎將軍名叫格魯叢寶,漢族名字楊文武。1522年農曆4月8日生於黑虎羌寨,他16歲那年,清軍前來攻打山寨,寨首被殺,面對數千精銳敵兵,年少的楊文武組建了"羌威民防團",利用滾木、弩弓、擂石抗擊清軍,一面修建高碉,戰後,黑虎高碉多達80餘座。22歲那年,他為保衛家園不幸身中內奸的暗箭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從那時起,黑虎七族就立下誓言,黑虎羌寨的婦女長年戴孝,萬年不改,這就是黑虎羌寨萬年孝的來歷。今天在黑虎羌寨存有四角、八角和十二角碉,依山勢而建,有哨碉、寨碉和家碉幾種,這些古老的羌碉與民居成就了黑虎在歷史文化上的地位。

交通:成都茶店子客運站有發往茂縣的班車,每天7:00、10:30、13:10、14:50齣發,車費27元,車程4~5小時。成都新南門旅遊客運中心每天7:20、14:10亦有班車開往茂縣,車費29元。茂縣每天有到達黑虎鄉的班車,車費5元。到了鄉上需步行上山至黑虎羌寨,約需40分鐘。

開放時間:不限

門票:免

食宿:羌寨內每家都可食宿,很衛生,便餐每人5~10元,地道的羌族家常菜,很有特色。黑虎鄉現在有遊人接待站,三餐30元/人,住10~20元/床位。

建議:目前進出此景點仍十分不便,要有心理準備。

金川縣位於阿壩州西南部,海拔約2000米,處大渡河上游,境內氣候溫和,日照充沛,素有"阿壩州小江南"之稱,盛產雪梨、蘋果、核桃等水果、乾果,故金川又有"中國雪梨之鄉"的美譽。

金川梨花位置:整個梨花景觀區南起丹巴縣,北至馬爾康。

簡介:金川縣大金川河兩岸盛產金川雪梨,每年3月底4月初是梨花盛開的時節,沿河兩岸及山巒谷地盛開梨花,如瑞雪降臨。有新嫁接的紅相思,有傳統的金川一枝花--金花梨,還有久負盛名的金川雪梨。花朵有大有小,空氣自然帶有梨花的芬芳,有的房舍旁有高達20餘米的大梨樹,枝幹宛若游龍,花很繁盛。

交通:金川縣就在梨花簇擁中,出縣城沿平坦的油路往南往北都在梨園中穿行,可以搭乘去丹巴或馬爾康的班車隨機下車賞花,也可包一輛麵包車緩緩行走,包車費按路程遠近而變化。

開放時間:不限,但晨起日出與黃昏日落的時候最美。

門票:免

提示:春天賞花,秋天吃梨。花開時與梨成熟時,容易見到民間的聚會。聚會時藏族朋友會歡迎您加入他們的聚會。

小金縣位於阿壩州南端,海拔2367米。嘉絨藏族在這塊土地上世代繁衍生息,與漢、回等民族文化互相交融,形成不同的民俗風情,喇嘛寺、清真寺、天主教堂、藏經樓、鐵索橋、古戰場等民族文化氣息濃郁的歷史遺址眾多,美麗動人的四姑娘山和夾金山國家級森林公園亦在境內。

交通:距成都200餘千米,自駕車或坐公車去四姑娘山都要經過,即使在車上觀看也是一大享受,自駕車則可以一路行行攝攝,不過這一帶彎多路險,要加倍小心。

開放時間:不限

門票:免

提示:雲海、日出、杜鵑和松蘿是巴朗山四絕,不可錯過。

巴朗山

位置:位於小金縣東部小金縣、汶川縣與寶興縣3縣交界處,海拔5040米。

簡介:巴朗山藏語為"巴郎拉",意為"聖柳山"。景區內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是寒凍風化高山,山體峭壁嶙峋,岩石裸露,險象環生。隨處可見山石屑墜落崖下而形成的碎屑坡和倒石堆,蜿蜒其間的公路是阿壩州東行西進最險的一條路。巴朗山雲海有無風涌動之妙,有時雲層厚度可達2000米,千變萬化,蔚為奇觀。

四姑娘山

位置:於小金縣東部的日隆鎮。

簡介:四姑娘山是四川的第二高峰,由四姑娘、三姑娘、二姑娘、大姑娘峰四座山峰組成,主峰四姑娘海拔6250米。四姑娘山景區是由雪峰、森林、牧場、河流、藏家組成的獨特景觀。四姑娘山終年積雪,冰川綿延,卻也有不同景色的四季,尤其是在雙橋溝、長坪溝和海子溝內。

四姑娘山平均氣溫(℃):

氣溫

一月-2

二月1

三月4

四月6.5

五月9.8

六月11

七月13

八月12.6

九月11.2

十月6.3

十一月2

十二月-1.8

雙橋溝景區

是人跡最多、最美麗的一條溝,全長34.8千米,面積約216.6平方千米。可觀看到十幾座海拔4000多米以上的雪山。景區分三段,上段為牛棚子草坪和長河灘,內有阿妣山、古猿峰、獵人峰、鷹喙岩、金雞嶺、血築牆垣、望月峰、舍心岩、牛棚子、長河壩等景點。中段為攆魚壩,有人參果坪、沙棘林、尖山子、九架海等景點。下段為楊柳橋,有陰陽穀、白楊林帶、日月寶鏡山、五色山等奇景。

長坪溝景區

是三條溝中景觀最豐富的一條溝,全長29千米,面積約100平方千米。溝內16千米處便是四姑娘山。景區溝內有喇嘛廟、古柏幽道、沙棘樹林、絕壁飛瀑、原野、藏族房舍、雪山、海子、枯樹灘等景觀。公路只修到距溝口約3千米的喇嘛廟,往前只能騎馬或步行了。

海子溝景區

全長19.2千米,面積126.48平方千米。溝內有花海子、浮海、白海、藍海、黃海等10多個高山湖泊,湖水清澈見底,藍天、白雲以及層次分明的四周山色倒映湖中,成群的高原黃鴨在水面飛翔,意境不凡。

交通:從成都到日隆鎮約220千米,路況良好,全程約需4~5小時。成都茶店子客運站有車發往小金縣,早上6:30發車,車費43元,車程約7小時,經過日隆鎮時約在11:30。成都~日隆鎮,每日5:00、5:30、6:00發車,車費50元;都江堰~小金,每天6:30、7:00發車,車費40元。小金縣~日隆,車費5元,車程1小時。雙橋溝觀光車:80元/人。長坪溝觀光車:40元/人,馬費根據路段而有分別(約50~150元)。海子溝是徒步旅遊線路,可以租馬,至朝山坪70元/匹/天,至大海子100元/匹/天

開放時間:7:00~18:00

門票:雙橋溝:80元/50元(旺/淡季);長坪溝:70元/50元(旺/淡季);海子溝:60元。

提示:四姑娘山是登山聖地,除自行前往,亦可參加由旅行社主辦的各類登山團。

小金怪石林

位置:位於小金縣趙家溝,距縣城20千米,與四姑娘山毗鄰。

簡介:溝內叢林茂密,溪水潺潺。在溝內平整的高山草甸上,有一處方圓約2000平方米的奇石堆,石頭形態各異,飛禽走獸盡在其中,"十二生肖"散落其間,盡顯大自然的造化之功。

交通:成都至小金縣後需包車前往,有兩條路可以到達。一條路是從縣城美興鎮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