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俠篇[陳子良詩作]

遊俠篇[陳子良詩作]

《遊俠篇》是唐代詩人陳子良所作的一首詩。本詩模仿曹植的《名都篇》,詩中讚賞遊俠之士和戰國四公子的賢明。

作品原文

洛陽麗春色,遊俠騁輕肥。

水逐車輪轉,塵隨馬足飛。

雲影遙臨蓋,花氣近熏衣。

東郊鬥雞罷,南皮射雉歸。

日暮河橋上,揚鞭惜晚暉。

作者詩庫

上之回

新成安樂宮

夏晚尋於政世置酒賦韻

入蜀秋夜宿江渚

賦得妓

酬蕭侍中春園聽妓

遊俠篇

春晚看群公朝還人為八韻

贊德上越國公楊素

於塞北春日思歸

送別

七夕看新婦隔巷停車

詠春雪

作者簡介

陳子良:吳人。隋時為楊素記室。入唐,官右衛率府長史,與蕭德言、庚抱同為隱太子學士。貞觀六年卒。集十卷,今存詩十三首。

原文

遊俠篇

翩翩四公子①,濁世稱賢明。

龍虎方交爭,七國②並抗衡。

食客三千餘,門下多豪英。

遊說朝夕至,辯士自縱橫③。

孟嘗東出關,濟身由雞鳴④。

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窺兵⑤。

趙勝⑥南詛⑦楚,乃與毛遂行。

黃歇⑧北適秦,太子還入荊⑨。

美哉遊俠士,何以尚四卿。

我則異於是,好古師老、彭⑩。

注釋

①四公子:指戰國時期的孟嘗君、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

②七國:指戰國七雄。

③縱橫:指無拘無束地施展自己的才能。

④“孟嘗”兩句:指孟嘗君出函谷關,依靠門客學雞叫,才得以順利通過。

⑤“信陵”兩句:指信陵君救趙國後,留居趙國,後秦攻打魏國,魏王召信陵君回來,秦兵不再敢伐魏。

⑥趙勝:即平原君。

⑦詛:以福禍之言在神前相約定。

⑧黃歇:指春申君。

⑨荊:楚國別名。

⑩老、彭:老子、彭祖。

譯文

風度翩翩的戰國四公子,在那個戰亂的時代成就了自己的賢達之名。那時龍爭虎鬥,戰國七雄相互抗衡。但他們之所以成就自己的萬古美名,多是依靠他們招徠的門下食客。孟嘗君出函谷關,依靠門客學雞叫,才得以順利通過。信陵君救趙國後,留居趙國,後秦攻打魏國,魏王召信陵君回來,秦兵不再敢伐魏。秦兵攻打趙國的都城邯鄲,平原君到楚地求救,靠毛遂說服了楚王,楚國才出兵相救。春申君曾經遊說秦王,才使楚國太子得以還楚。遊俠之士真是賢明,但他們為什麼反而要崇尚四公子呢?我則與那些遊俠士不同,我喜好古人,以老子、彭祖為師。

賞析

張華的詩風表現了由魏到晉的過渡。他的《遊俠篇》模仿曹植的《名都篇》,詩中讚賞遊俠之士和戰國四公子的賢明。

簡介

張華(232~300),西晉文學家。字茂先。范陽方城(今河北固安縣)人。少孤貧,曾以牧羊為生。《晉書·張華傳》說他“學業優博,辭藻溫麗,朗贍多通,圖緯方伎之書,莫不詳覽”。他曾著《鷦鷯賦》以自喻。魏末,被薦為太常博士。晉武帝時,因力主伐吳有功,歷任要職。惠帝時,被趙王司馬倫和孫秀殺害。張華博學多聞,曾編撰《博物志》,分類記載異境奇物、古代瑣聞雜事及神仙方術等,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話材料。《隋書·經籍志》錄《張華集》10卷,已佚。明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輯存《張茂先集》。《博物志》10卷,有今人范寧校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