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市西眉中學

遂寧市西眉中學

四川省遂寧市西眉中學是一所區直高完中學,是區委、區府決定在新時期重點打造的高完中之一,學校地處遂寧市城南約20公里、遂渝高速遂寧境內第一出口的西眉場鎮。遂寧市西眉中學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已在辦學理念、管理體制、隊伍建設、教育科研、體衛藝術教育等諸方面形成了鮮明的西中特色,並帶動著周邊及全市農村高中學校的發展,起到了較好的輻射和示範作用。

基本信息

簡介

校訓:團結務實拼搏創新

校風:德美智優體健趣雅

教風:敬業愛生師表 育人

學風:樂學勤學善學博學

西中傳統:團結進取榮校報國

西中精神: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辦學理念:樹德啟智礪志篤行

培養目標:為高校和社會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時代新人奠定堅實的基礎,把全體員工培養成德高、學高、技高的教育、教學、教研能手。

領導班子作風:政治上光明磊落 工作上兢兢業業 作風上聯繫民眾  生活上廉潔樸實 思想上勇於開拓

西眉中學西眉中學

市級示範性高中—四川省遂寧市西眉中學是一所區直高級完全中學。地處安居區西眉場鎮。我校創建於1956年,原名遂寧縣速成師範學校,校址:現安居區磨溪鎮蓮池寺,1957年命名為遂寧縣第五初級中學,1958年更名為遂寧縣西眉初級中學,1962年遂寧二中停辦的高中班遷來並開始創辦高中。1973年校址從蓮池鄉遷至現址,1985年撤縣建市,學校更名為遂寧市市中區西眉初級中學校,2000年經省教廳批准晉升為高級完全中學,校名四川省遂寧市西眉中學。2002年經市教育局綜合考核驗收為“市級示範性高中”。2003年8月,有一百餘年辦學歷史的遂寧市安居區西眉鎮中學整體併入西眉中學,從此開始打造安居區教育航母。

學校近五十年歷史發展長河中,有①(1956—1973)謝步一、孟冬輔、趙順才、咼道鑫、王道遵、何茂才:②(1974——1998)吳華光、田柱石、陳福松蔣守成、蔣言光、唐振位、周興田、向昌模、王溢祥、田洪③(1998——至今)鄒耀宗、許安富、艾勇、馮登高等同志先後任校長、黨支部書記。

目前,校長馮登高、黨支部書記袁定前同志為核心的行政班子正帶領全體師生鬥志昂揚,以“樹德啟智、勵志篤行”為辦學理念,發揚“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的西中精神,努力經營好市安居區第一校,向省級示範性高中奮進。

學校生源主要來自市中區南部三鎮兩鄉(西眉、磨溪、復橋,老池、馬家)及蓬溪、重慶市潼南等鄉鎮,服務半徑22公里,服務人口近20萬。現有校園總面積120畝,建築面積33200平方米,分教學區、運動區、休閒區,生活區布置合理,教學班76個,其中高中班40個,國中班32個,在校學生5000餘人,教職工總數250餘人。近年來,榮獲“省校風示範校”等省、市殊譽二十餘項。

建校以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規模逐年擴大,辦學條件更加完善,師資力量日趨雄厚,培養了國中畢業16000餘人,高中畢業生近萬名,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三千餘人。近幾年來,高考本科硬上線人數居安居區第一,榮獲區委、區府表彰的“特等獎”。

建置沿革

1956年9月,遂寧師校附設的“初級速成師資培訓班”,為了滿足社會需求,招收了5個班,學生250人,遂寧師校容納不下,便交給遂寧縣人民政府文教科管理承辦,中共遂寧縣委、遂寧縣人民政府根據四川省文教廳《關於加強和改進師範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決定在距原西眉區公所8華里準備辦初級中學的蓮池寺創辦遂寧縣速成師範學校,以滿足全縣農村國小師資的需求。建校時將一座四合院的大廟宇和左上角禪房(僧人住房)改成教室和禮堂以及生活用房。1956年9月中旬,面向全縣招收的速成師範班學生到校,教職工18人先後到校開展工作,上級任命謝步一同志為第一任校長。

1957年秋,速成師範併入遂寧師範學校,學校改為普通初級中學校,命名為遂寧縣第五初級中學校,列為縣直屬中學(全縣含遂中、一、二中在內共5所中學),9月招收國中班8個,學生400人,教職工22人,謝步一同志擔任校長,孟冬輔同志為教導主任。

1958年,縣內未辦普通中學的區公所相繼舉辦中學,由於學校地處西眉區,改名為四川省遂寧西眉初級中學校,學校領導、教職工數、學生數未變。

1959年9月,趙順才同志任學校副校長,主持學校全面工作。

1961年下年因自然災害嚴重,學校停辦,部分學生轉入遂中、一中、二中。

1962年10月,原遂寧縣第二初級中學、遂寧縣第三初級中學(現東禪中學)停辦高中,學生遷到西眉初級中學,辦成全縣唯一的一所民辦高中,教學班共3個,學生165人,教職工16人。稅古(副縣長、民主人士)為民辦高中名譽校長,教導主任咼道鑫主持日常工作。

1963年9月,學校恢復招生,新招收國中6個班,學生330人,教職工25人,王道遵同志擔任學校副校長,主持學校全面工作,學校性質仍為民辦中學。

1965年9月,學校恢復公辦性質,只招收國中生,校名:遂寧縣西眉初級中學校、校領導未變。

1966年下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學校停課串聯,呈現一遍混亂現象。

1969年9月,中共遂寧縣委批准成立遂寧縣西眉初級中學校革命委員會(黨政合一),實行一元化領導,上級派蔣龍光同志擔任學校革命委員會主任,副校長王道遵同志任副主任,負責學校日常工作。校名易為:遂寧縣西眉初級中學校革命委員會。

1970年9月,何茂才同志任革委會主任。

1971年9月起,恢復高中招生,附設於遂寧縣西眉初級中學校,又稱附設高中班。

1973年2月“貧下中農管理學校”,西眉區革命委員會派吳華光同志進駐學校作遂寧縣西眉初級中學革命委員會主任,何茂才任副主任,負責學校日常工作,學校政權機構改名為遂寧縣西眉初級中學革命委員會,同時遂寧縣革命委員會批准西眉初級中學由蓮池寺遷往西眉東場口代家溝石廠附近(銀河村一社和西黃村二社)建修新學校。

1975年2月,遷校結束。9月學校停招國中,只招收高中。

1978年8月,解散革委會,撤消“工宣隊”、“貧管會”、恢復校長制和教導主任職能,校名:遂寧縣西眉初級中學校,上級任命田柱石同志為副校長兼黨支部書記,主持學校全面工作。

1981年開始辦國中班至今,蔣言光同志任副校長兼黨支部書記主持學校全面工作。

1985年遂寧縣撤縣建市(地級),學校更名為遂寧市市中區西眉初級中學校,周興田同志任副校長兼黨支部書記主持學校全面工作。

1998年11月,經區委組織部、宣傳部、區文教體育局考核,區委常委研究,對西眉中學班子充實調整,任命鄒耀宗同志為西眉中學校長,冷強軍同志任副校長,田洪任黨支部書記。

2000年3月,經省教育廳批准,學校晉升為高級完全中學,校名:四川省遂寧市西眉中學。鄒耀宗同志擔任校長,先後冷強軍、付孝德、許安富、艾勇任副校長。

2003年8月,經公選考核,時任副校長的許安富同志任校長,艾勇同志任副校長,同時,經市中區委、區府決定:將原遂寧市市中區西眉鎮初級中學校整體併入,成為遂寧市西眉中學西校區,學校指派蔣平(2003.8-2004.7)、唐平之(2004.8-今)先後負責西眉中學西校區全面工作,原西眉中學為西眉中學東校區(校本部)。

2004年11月,校長許安富同志調安居區(原市中區區劃調整分船山區和安居區)籌建四川省安居中學(現任校長),由副校長艾勇同志主持學校全面工作。

2005年7月,上級任命艾勇同志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唐平之、蔣平、黃烈彩任副校長,鎮黨委任命袁定前同志為黨支部副書記。

目前,學校在以校長艾勇同志為核心的領導班子帶領下,全體師生求真務實、埋頭做事,正闊步邁向新的航程。

校舍變遷

四川省遂寧市西眉中學的前身是1956年9月在蓮池寺以寺廟為校舍,建立起來的速成師範學校。當時利用四合院的大廟宇和左上角禪房(僧人住房)改作教室、禮堂和生活用房,原蓮池寺後坡的土地(22.49畝)劃歸學校作農場,學校總占地約28畝。

1957年暑期,校長謝步一同志帶領師生平整地基,修建石(磚)木結構教室4個。

1959年5月,修建磚木結構學生食堂,9月投入使用,能容納全校學生就餐。

1973年,經學校、西眉區革委會請示遂寧縣革委會批准,將西眉初級中學由蓮池寺遷往西眉場鎮東場口代家溝石廠附近(銀河村一社和西黃村二社)建修新校。時任西眉初級中學革委會主任的吳華光、副主任何茂才在西眉區公所區長朱金淮同志的關心支持下,帶領全校師生搬磚運瓦,利用縣文教局撥款修建了東西走向的內廊式教室12個,教職工寢室、辦公室20間,南北走向的師生食堂一幢,教職工寢室一幢,(牆壁是就近石廠取材,用石頭乾壘的)。到1976年止,依次完成女生院和10個教室的修建(含一個階梯教室)。1986年暑期在進校門右側修建教師寢室共6間。校內老石廠處修建教室2個。

1989年上,在時任副校長周興田同志(主持學校全面工作)的組織下,在遂寧市中區區委、區府及西眉辦事處的關心支持下,區文教局撥款,在進校門左側修建三樓一底教學樓(現學生公寓桃苑)一幢,共教室20個,9個教研室(辦公室),一個教工俱樂部,以適應當時高國中教學需要,爾後,將原瓦房教室一部分改為學生寢室,一部分改為教師寢室,改善了師生住宿條件。

1990年,向昌模同志擔任校長期間,通過與村、社協調,明確了學校地界,更改村民從學校中間的通道,遷出了學校加工房,修建了圍牆,保證了學校正常教學秩序,有利於學校管理。

1994年,副校長王溢祥同志主持學校全面工作,在地方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與村社協商征地修建學校全封閉的總排污溝,直通河中,減少了對銀河村一社稻田的污染。

1996年,副校長田洪同志主持學校全面工作期間,拆除老水塔及下排教師寢室和兩間教室,地基下降近2米,修建一幢教工宿舍,共42套,97年底完工,是西中歷史上第一幢教工套房。2000年上半年,按國家房改政策,該幢樓42套房出售給校內教職工,並在契約上約定:教職工調出或退休只能將此房出售給校內教職工。同年,在新教學樓(現桃苑)後面,新征地3.4畝。

1999年暑期,在校長鄒耀宗、副校長冷強軍同志帶領下,規劃硬化學校操場及校園車道。2000年竣工了氣勢宏偉的校門,附設行政辦公室、教務辦公室、保衛科於內。

2001年,修建功能完善的女生公寓一棟——李苑。

2002年,撤除原內廊式教室並修建教學大樓一棟——啟智樓

西眉中學教學大樓——啟智樓西眉中學教學大樓——啟智樓西眉中學教學大樓——啟智樓西眉中學教學大樓——啟智樓西眉中學教學大樓——啟智樓西眉中學教學大樓——啟智樓西眉中學教學大樓——啟智樓西眉中學教學大樓----啟智樓西眉中學教學大樓——啟智樓

,教室45個,多功能室2個,各樓層配有相應的辦公室,一樓設為理、化、生實驗室和保管室,從此,將原教學樓騰出作學生寢室(現男生公寓:桃苑)。

2003年上半年,在原小賣部、加工房處,引資修建三樓一底的學生第一食堂一棟,拆除原舊食堂。同時在女生公寓左側新征地上修建學生公寓一棟——竹苑,至此,基本滿足了學生住宿需要,提高了學校辦學檔次。

2003年暑期,原西眉鎮中學整體併入西眉中學,校產、教師、學生劃規西中管理,債務由西眉鎮政府與學校按比例共擔。

2003年下期,校長許安富同志抓住機遇,爭取相關政策支持,新征學校東北面的山坡地及東部的溝田共70餘畝,用坡土填溝,作為學校運動場。

2004年上半年,完工修建了容教室二十個,行政各部門辦公室於一體的樹德樓。

2005年,校長艾勇同志在原教師宿舍後面,截坡修建教師公寓一棟,教師、學校共同籌資,產權歸學校,教師調出退房給學校,學校退還教師相應集資款。教師入住後,全部拆除了學校原七十年代修建的瓦房(屬D級危房)。

2006年上,平整新運動場,修建運動場看台、舞台,至此,學校已按重慶大學建築學院建築設計專家、博導全學友教授(西中校友)的規劃,初具輪廓,是5000餘學子求學進取的理想之地。

課程設定

由於課程設定計畫的政策性、法規性很強,學校歷來從保證學生全面發展的高度出發,嚴格按照部頒標準開足、開齊課程,重視各科教師的配備。

1956年,學校開辦的是速成師範班,課程設定分為初級一年級和初級二年級,課程有:語文、算術、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教育學、軍體、唱歌、圖畫等。

1957年,學校改設國中班,開設的課程有:政治、語文、代數、幾何、史地、唱歌、軍體、圖畫、農基、外語等。

1962年,學校在開設國中班的基礎上增設高中班,開設的課程有:政治、語文、外語、數學、物理、化學、農基、衛生、史地、軍體、音樂、美術等。

1995年,隨著每周40小時標準工作制的實行,初、高中課程設定有了一定的調整。課程計畫由“國家規定課程”和“地方安排課程”兩部分組成,其中國家規定課程又由“學科類課程”和“活動課程”兩部分組成。調整後國中開設的課程有:思想政治、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音樂、美術、勞動技術等;高中開設的課程有:政治、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體育、藝術、勞動技術、社會實踐活動等。調整後的初、高中課時計畫表詳見表一、表二。

近幾年,學校積極推進新課改,並參照《四川省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畫表》制定了切合學校實情的課時安排表,。

2004年起學校走綜合高中的發展道路,又增設了高職班,開設了農學、文秘等專業。各專業課程設定如下:

農學專業:語文、數學、英語、農作物生產技術農業經營與管理、禽的生產與管理、豬的生產與管理。

文秘專業:語文、數學、英語、秘書基礎、文書與檔案管理基礎、套用寫作基礎、法律基礎知識。

教研教改

學校自成立伊始,就注重教師隊伍建設,各項教學活動得以廣泛開展,主要表現為:

1學校發展初期,規模較小,同學科教師不多,學校將相近學科的教師組織起來,定期召開教學檢討會。

2、 教學上突出5個環節,即教學上的五步走:組織教學、檢查提問、進行新課、鞏固教學、布置作業。

3、抓備課、抓觀摩活動。

4、 建立各種教研製度。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由於林彪、“四人幫”的破壞,教育事業遭到嚴重的摧殘,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被打亂。同學科教師不定期進行一些教材研究,由於受大批判的衝擊,難以系統地持久地進行。

1979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學校教學秩序逐漸步入正軌,觀摩評議、教學檢查、經驗交流等教學活動相繼開展。具體表現在:

1、學校要求行政領導必須做到“四帶頭”,即帶頭搞好安定團結、帶頭學習政治業務、帶頭上好文化課、帶頭參加教研活動。

2、 抓教師隊伍的政治思想建設,使廣大教師樹立“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思想。

3、 抓教師業務、教學水平的提高。內容上以精通所教學科為主要目標;方法上採取舉辦業務講座,“走出去請進來”、參加函授學習等形式。

4、認真開展聽課和教學觀摩等教研活動,開展一幫一、老帶新的活動。形式上有三種:一是新教師聽老教師的課,學老教師的經驗;二是老教師聽新教師的課,幫助新教師提高,有時是幾位教師一起聽,叫做會診;三是在互相聽課的基礎上,選出講得較好的課,舉行示範教學,或者舉行某科教法的改革實驗研究課,然後集體討論,總結經驗,以利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5、 學校國中部參加片區內的教研活動;高中部加入了區(縣)聯合教研組教學研究會,不定期舉辦教研活動。

6、 設立了語文、數學、外語、文綜、理綜、藝體六個教研組,選派骨幹教師擔任教研組組長,組織各組日常的教學研究活動。

1999年隨著高校的擴招,學校規模逐年擴大,教師數量增多、流動加劇,師資培養顯得越來越重要。而這一時期教研教改也逐步由經驗型向科學型轉化,引入了量化管理、目標管理機制,完善了激勵機制,調動了教師教研教改的積極性。

2000年,學校行政面向全體教師提出了“十個一”即:拜一個師傅,定一個目標,管一個班級,每周聽師傅一節課,每月請師傅評一節課,每期講一節匯報課,找出一個要吸取的教訓,總結出一條成功經驗,談一點體會,寫一篇論文。

2002年11月,學校行政、黨支部研究決定成立“西眉中學教育科學研究室”(簡稱“教科室”),指導教育教學改革、培養一流教師是其主要任務之一。

2002年11月,學校關於師培工作的科研課題《農村中學高中教師快速成長校本培訓研究》正式立項,標誌著學校師培工作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2003年上期,學校出台了《西眉中學師培綱要》,全面指導學校師培工作。

2004年,學校在開展校本教研的活動中,制定了一系列科學可行的制度。如理論學習制度、對話交流制度、聽評課制度、師培獎懲制度。

2005年上期,學校積極探索備課制度改革,推行集體備課制,總體思路是“分塊備課、集體評議、個人修改、注重反思”16個字。每周一、二的下午為學科備課組集中備課時間,在各備課組長的主持下共同反思上周教學得失,擬訂本周教學內容與主要策略,提出問題並進行研究,形成共識、達成一致,及時做好研究記錄。

2005年下期,在傳統“人人獻課”活動的基礎上提出了“教研日”制度,即每周三、五上午為教研課活動時間,使教研活動系列化。

2005年下期,學校由於在校本教研上的突出成績,被遂寧市教育局指定為“以校為本教研基地校”。

教學成果

學校各科教學實行目標管理,教學各項指標完成情況好。

1984年,學校文革後第一屆國中畢業生中考入中師4人,升入重高13人,墊定了西眉中學國中教育在區內的龍頭地位。學校歷屆國中畢業生優生率、及格率、合格率、體育達標率均居區內前列,為社會輸送了15000餘名合格國中畢業生,為中師、中專、重高培養了近500名優質生源。

學校自1962年開設高中班以來,高考成績逐年提升。尤其是1980年到1988年,學校每年均有二十多人升入高一級學校繼續深造,創造了西眉中學高中教育的第一個輝煌。

2002年,學校高考本科硬上線92人,獲區高中教育特等獎;2003年,學校高考再傳捷報,本科硬上線突破百人大關,達157人,雄居中區第一,囊括區文理科狀元(文科狀元安縣、理科狀元周熙)。2002-2003年是西眉中學高中教育的第二次輝煌,學校發展從此步入快車道。

2004年,學校高考包攬區文科一、二名(狀元楊小林,第二名夏妮),理科唐金獲區第二名;2005年,盧錢獲區文科應屆第一名。

2006年,學校高考再創佳績,本科硬上線180人,再次躍居區第一名,重點本科首次超額完成區文教局下達任務。劉艷華獲區文科應屆第一,全小莉獲區理科補習生第一,高職升學率在全市遙遙領先。這一年,學校迎來了高中教育的第三次輝煌。

學校本著“普通學生理想發展,優秀學生卓越發展”的思想,為社會輸送高中畢業生近萬名,為高一級學校培養合格新生三千餘人。

近幾年來,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碩果纍纍。2003年,陳洪、唐小英、陳麗華、劉小勇指導學生參加全國英語競賽,獲國家級一等獎1名,國家級三等獎3名;2004年,白偉、王建華、劉軍獲全國英語競賽指導教師國家級二等獎,王林、趙雲芳羅愛華獲三等獎,學生獲全國三等獎以上8人次;2005年,白招明、陳光軍獲英語競賽國家級指導獎,向作皇獲作文大賽指導獎。

近幾年,學校教師參加各級賽課活動也取得了不扉的成績。2003年許安富參加省政治光碟授課獲二等獎,宋春華參加市政治課大賽獲二等獎;2004年,陳利英、簡政參加全區高中數學優質課說課均獲二等獎;2005年,鮑麗瓊、韓秀琴、李芳瓊、劉亞軍、唐小瓊、王陽參加片區講課大賽,均取得較好名次;2006年,學校包攬了安居區高中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化學各學科講課大賽第一名,其中四人代表安居區參加全市賽課。

學校教科室本著“科研興師”、“科研興教”的發展思路,定期組織教師開展教學論文、教學案例的評比活動,鼓勵教師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及時總結自己的教學心得和成果,並將優秀成果逐級向上推薦。2003年至2005年,教師在各級各類刊物上發表教育教學專著、論文達一百餘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