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靈板

通靈板

通靈板(英語:Ouija board,發音為/ˈwiːdʒiː/),也稱為靈乩板、靈應牌(spirit board)、對話板(talking board),流行在歐美的一種占卜方式,可能起源於古代巫術。它的外型為一種平面木板,上面標有各類字母(或文字)、數字及其他一些符號,其目的在於讓使用者與鬼魂對話。在東亞流行的碟仙,與它性質類似。

Ouija 也是一種被註冊的對話板商標,隸屬於帕克爾兄弟公司(Parker Brother),並成為可用來指代任何此類產品的標誌性商標。

來源

通靈板Ouijaboard)的名稱來自於法語:Oui與德語:ja的組合,這兩個字相當於英語:yes,用在詢問句的回答上。它是一種與靈魂進行對談,以詢問答案的占卜方式。

使用方法

在降靈會舉行之際,與會人員用手指按在類似於心形的小乩板(planchette)或可移動的指示物上。等到小木板被推動時,就可以逐字拼出亡靈所要呈現的信息內容。

歷史

它最早起源於歐洲古代的巫術
1890年代末,通過生意家埃里加·邦德的商業推銷後,人們視對話板為一種無害的室內遊戲,不再把其與巫術相聯繫,直到美國靈異學研究員PearlCurran在歐戰時期 再次以其作為具有神性的工具而加以推廣。基督教的主流思想和一些巫師由於擔心鬼魂附身[3](Demonicpossession)的威脅而結合了與它的使用,另外的一些人則告誡他們的信徒遠離此物。
相信通靈板的人覺得這是靈性作用,屬於超常現象或超自然的範疇,但科學界普遍認為這是一種被那些控制通靈板的目前不能作出解釋的無意識活動,是一種心理現象,稱作觀念運動作用(Ideomotoreffect)。
通靈板通靈板

儘管通靈板被科學家揭去了神秘面紗,它在一些年輕人中仍然流行。此外,古代中國的扶乩所使用的工具即為靈乩板,是最早有記錄(在宋朝時期)的用來進行通靈的方法之一,古印度、古希臘、古羅馬和中世紀的埃及也有靈乩板被廣泛推廣的類似現象。如今,有大約10個不同種類的對話板以各異的商業名稱在市場上出售通靈板還給文學作品提供了創作可用之素材。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