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竅鼻炎片

通竅鼻炎片

通竅鼻炎片為黃色糖衣片,除去糖衣後顯黃棕色;氣芳香,味微苦、辛涼。用於風熱蘊肺、表虛不固所致的鼻塞時輕時重、鼻流清涕或濁涕、前額頭痛;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見上述證候者。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產品名稱】:通竅鼻炎片

【產品類別】:耳鼻喉科用藥

【批准文號】:國藥準字Z20054761

【劑型】:片劑

【產品包裝】:鋁塑泡罩包裝,每板12片,每盒2板。

【規格】:12片×2板

【成份】:玄參、板藍根、天冬、麥冬、牡丹皮、百部(制)、青果、款冬花(制)、木蝴蝶、地黃、蟬蛻、薄荷油;輔料為蔗糖、滑石粉。

適用病症

用於鼻淵,鼻塞,流涕,前額頭痛;鼻炎,鼻竇炎及過敏性鼻炎。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5-7片,一日3次。

藥品類型

非處方藥

製法

以上七味,取白芷、白朮50g 粉碎成細粉,剩餘白朮及其餘蒼耳子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 小時,合併煎液,濾過,濾液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28~1.32(80℃)的清膏,與上述粉末混勻,乾燥,粉碎,制粒,壓製成600 片,包糖衣,即得。

性狀鑑別

性狀

本品為糖衣片,除去糖衣後顯黃棕色;味微苦、辛涼。

鑑別

通竅鼻炎片通竅鼻炎片

(1) 取本品10片,除去糖衣,研細,加石油醚(60~90℃)10ml,超聲處理20分鐘,濾過,藥渣備用,濾液揮至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白芷對照藥材0.1g,加石油醚(60~90℃)1ml,超聲處理20分鐘,放置,取上清液作為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醚(3:2)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螢光斑點。

(2) 取[鑑別](1) 項下石油醚提取後的藥渣,加正丁醇15ml,加熱回流2 小時,濾過,濾液用1% 氫氧化鈉溶液洗滌 3次,每次15ml,棄去鹼液,再用正丁醇飽和的水洗至中性,棄去水層,正丁醇液於水浴上蒸乾,殘渣加甲醇2ml 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黃芪甲苷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 含1mg 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10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醇-水(63:35:10)10℃以下放置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於105℃ 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日光下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紫外光燈(365nm) 下顯相同顏色的螢光斑點。

功能與主治

散風消炎,宣通鼻竅。用於鼻淵,鼻塞,流涕,前額頭痛;鼻炎,鼻竇炎及過敏性鼻炎和體虛自汗,反覆感冒,益氣,通竅。

藥性分析

方中蒼耳子為君藥,以散風除濕,通竅止痛;辛夷、白芷為臣藥,以發散風寒,宣通鼻竅;佐以薄荷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再加黃芪大補脾肺之氣,白朮健脾益氣,防風走表驅風,諸藥合用,以奏散風消炎,宣通鼻竅之功。

注意事項

1.忌菸酒、辛辣、魚腥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3.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4.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5.嚴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長期服用。

6.服藥3天症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

7.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8.本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使用。

9.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

10.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貯藏方法

密封。

中藥方劑之通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