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平古道

通平古道

地處海豐縣北部的蓮花山,主峰分枝一脈往東部延伸,形成海豐與歸善(今惠東)兩縣分界之山脊。嶺頂即為分水界線:北為歸善縣界;南為海豐縣境。隨主峰眾支山脈中有一寬敞紆迴、幽深的山澗。舊時歸善縣的多祝墟、布心墟是海豐商戶的重市之一,兩地人員來往頻密,至今仍有許多海陸豐人的後裔在那裡定居生活。先民們為生息經商,沿河道開拓了蓮花山脈通往歸海兩地的通道。

人文歷史

明代,隨著碣石衛的設立,海陸大地軍屯點密布,歸善、紫金等周圍山區的人民紛紛湧入,他們在此辛勤耕作,繁衍生息。到了清代,海陸沿海所產的食鹽已是暢銷天下,一隊隊的鹽隊,或是肩挑,或是馬馱,通過這條古道源源不斷地運往內地省市山區。
不妨說,這是一條古鹽道。
百年的古道情懷到了湘子橋,已近晌午。
這裡是一處水力發電廠的蓄水段。幽深的水面一片深綠。積水已迫近橋道底部,滄浪之水可以濯吾足,幾位美眉特意坐在橋板上,將腳伸進水裡。
湘子橋是長途跋涉者歇腳的理想之地。有人取出隨身所帶的鋁製口盅、酒精、棉花等,搭配成“酒家爐”,燒水泡茶。
橋頭水泥柱上“湘子橋”三個字,令我想起來它的建造者。
由水沁墟、茶亭、新寮、紅花地嶺、雲平嶺、分水坳、公鋪達惠陽布心(今惠東新庵),可順西枝江匯入東江到惠州府,有舟楫之利。舊時是商販走卒樵夫往來頻繁之路,但苦於溪流受阻,木橋時有沖毀,涉水有險而行人甚為不便。
清光緒年間,海豐富紳林葵利出資鋪橋修路,使縣城向北經蓮花山公婆山間峽谷,進入惠陽布心的原有山間小路變為通途。出資修建新寮通安橋、雲平嶺下通平橋、分水坳往北的公鋪橋和湘子橋。所有建造之橋均為鋼筋混凝土平架橋。橋墩混以花崗岩石,甚為堅固。同時拓寬原有山路,鋪上扁平大卵石,中為路心,兩邊輔以路肩,顯得甚為規整。此路的修整,溝通了海豐的魚鹽和惠陽的炭薪木材的往來,實為一大善舉。
如今只有通平橋保存完好。
相關內容:此次古道尋訪,實際上是從惠東境內白盆珠自然保護區開始的。
惠東段古道因藏在深谷,保存較為完好。而海豐段由於經濟活動和宗教活動的過度開發,古道只有五獅埡有一小段殘存,以兩扁平卵石橫向並排鋪砌。
海豐境內的古道已面目全非,但幾座殘存的古橋別有情趣。
從蓮花山召貢地域的山麓,路隨峰轉,徑因水曲,在山澗中橫架著一古橋,俗稱“公鋪橋”,乃貿易之要道。明清民國至解放初期,該橋之兩山麓有小村莊,店鋪客棧,方便經商和樵人,遂鹹稱“公鋪”。因長年風雨和山洪之害,原橋毀壞,清光緒二十年(1894)十二月,海豐知縣王全綱率領全縣官紳、耆老、商戶捐資,重建“公鋪橋”,親手揮筆題書“通平橋”,鐫石曰“賜進士出身知海豐縣事、上海王全綱重建並書,通平橋,光緒二十年嘉平月□□紳□□□□豎造”,立於橋側。該橋全長10.8米,寬1.4米,欄桿高0.9米,兩端築造橋堆,從山澗至橋面高約6米,以鋼筋混凝土構造,現保存基本完好。
過了通平橋約20米處的古道傍有一大石,鐫刻著“民國元年,之平嶺,海豐勸善堂捐修”的字樣,從石刻便可了解到海豐勸善堂修鋪之平嶺的歷史。
過了之平嶺不遠處的道傍,有10多間房屋牆址遺蹟。往山嶺走前數百米有一條岔路:往左是登蓮花山主峰和飛瓦庵的羊腸小道;往北即是兩縣的“分水嶺”。令人奇怪的是分水嶺山頂上的草叢似有靈性:草叢分明地一邊向北,屬惠東縣界;一邊向南屬海豐縣界。分水嶺下坡有一古橋曰“仙子橋”,屬惠東之道。
海豐縣有文化人士認為:儘管蓮花山海豐縣境內的古道破壞嚴重,但對歷史遺存的保護修復,仍有其重要的文物價值,特別是對幾座古橋的保護,如果讓其繼續消怠下去,真的要從人們的視線中消亡了。
這實在是一件重要而迫在眉睫的事。

特色

巍巍蓮花藏古道大山深處留存完好古道。車停放在觀音台上,我們一溜煙鑽進幽深密林中的古道。
密密麻麻的金竹子、還有頭頂上蔥蔥鬱郁的古藤老樹,編織成幽深曠遠的林中小徑,幾乎遮蓋了天空,帶給人一種獨特的視覺感受。小徑落滿枯葉,散發出腐敗的味道。一連幾天的暴雨,讓道路泥濘不堪,通過時只能伺機尋地下足,綠苔暗結的石路,濕滑無比,稍不注意便會打個趔趄,讓人繃緊神經。
隊伍中除了我和兩位司機,其他的便是登山的老手,他們中的很多人配備相當專業,背著登山包,還帶著登山杖。沒有專業設備的只能就地取材,撿起路邊的乾竹,學起當年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樣子。儘管大家百倍的小心,但還是有人滑倒,團友們戲之為“行大禮”。
早已過了山花爛漫的季節,古道了無生機,途中不時有楊梅樹、油柑樹出現,雖然不掛果,但可以想像,它們曾給趕路人解渴,讓疲憊的路人激起希望。
幽深谷底,亂石排空,飛瀉的水流,發出轟鳴巨響,頗有“水鳴山更幽”的味道。
山洪把途中的幾座橋都衝垮,淌水過河演繹成一場遊戲。男背女牽,銀鈴般的歡笑灑落在清凌凌的山泉水上,落向遠方。峽谷中有一“斷橋”,黝黑的方條石板像勇士斷臂般懸空,似乎要告訴後來人什麼。河中石板成了拍照的最佳角度,人微斜著仰躺其上,將鏡頭對準懸空的斷石,拍個不停。
從婆山至公山的路段全是小石路,寬約2米的路面,中間路心鋪上扁平的大卵石,兩邊輔以路肩,顯得甚為規整。隱藏於密林的古道,歷經百年的風霜歲月,竟還如此的完整清晰,這多少讓我感到意外。
危道險途曾經商賈如潮進入公婆山之間的路段,沿路密林里竟不時出現斷壁殘牆,小石壘砌的殘基,古樸而蒼涼。一處只剩下半截的炭窯,內里的石壁還黑乎乎的,似乎讓人看到往日時光。
這些簡陋的房子,當年曾是樵夫走卒商販的驛站,他們在此歇腳,將自己隨身帶來的糧食交給店主,然後,等著享用香噴噴的飯菜。
高高的峻岭,陰森的雜樹,蜿蜒的石徑,濕滑的塊石,這條百年古道靜靜盤亘在大山深處。昔日人聲曾經溢滿這條小徑,如今只剩探險獵奇的人偶爾前來了。

Copyright 2014 中國古道網 著作權所有 備案號: 滬ICP備14028401號-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