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設計

通信工程設計

本書介紹通信工程設計的設計程式、設計方法及關鍵技術,以通信網路中交換系統、移動通信系統及光傳輸系統為切入點,概括了通信工程設計的理論、程式和方法,提供了通信工程設計方法在交換系統、移動通信系統、光傳輸系統和小區綜合接入的不同設計階段的具體套用案例。 本書共8章,主要內容包括:通信工程設計程式、固定電話網與移動通信網、電信支撐網、GSM移動通信系統設計、CDMA移動通信系統設計、光纜線路系統設計、通信工程設計簡明案例等。本書提供配套電子課件。

圖書內容

本書介紹通信工程設計的設計程式、設計方法及關鍵技術,以通信網路中交換系統、移動通信系統及光傳輸系統為切入點,概括了通信工程設計的理論、程式和方法,提供了通信工程設計方法在交換系統、移動通信系統、光傳輸系統和小區綜合接入的不同設計階段的具體套用案例。

本書共8章,主要內容包括:通信工程設計程式、固定電話網與移動通信網、電信支撐網、GSM移動通信系統設計、CDMA移動通信系統設計、光纜線路系統設計、通信工程設計簡明案例等。本書提供配套電子課件。

目 錄

第1章 通信工程設計程式 1

1.1 通信建設工程設計基本概念 1

1.1.1 通信建設工程設計的重要性 1

1.1.2 通信建設工程設計的程式及

設計階段劃分 2

1.1.3 專業分工 3

1.1.4 通信工程設計人員應具備

的素質 3

1.2 可行性研究 4

1.2.1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4

1.2.2 可行性研究報告基本內容 4

1.3 工程項目經濟評價 6

1.3.1 概述 7

1.3.2 財務效益與費用估算 10

1.3.3 資金來源與融資方案 13

1.3.4 財務分析 13

1.3.5 經濟費用效益分析 19

1.3.6 費用效果分析 22

1.3.7 不確定性分析與風險分析 23

1.3.8 方案經濟比選 28

1.3.9 改擴建項目與併購項目經濟

評價特點 29

1.3.10 電信行業項目經濟評價的

特點 31

1.4 初步設計 32

1.4.1 初步設計的前期準備 32

1.4.2 初步設計遵循的原則和基本

內容 33

1.5 施工圖設計 34

1.5.1 施工圖設計的目的 34

1.5.2 施工圖設計階段的勘察 34

1.5.3 施工圖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35

1.5.4 施工圖設計應包括的內容 35

1.6 技術規範書 35

1.6.1 技術規範書的作用 35

1.6.2 技術規範書的主要內容 36

1.7 工程概算、預算 37

1.7.1 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的

編制 37

1.7.2 概算、預算的作用 38

1.7.3 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的

編制依據 38

1.7.4 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的

組成 39

1.7.5 引進設備安裝工程概算、預算

的編制 40

1.7.6 通信建設工程費用構成 40

思考題1 45

第2章 固定電話網與移動通信網 46

2.1 固定電話網網路結構 46

2.1.1 電話網的基本結構 46

2.1.2 市內電話網 47

2.1.3 用戶交換機的入網方式 48

2.1.4 本地網 50

2.1.5 長途電話網 51

2.1.6 路由選擇 52

2.1.7 話務量概念和呼損的計算 55

2.2 固定電話網的編號計畫 57

2.2.1 電話網編號的原則 58

2.2.2 本地網的編號 59

2.2.3 國內長途網的編號 60

2.2.4 國際電話編號 61

2.3 移動通信的基本概念 62

2.3.1 移動通信體制 62

2.3.2 服務區域的劃分 63

2.4 移動通信系統組成與網路結構 64

2.4.1 總體結構 64

2.4.2 功能實體 65

2.4.3 組網技術 66

2.4.4 我國數字行動電話網網路

結構 68

2.5 數字移動通信網的編號 70

思考題2 73

第3章 電信支撐網 74

3.1 信令網 74

3.1.1 No.7信令系統 74

3.1.2 信令網 79

3.1.3 信令網規則中的鏈路數量

計算 86

3.2 數字同步網 91

3.2.1 數字同步網概述 91

3.2.2 數字同步網和網同步 93

3.2.3 數字同步網的構成 94

3.2.4 同步網與各種業務網之間的

關係 97

3.3 網路管理 97

3.3.1 網管基本概念 97

3.3.2 電話網管數據 98

3.3.3 電話網的控制 98

3.3.4 電信管理網 99

思考題3 101

第4章 GSM移動通信系統設計 102

4.1 無線傳播理論 102

4.1.1 移動通信環境電波傳播的

特點 102

4.1.2 傳輸損耗的定義 103

4.1.3 自由空間傳輸損耗的計算 103

4.1.4 地形與人為環境的分類 104

4.2 無線網路設計 105

4.2.1 基站設定 105

4.2.2 基站覆蓋區設計 107

4.2.3 無線傳播模型及覆蓋預測 115

4.2.4 信道配置 126

4.3 GSM移動通信網路最佳化初步 132

4.3.1 網路最佳化的概念 132

4.3.2 網路最佳化的安排及實施 132

4.3.3 日常最佳化措施 137

4.3.4 無線網路質量測試 137

思考題4 138

第5章 CDMA移動通信系統設計 140

5.1 CDMA無線網路規劃 140

5.1.1 CDMA無線網路規劃的

內涵 140

5.1.2 CDMA網路規劃的特殊

問題 142

5.1.3 CDMA網路規劃的特點和

意義 143

5.2 導頻分配 143

5.2.1 導頻分配原則 143

5.2.2 導頻分配方法 144

5.2.3 導頻規劃實例 149

5.3 鏈路預算 150

5.3.1 CDMA系統的反向鏈路

預算 151

5.3.2 CDMA系統的前向鏈路

預算 160

5.3.3 CDMA系統的數據業務

鏈路預算 163

5.4 頻道配置 166

5.4.1 CDMA工作頻段 166

5.4.2 CDMA頻道表示方法 166

5.4.3 CDMA基本頻道 166

5.5 基站容量 167

5.6 組網單元的使用 168

5.6.1 宏基站 168

5.6.2 微基站 168

5.6.3 射頻拉遠 169

5.6.4 直放站 169

5.6.5 室內分布系統 171

思考題5 172

第6章 光傳送技術 174

6.1 SDH技術 174

6.1.1 SDH的光接口 174

6.1.2 SDH傳送網結構 175

6.1.3 SDH保護技術 175

6.1.4 本地傳輸網的分層結構 178

6.1.5 SDH同步設計 180

6.1.6 SDH網路管理 183

6.2 城域網光傳送技術 184

6.2.1 SDH上傳送乙太網MAC幀

的協定 184

6.2.2 MSTP 187

6.2.3 ASON的體系結構 196

6.2.4 PTN簡介 200

6.2.5 無源光網路PON 205

6.3 DWDM技術 212

6.3.1 DWDM的工作方式 212

6.3.2 DWDM系統工作波長 213

6.3.3 DWDM網路拓撲 213

6.3.4 DWDM網路保護 217

6.3.5 光傳送網OTN 219

思考題6 220

第7章 光纜線路系統設計 221

7.1 光纜線路設計 221

7.1.1 光纖的色散與損耗 221

7.1.2 光纖類型的選擇 222

7.1.3 光纜結構的選擇 224

7.1.4 光纜線路建設的層次規劃 226

7.1.5 光纜線路路由選擇 227

7.1.6 中繼站站址選擇原則 228

7.1.7 光纜線路的建設方式 229

7.1.8 光纜的接續 233

7.1.9 光纜的預留 233

7.1.10 光纜線路的防護 234

7.2 中繼管道設計 235

7.2.1 管道容量 236

7.2.2 管道路由 236

7.2.3 管道埋深 237

思考題7 238

第8章 通信工程設計簡明案例 239

8.1 可行性研究報告 239

8.1.1 可行性研究檔案目錄 239

8.1.2 可行性研究檔案的內容

提綱 242

8.2 初步設計檔案 252

8.2.1 初步設計檔案目錄 252

8.2.2 初步設計檔案的內容提綱 253

8.3 施工圖設計檔案 263

8.3.1 施工圖設計檔案目錄 263

8.3.2 施工圖設計檔案的內容

提綱 265

8.4 一階段設計檔案 270

8.4.1 一階段設計檔案目錄 270

8.4.2 一階段設計檔案的內容

提綱 271

附錄A 縮略語表 276

附錄B 愛爾蘭表 282

參考文獻 29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