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相關性低氧血症

透析相關性低氧血症是已經有心肺功能障礙或心肺儲備功能不足者,在血液透析時因動脈血氧分壓降低導致心肺功能不全的併發症。多發生於透析早期,透析開始後1小時血氧下降最明顯,可以持續到血液透析結束後2小時。

病因

血液透析時血氧分壓會下降5~30mmHg,並持續到血液透析結束後2小時,這對心肺功能正常的患者影響輕微,但對心肺功能障礙的患者有較大影響。其發生機制不明,可能的病因有血中二氧化碳從透析液中丟失、鹼血症、肺彌散功能障礙、醋酸鹽透析液對心肌及呼吸中樞的抑制。

臨床表現

低氧血症對一般的患者通常不會引起臨床症狀,但對原有心肺功能障礙的患者則可引起明顯的臨床症狀,甚至危及生命的心肺功能不全。多表現為肺淤血、不能平臥和呼吸困難,四肢無力、頭暈、活動後心慌、氣促,雙下肢腫脹、腹脹、肝脾淤血腫大,甚至出現胸腔積液和腹水等。

檢查

在有明確心功能障礙的患者行血液透析時,檢測血氧分壓、行血氣分析有助於診斷。

診斷

低氧血症是一種症狀,根據患者在血液透析時出現的臨床表現及實驗室檢查可以診斷。

治療

對於透析相關性低氧血症,吸氧可以明顯緩解症狀;對於有二氧化碳瀦留的低氧血症患者,給予面罩吸氧能有效改善症狀。

預防

1.使用碳酸氫鹽濃度為29mmol/L的透析液。
2.原有心肺功能障礙者血液透析時持續吸氧。
3.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高分子合成膜。
4.供給葡萄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