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旋炮

迴旋炮屬於小口徑火炮系列,主要是安裝在戰艦的尾部,以彌補艦舷炮無法覆蓋的區域。

基本作用

《拿破崙時期的海軍武器》中對迴旋炮有詳細的記載:迴旋炮可發射0.75磅重的彈丸或稱之集合彈的小型彈組,在近距離射程內,可製造出毀滅性的槍林彈雨之勢。

鴉片戰爭中的迴旋炮

迴旋炮是鴉片戰爭中英國艦隊攻打廈門時所使用的一種類型的炮。1841年中英正式宣戰的第一炮是在廈門打響的(非正式宣戰是在廣東虎門),由於當時廈門的炮台是中國最堅固的海防炮台之一,且此前曾對英國軍艦進行炮轟,並受到皇帝的嘉獎,英軍認為攻擊廈門炮台可以滅中國軍隊的士氣。當時亨利・璞鼎查被任命為特命全權公使與惟一全權大臣和在華商務總監督,以英國女王全權大臣的名義照會福建水師提督要求投降,被拒絕後英軍即刻發動進攻。侵廈英軍艦船和陸戰隊的小划艇進攻廈門港時就配備了小口徑火炮。

菲律賓青銅迴旋炮藍達卡

1830年
青銅迴旋炮藍達卡可用於陸上或海上,長度由20�~7�不等,小型較為普遍,主要用於重要典禮上,發射表示敬意。在婆羅洲,藍達卡象徵著崇高的地位與財富,它們甚至可被當作貨幣使用。由炮身的紋飾可看出當時受到歐洲及中國的影響之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