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黨桂林市委員會

第一次黨員大會第一次黨員大會於1954年8月1日在樂群路市工委會議室舉行,出席大會的黨員32人。 第三次黨員大會第三次黨員大會於1961年12月16~19日在農工黨市委會禮堂舉行,出席大會的黨員69人。 第六次黨員代表大會第六次黨員代表大會於1988年5月20~21日在市政協會議室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58人。

概述

桂林是農工黨在廣西最早開展活動的地方,該黨於1935年在桂林建立了活動小組。農工黨桂林市級組織成立於1954年8月。至今,農工黨桂林市共召開十次黨員(代表)大會,桂林市現任主委雷迅(市政協副主席、桂林醫學院院長)。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 15個基層組織,黨員450多人,主要分布於我市衛、教、文、科等行業,其中醫衛界黨員占全體黨員的45.8%,具有中高級以上技術職稱黨員占87.6%。
多年來,在農工黨廣西區委會、中共桂林市委的領導和市委統戰部的具體指導、幫助下,農工黨桂林市委員會充分發揮本黨優勢,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為桂林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市委會領導參加市委市政府及其部門召開的座談會、徵求意見會、情況通報會等,就我市經濟、衛生、城建、文化等許多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在政府部門任職的黨員參與政府的決策與管理;市委會及擔任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受聘特約監督員的黨員,認真履行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職能,積極反映社情民意,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建議和意見,得到市委市政府及其部門的重視。
農工黨桂林市委員會機關分設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調研服務部4個部室。
農工黨市委會主辦有《桂林農工》。

歷次代表大會

第一次黨員大會

第一次黨員大會於1954年8月1日在樂群路市工委會議室舉行,出席大會的黨員32人。朱清烈代表市工委作工作報告,肯定了黨員參加社會改革、整黨建黨、思想教育及基層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績,提出今後要以貫徹國家過渡時期總路線為一切工作出發點,加強基層工作,加強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大會通過了工作報告及決議,選出第一屆委員會委員5人、候補委員2人,朱清烈為主任委員,選出出席農工黨廣西省第一次代表大會代表8人。

第二次黨員大會

第二次黨員大會於1958年8月3~4日在依仁路文化館禮堂舉行,出席黨員95人。大會的主要任務是:檢查上屆委員會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明確今後工作方向。大會通過了《關於農工黨桂林市第一屆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關於1958年到1960年自我改造躍進規劃的決議》、《上中共桂林市委書》和《農工黨桂林市全體黨員反對美英侵略黎巴嫩、約旦抗議書》。選出第二屆委員會委員11人、候補委員2人。董繼昌為主任委員。

第三次黨員大會

第三次黨員大會於1961年12月16~19日在農工黨市委會禮堂舉行,出席大會的黨員69人。董繼昌作《第二屆委員會工作報告》。會議肯定了第二屆委員會努力貫徹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路線,黨員政治思想大有進步;總結貫徹服務與改造相結合的方針,堅持“神仙會”精神,進行正面教育取得的經驗;提出今後要積極貫徹知識分子政策,加強團結,協調關係,積極服務,繼續改造。大會選出第三屆委員會委員13人,候補委員3人。董繼昌為主任委員,唐逸云為副主任委員。還選出出席農工黨自治區代表大會代表10人。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各民主黨派組織癱瘓,活動停止。至1979年,各民主黨派成立臨時領導小組,恢復活動。

第四次黨員大會

第四次黨員大會於1980年4月5~6日在桂林中學禮堂舉行,出席大會的黨員43人,唐逸雲代表第三屆委員會作工作報告。大會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四中和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總結了上屆委員會以來的歷史經驗。指出1962年前後一段時間,市委會貫徹服務與改造相結合的方針,出現一個講民主求專業的高潮,開創了黨派工作新局面;1963年以後,由於指導思想出現“左”的傾向,挫傷廣大黨員的積極性。大會對臨時領導小組在開展調查研究,恢復和健全組織,協助有關部門落實政策,為黨員開展學術活動、科研工作服務所做的大量工作給予充分肯定,提出新時期的工作任務是積極推動黨員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努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維護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繼續協助落實政策,加強基層工作。大會通過了《關於第三屆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選舉產生由15人組成的第四屆委員會,董繼昌為主任委員,唐逸雲、劉祖林為副主任委員。

第五次黨員大會

第五次黨員大會於1985年3月23~24日在市人民禮堂舉行,出席大會的黨員112人。唐逸雲代表第四屆委員會作《立志改革,勇於開拓,更好地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助手作用》的工作報告。會議認為報告實事求是地回顧了幾年來的工作,肯定了貫徹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路線、參與政治協商、加強自身建設、推動黨員搞好本職工作、開展社會諮詢服務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大會提出今後要對全體黨員進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思想教育,遵循“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和“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積極參加國家政治生活,發揚“自尊、自強、自愛”精神,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更大貢獻。大會選舉產生第五屆委員會,並通過相應決議。第五屆委員會委員17人、候補委員2人,董繼昌為主任委員,唐逸雲、劉祖林、虞競為副主任委員。

第六次黨員代表大會

第六次黨員代表大會於1988年5月20~21日在市政協會議室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58人。大會的主要任務是以中共“十三大”精神為指導,聽取審議第五屆委員會工作報告,貫徹新老合作和交替原則,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唐逸雲代表第五屆委員會作《在統一祖國振興中華的偉大旗幟下,為加速我市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貢獻》的工作報告。會議對第五屆委員會在加強自身建設.積極參政議政,協助落實政策,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和維護安定團結中發揮的積極作用給予肯定。大會要求,今後要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鞏固和發展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發揮黨員的積極性和智力優勢,為改革開放獻計出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統一祖國服務。大會選舉產生了第六屆委員會和出席農工黨自治區第六次代表大會代表。第六屆委員會由19人組成。董繼昌為名譽主任委員,虞競為主任委員,唐逸雲、呂啟翔為副主任委員。

第七次黨員代表大會

第七次黨員代表大會於1992年1月10日~11日在市總工會會議室召開,出席大會的代表75人,大會聽取並審議了第六屆委員會《加強自身建設、發揚實幹精神,為勝利完成我市“八五”計畫和十年規劃而努力》的工作報告。會議認為,第六屆委員會在農工黨廣西區委和中共桂林市委領導下,帶領和組織全市農工黨員認真貫徹中共《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和農工黨中央《關於發揮參政黨作用,加強自身建設幾項工作的意見》的精神,在大力加強自身建設,發揮參政黨作用,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服務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成效。工作報告根據形勢的要求和桂林市組織實際情況,提出了今後工作的建議。大會通過了《中國農工民主黨桂林市第七次代表大會決議》,選舉產生了第七屆委員會委員19人,虞競為主任委員,崖天盛、汪德南為副主任委員。

第八次黨員代表大會

第八次黨員代表大會於1996年10月15日~16日在市政協會議室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72人。大會聽取並審議了虞競同志代表第七屆委員會所作的《同心同德、開拓進取,為開創我會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奮鬥》工作報告。會議認為第七屆委員會在中共桂林市委和農工黨廣西區委的領導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認真貫徹中國共產黨在新時期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積極參政議政,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職能,努力發揮自身優勢,為兩個文明建設獻計出力,不斷加強自身思想建設和組織建設以及開展科技扶貧工作等方面做出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工作報告對五年來的回顧和總結是實事求是的,同時也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明確了今後的工作要求。大會選舉產生了第八屆委員會委員20人,雷迅為主任委員,汪德南、鄧健為副主任委員。

第九次黨員代表大會

第九次黨員代表大會於2001年9月6~7日在象山區政府會議廳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76名。會議期間,代表們認真學習了江澤民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和全國、全區統戰工作會議精神;大會聽取並審議通過了雷迅同志代表第八屆委員會所作的《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不斷開創工作新局面》的工作報告。大會認為,工作報告對過去五年來的工作總結是全面、客觀、實事求是的,對今後工作提出的建議是符合形勢發展要求和切實可行的。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九屆委員會委員24人,雷迅為主任委員,鄧健、曾定國、姚嵐為副主任委員。

第十次黨員代表大會

2006年6月16-17日,中國農工民主黨桂林市第十次代表大會在桂林市政協會議室召開。會議聽取和審議了雷迅同志代表第九屆常委會所作的工作報告,確定了今後一個時期農工黨桂林市委會的工作任務。
中共桂林市委李志剛副書記代表市委蒞臨大會表示祝賀。他充分肯定了五年來農工黨桂林市委會在各項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績,並希望新一屆委員會為桂林經濟社會的發展再創佳績、再立新功。農工黨廣西區委會彭釗主委和中共桂林市委常委、統戰部黃丹部長先後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桂林市人大副主任林觀華、市政協副主席莫燕萍,市政府、市委統戰部、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五城區政協和統戰部以及相關基層單位中共黨委的領導也到會祝賀。
會議選舉產生了農工黨桂林市第十屆委員會。雷迅同志當選為主任委員,鄧健、曾定國、姚嵐、唐原四位同志當選為副主任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