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常見病防治指南

農家常見病防治指南

《農家常見病防治指南》介紹了各種農村常見急性病、慢性病、傳染病、腫瘤、性傳播疾病的病因、表現症狀和初步診斷等,重點突出了家庭或現場處理的要點,以及農村常見急症和意外的救護知識,有助於家庭初步診斷,可作為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指南。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 名:農家常見病防治指南

作 者:遲偉

出版社: 山東科技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1月

ISBN: 9787533145071

開本: 16開

定價: 10.50 元

內容簡介

隨著廣大農村生活水平的較大提高,人民民眾對健康有了更高的需求。我們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發現,農村民眾的醫療衛生知識相對貧乏,許多疾病貽誤了治療時機,令人感到痛心。為向農村讀者普及常見病的基本知識,加強農村民眾對常見病的深入了解,編者編寫了《農家常見病防治指南》。

編輯推薦

《農家常見病防治指南》是遲偉玲編寫的,由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一、常見疾病症狀/1

(一)發熱/1

(二)疼痛/2

(三)水腫/6

(四)皮膚黏膜出血/7

(五)呼吸困難/8

(六)咳嗽與咳痰/9

(七)咯血/11

(八)發紺/13

(九)心悸/13

(十)噁心和嘔吐/14

(十一)腹瀉/15

(十二)嘔血與黑糞/17

(十三)便秘/18

(十四)黃疸/20

(十五)尿頻、尿急、尿痛/20

(十六)尿失禁/22

(十七)尿瀦留/23

二、常見急症/25

(一)心絞痛/25

(二)心肌梗死/26

(三)急性心肌炎/28

(四)感冒/29

(五)急性支氣管炎/31

(六)急性肺炎/33

(七)過敏性哮喘/35

(八)急性胃腸炎/36

(九)急性闌尾炎/37

(十)急性胰腺炎/38

(十一)急性膽囊炎/39

(十二)腦出血/39

(十三)腦血栓和腦栓塞/40

(十四)膽結石/41

(十五)腎結石/43

(十六)急性扁桃體炎/45

三、常見慢性病/47

(一)高血壓/47

(二)冠心病/51

(三)慢性支氣管炎/53

(四)慢性胃炎/55

(五)胃和十二指腸潰瘍/57

(六)膽囊炎/59

(七)糖尿病/60

(八)甲狀腺功能亢進/63

(九)關節炎/64

(十)化膿性中耳炎/66

四、傳染性疾病/68

(一)病毒性肝炎/70

(二)結核病/73

(三)流行性出血熱/74

(四)流行性感冒/77

(五)流行性腦脊髓膜炎/78

(六)流行性乙型腦炎/79

(七)狂犬病/81

(八)白喉/82

(九)麻疹/83

(十)脊髓灰質炎/85

(十一)流行性腮腺炎/86

(十二)百日咳/88

(十三)水痘/89

(十四)細菌性痢疾/90

(十五)蛔蟲病/92

(十六)腸絛蟲病/92

(十七)傷寒/93

(十八)斑疹傷寒/95

(十九)手足口病/96

五、常見腫瘤/98

(一)常見良性腫瘤/99

(二)食管癌/102

(三)胃癌/103

(四)肝癌/105

(五)肺癌/107

(六)大腸癌/110

(七)乳腺癌/112

(八)鼻咽癌/114

(九)宮頸癌/116

(十)膀胱癌/118

(十~)白血病/121

(十二)甲狀腺癌/126

(十三)惡性淋巴瘤/128

六、常見性病/130

(一)淋病/131

(二)非淋茵性尿道炎/132

(三)尖銳濕疣/133

(四)生殖器皰疹/134

(五)梅毒/135

(六)愛滋病/137

七、農村家庭急救/139

(一)家庭心、肺、腦復甦術/139

(二)家庭急救常識/143

……

序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廣大農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人民民眾對健康有了更高的需求。我們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發現,農村民眾的醫療衛生知識相對貧乏,許多疾病貽誤了治療時機,令人感到痛心。為向農村讀者普及常見病的基本知識,加強農村民眾對常見病的深入了解,我們編寫了本書。

本書介紹了各種農村常見急性病、慢性病、傳染病、腫瘤、性傳播疾病的病因、表現症狀和初步診斷等,重點突出了家庭或現場處理的要點,以及農村常見急症和意外的救護知識。內容通俗易懂、簡明扼要,注重實用性,有助於家庭初步診斷,可作為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指南。

由於時間倉促和水平所限,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敬請瀆者批評指正。

文摘

(3)瘙癢使孩子不適,可塗擦爐甘石洗劑或2%-5%碳酸氫鈉溶液,遵醫囑給予撲爾敏、賽庚啶等抗過敏藥或鎮靜劑。

(4)繼發感染與皮膚護理有關,應加強皮膚護理。可口服胸腺素片劑,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注意觀察病情發展,若有淋巴結腫大、疹子成片、皰疹化膿感染、皮下膿腫等症狀,應立即就診、住院治療。

(十四)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病人和帶菌者為傳染源,急性菌痢早期傳染性強,部分慢性菌痢可持續或間歇排菌數年,由糞-口途徑傳播。病菌污染食品、水和手而使人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兒童及青壯年多見。受涼、勞累、營養不良飲食不當等使抵抗力下降為此病發病誘因。病後免疫力短暫,故易重複感染或復發,夏秋季高發。

K臨床表現)發熱,腹痛,腹瀉,便意頻繁,里急後重,膿血便。菌痢可分為急性菌痢、中毒性痢疾及慢性菌痢。急性菌痢表現為突起發病,發熱,全身不適,噁心嘔吐;初為稀便,後為膿血便;伴腹痛,里急後重,左下腹壓痛,病程1—2周。中毒性痢疾多見於2—7歲健壯兒童,急起高熱,可達40℃,個別體溫不升,反覆驚厥,血壓下降,出現面色蒼白、四肢冰涼、皮膚花紋、口唇、手指發紫或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無腹痛、腹瀉等腸道症狀或較輕。用直腸拭子或灌腸後大便培養可見紅白細胞,詢問家屬有不潔飲食史。慢性菌痢,病程超過2個月,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腹痛、腹瀉及腹脹,可伴有乏力、營養不良和貧血等,常因受涼、勞累或飲食不當而發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