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賦與時代發展之散說

作者指出:“現代辭賦繁榮之承古期的出現,是歷史的一個必然。 把辭賦文化現代語言化這種理論本身就是辭賦的倒退。 作者指出:“用現代語言來套用傳統辭賦的形式新的語言方式,是很難表達賦人的心境的。

簡介

辭賦與時代發展之散說》,是著名辭賦家、學者-張友茂的辭賦文論。該文論,關注中國現代辭賦之發展方向,就辭賦時代之發展等問題,進行深刻的闡述。辭賦首先在於形式,形式體式是文字組合成為辭賦的先決條件。

形式

辭賦內容決定和影響著辭賦形式。作者指出“目前辭賦她還沒有近體詩詞那樣的大眾面的培育基礎,沒有出現象唐宋勝景那樣的發展之旅的跡象。辭賦要想衝擊時代發展的高峰,必須承襲和注入漢字的獨特表現力和豐富內涵。現代辭賦繁榮,我們要求的不僅僅是辭賦數量的繁榮,更需要象中國現代詩歌那樣出現高峰,而且我們現代辭賦還應當以這種高峰是否出現,作為辭賦發展創新的轉形期、風格期的唯一判斷標準,而不是其它。”。
辭賦是漢語言的精華,最美好的古典文化形式。作者指出:“現代辭賦繁榮之承古期的出現,是歷史的一個必然。把辭賦文化現代語言化這種理論本身就是辭賦的倒退。從中華文化傳承源脈來看,中國最早出現的文字文學樣式只有兩種,一種是詩詞,一種是辭賦。現代辭賦可以擴展現代漢語表現的靈活性和容量,現代漢語當然可以大大減小辭賦的創作難度。提倡辭賦就是復古,其實這是概念的混淆。辭賦以意境高、文詞儷美為標準,並不是以今和古為標準。”。
辭賦如果換用現代語言,則失去特體基石。作者指出:“用現代語言來套用傳統辭賦的形式新的語言方式,是很難表達賦人的心境的。創新,若你承傳都沒有做好,半文半白,不典不今,非格非式,那與散文何異乎?中國辭賦以現代語言的形式為先為童,辭賦就永遠沒有出路,幾千年的歷史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中國辭賦對漢字的表現力和豐富內涵的依賴性,因辭賦名篇的出現而被明確下來。這種題裁體式對中國古典語言的依賴性及既定作用,已經被詩經楚辭唐詩宋詞,乃至部分現代古韻詩詞加以證明,它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減弱,只能被辭賦創作實踐進一步強化和證明。”。
辭賦的傳播、作用和實際套用問題。作者指出:“可劃分為‘襲、用、承’三個層次來立篇創作,或者叫區分三個類別來調度文字。襲,學也。辭賦,是一種對偶用典聲律辭藻意境言志抒情形式等特范的體式,自古以來本來就是注定會讓一些人望而卻步的領域,張揚辭賦國學的路本來就注定會難艱的了。一個時代大的語言環境是複雜和豐富多彩彩的。整個民族的文化素養提高了,整個賦人創作和賞析素養提高了,中國辭賦詩歌的繁榮發展則順理成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