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氣量調節裝置

物理術語。

概述

螺桿製冷壓縮機常用滑閥調節能量,即在兩個轉子高壓側,裝上一個能夠軸向移動滑閥,來調節能量和卸荷啟動。
滑閥調節能量的原理,是利用滑閥在螺桿的軸向移動,以改變螺桿的有效軸向工作長度,使能量在100%和l0%之間連續無級調節。

原理

能量調節主要與轉子有效的工作長度有關。圖3—7為滑閥的移動與能量調節的原理圖。圖(a)示出全負荷時滑閥的位置。當滑閥尚未移動時,滑閥的後緣與機體上滑閥滑動缺口的底邊緊貼,滑閥的前緣則與滑動缺口的剩餘面積組成徑向排氣口。此時,基元容積中,充氣最大。由吸入端吸入的氣體經轉子壓縮後,從排氣口全部排出,其能量為100%,如圖3—7(b)實線所示。當高壓油推動油活塞和滑閥向排出端方向移動時,滑閥後緣隨之被推離固定的滑動缺口的底邊,形成一個通向徑向吸氣孔口的、可為壓縮過程中氣體的泄逸孔道,如圖3—7(c)所示,減少了螺桿的工作長度,即減少了吸入氣體的基元容積,如圖(b)中虛線所示,排出氣體減少,而吸進的氣體,未進行壓縮(此時接觸線尚未封閉)就通過旁通口進入壓縮機的吸氣側,因此減少了吸氣量和製冷劑的流量,起到了能量調節的作用。泄逸通道的大小取決於所需要的排氣量大小。滑閥前緣與滑動缺口形成的排氣口面積(即徑向孔口)同時縮小,達到改變排氣量的目的。此時,調節指示器指針指出相應的改變排量的百分比。
當滑閥繼續向排出端移動時,製冷量隨排量的減少而連續地降低。因而能量便可進行無級調節。當泄逸孔道接近排氣孔口時,螺桿工作長度接近於零,便能起到卸載啟動的目的。
能量調節分手動和自動,但控制的基本原理都是採用油驅動調節。該系統基本上由三部分構成:供油、控制和執行機構。供油機構有油泵及壓力調節閥;控制機構有四通電磁閥或油分配閥;執行機構有滑閥、油活塞及油缸等。
(1)手動能量調節控制系統
它是常用的調節系統,其工作原理如圖3—8所示。當螺桿壓縮機需要卸載時,轉動油分配閥,使1,4接通,供油系統通過油泵D,將高壓油經1~4管路向油缸左側供油,高壓油推動油活塞A向右側移動,此時油活塞右側的油被活塞擠壓,經3~2孔道流入低壓側,進入壓縮機,然後返回油箱E。油活塞A帶動滑閥,離開機體上滑動缺口的底部,實現了減荷控制。反之,若轉動油分配閥,接通1~3和2~4,則高壓油進入油活塞A的右側,推動活塞左移,促成滑閥的反向動作,即實現增荷控制。
手動操作的缺點是:需要操作人員嚴密控制,工人勞動強度增大,而且能量增減難以保證及時、準確。
(2)四通電磁閥控制系統
該系統是採用四通電磁閥取代用人工操作的手動油分配閥,便於實現能量調節的半自動或自動控制,其控制系統見圖3—9所示。
減荷時,電磁閥D和C開啟,由油泵3來的高壓油,經電磁閥C被送到油活塞1左側,推動活塞向右移動,帶動滑閥向排氣端移動,達到減少負荷的目的。同時,油活塞右移,油缸內的油經電磁閥D被排回油箱。
增荷時,電磁閥B和A開啟,油活塞1右側獲得高壓油,活塞左移,得到增荷調節。需要滑閥停留在某一定位置時,只要在此位置不接通電磁閥或油分配閥即可。油缸兩邊的油既不能流進,也不能流出,滑閥此時不會,左右移動而處在一定位置上,即相應某一固定的能量。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