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試驗最佳規程

軍事試驗最佳規程

試驗的階段 試驗的實施 試驗的產物

基本相信

作 者:(美)阿爾伯特 著 郁軍,周學廣
叢 書 名:海軍新軍事變革叢書

出 版 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ISBN:9787121082016
出版時間:2009-03-01
版 次:1
頁 數:257
裝 幀:平裝
開 本:大32開
所屬分類:圖書 > 政治/軍事 > 軍事技術

內容簡介

《軍事試驗最佳規程》由CCRP集中最優秀的智力資源撰寫,在總結梳理以前試驗所獲得的重要基本思想和諸多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突出指導作用,清晰地闡述了試驗活動的方方面面,同時還給出案例和討論,表明為什麼遵循合理的試驗原理是十分重要的。《軍事試驗最佳規程》對海軍的信息化建設有積極的借鑑和參考作用。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為什麼美國國防部需要試驗
1.2 需要一套最佳規程
1.3 範圍與重點
1.4 本書的內容安排
第2章 轉型與試驗
2.1 轉型與網路中心戰(NCW)
2.2 網路中心戰與試驗
2.3 網路中心戰原則
2.4 網路中心戰中的各個域
2.5 基於概念重在任務能力的試驗
第3章 試驗概述
3.1 試驗用途
3.2 綜合試驗
3.3 綜合試驗背景下的探索發現試驗
3.4 綜合試驗背景下的假設檢驗試驗
3.5 綜合試驗背景下的演示驗證試驗
3.6 精心設計的綜合試驗的結果
3.7 大型現場試驗同時發生並不是綜合試驗
3.8 試驗的核心挑戰
第4章 綜合試驗的邏輯
4.1 為什麼要採用綜合試驗而不是多個單項試驗
4.2 綜合試驗需要不同的思維方式
4.3 綜合試驗基本結構
4.3.1 知識成熟度
4.3.2 試驗場景的逼真度
4.3.3 問題的複雜性
4.4 設計綜合試驗
4.5 結論
第5章 試驗剖析
5.1 試驗的階段
5.2 試驗前階段
5.3 試驗規劃
5.3.1 規劃探索發現試驗
5.3.2 規劃假設檢驗試驗
5.3.3 規劃演示驗證試驗
5.3.4 初始試驗模型的表達
5.4 建立試驗團隊
5.4.1 制訂初步試驗計畫
5.4.2 初始研究設計
5.4.3 變數
5.4.4 基線和處理活動
5.4.5 採樣規模
5.4.6 試驗計畫草案
5.4.7 主體
5.4.8 想定
5.4.9 觀測和數據採集
5.4.1 0可行性審查和探索性建模
5.5 詳細試驗計畫
5.5.1 試驗基礎設施的規劃
5.5.2 控制可控量
5.5.3 控制外因影響
5.5.4 數據採集和分析計畫
5.6 試驗實施階段
5.7 建立試驗環境
5.8 預演或預測試
5.8.1 訓練
5.9 實施試驗
5.10 試驗後階段
5.11 數據分析
5.12 綜合試驗結果
5.13 解釋結果
5.13.1 分髮結果草案
5.13.2 利用建模和仿真驗證並推廣研究結果
5.13.3 產物的修訂
5.14 數據和產物的歸檔和分發
5.15 支持試驗的建模和仿真
第6章 試驗規劃
6.1 重點
6.2 命題和假設
6.3 制定一系列好的命題和假設
6.4 在自同步試驗中為探索發現試驗制定的命題
6.5 初始模型及其套用
6.5.1 最初的描述性模型
6.5.2 自同步示例試驗的描述模型
6.6 初始可執行模型
6.7 自同步試驗的可執行模型
6.8 理想的與現實的轉型試驗比較
6.9 理想的試驗
6.10 試驗原則
6.11 轉型試驗實際情況
第7章 測量和度量
7.1 重點
7.2 定義
7.2.1 屬性
7.2.2 測量
7.2.3 度量
7.2.4 指標
7.2.5 測量級別
7.3 測量和度量準則
7.3.1 有效性
7.3.2 可靠性
7.3.3 可信性
7.3.4 對三個準則的需求
7.4 測量和度量選擇過程
7.4.1 依靠初始模型
7.4.2 因變數優先
7.4.3 因變數和中間變數
7.4.4 可行性測試:數據分析和數據採集計畫
7.5 現有的測量和度量系統
7.5.1 網路中心戰價值鏈
7.5.2 面向效果的測量和度量
7.5.3 司令部效能評估工具(HEAT)
7.6 套用示例:自同步試驗
7.6.1 因變數:有效的自同步
7.6.2 自變數
7.6.3 中間變數
7.7 結論
第8章 試驗想定
第9章 數據分析和採集計畫
第10章 試驗的實施
第11章 試驗的產物
第12章 基於模型的試驗
第13章 試驗風險:普遍問題與潛在隱患
附錄A 認知域內性能和效果的測量
附錄B 測量層次
附錄C 建模與仿真概述
附錄D 態勢感知問題調查表

前言

進入21世紀,一場世界性的新軍事變革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迅猛發展。這場變革以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直接動力,以軍事技術的變革、軍事理論的創新和軍隊體制結構的調整改革為核心內容,目標是把工業時代的機械化軍隊建設成為資訊時代的信息化軍隊,使戰爭形態加速向信息化演變。因此,新軍事變革是軍事領域一次新的歷史性飛躍,在世界軍事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指出,國防和軍隊建設要“適應世界軍事變革的趨勢”,“努力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的雙重歷史任務”。新軍事變革的深入發展,已經深刻改變了世界軍事領域的面貌。認真研究它的內在規律,探索信息化戰爭的制勝之道,實現我軍現代化建設的跨越式發展,是我們面臨的現實而緊迫的歷史性任務。面對新軍事變革的浪潮,我們必須更新思想觀念,開闊視野,時刻關注世界軍事領域發生的深刻變化,準確預測世界軍事發展的趨勢,從我國的國情軍情出發,牢牢把握軍事變革的方向,加速推進中國特色的軍事變革,不斷提高人民海軍現代化作戰能力。古人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中國是瀕海大國,海上方向的防禦是國防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一個強大的國防,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關係到民族的榮辱和國家的興衰。中國近代屢遭列強來自海上的侵略,幾乎所有的重要港口、島嶼和沿海地區,都曾受到外敵蹂躪。慘痛的歷史告誡我們,軍事上落後必然使國家遭受恥辱,沒有海上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海軍是—個國際性戰略軍種,擔負著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保衛國家海上安全的重要使命。我們必須看到,在世界性新軍事變革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