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牛返

車牛返

後人為了紀念閔子的孝行,將鞭打蘆花這個山坡上的“杜村”改名叫“鞭打蘆花車牛返村”,更名源於孔子高徒閔子騫的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 2005年9月,鞭打蘆花車牛返遺址被蕭縣人民政府公布為蕭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四賢祠明嘉靖十三年,為紀念閔子騫、顓孫子張、顏子柳,唐代封蕭伯三人。

百科名片

“鞭打蘆花車牛返”村系全國最長的村莊地名,位於蕭縣縣城西南約10公里處,五洞山的南,隸屬杜樓鎮孟窯行政村。後人為了紀念閔子的孝行,將鞭打蘆花這個山坡上的“杜村”改名叫“鞭打蘆花車牛返村”,更名源於孔子高徒閔子騫的一個十分感人的故事。今人為圖方便,簡稱“車牛返村”。還把每年的正月二十四日(閔子騫的生日)定為古會,在“鞭打蘆花車牛返”處逢會三天,引來方圓幾十里的民眾,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車牛返地形面貌車牛返地形面貌

基本概況

中文名稱 鞭打蘆花車牛返 行政類別 鄉村自然村
英文名稱 cattle car back 地域面積 2.3平方公里
所屬地區 安徽省宿州市蕭縣 郵編區號 235291、0557
具體位置 蕭縣縣城西南五洞山南巁 人文歷史 鞭打蘆花處、千佛庵、乾隆聖旨碑
村名由來

說起“孝哉閔子騫鞭打蘆花車牛返村”這個村名的由來,還與閔子有著密切的關係。
閔子姓閔名損字子騫,春秋魯國人,後遷居宋都相邑(今淮北市相山)東(今閔賢集),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閔子秉性敦厚,剛直不阿,以德名於世。
相傳閔子少時喪母,父續娶姚氏,生二子,名閔革、閔蒙,繼母偏愛己生。某年暮冬,其父驅車外出,命三子隨從,閔子騫趕車。行至蕭縣城西南一個村莊,天氣驟冷,朔風怒號,大雪紛飛,閔子騫顫抖不已,鞭墜於地。父怒,以鞭擊之,衣破蘆花飛揚,其父驚奇不解,又撕開其弟閔革、閔蒙衣服,儘是絲絮,這才恍然大悟,始知後母虐待子騫。遂勒車返回故里,決意休去後妻。為使家庭不致破裂,閔子騫跪而求之曰:“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團圓”。其父聽閔子騫言之有理,方罷休妻之事。後母聞之,深受感動,愧疚不己,自此痛改前非,待三子如一,終成為慈母。為此,孔子感而贊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與其父母昆弟之言”。意思是,閔子騫真是個孝子啊!他孝敬父母,友愛兄弟,讓別人對他的父母兄弟都沒有不好的閒話。
明朝尚書李化龍也敬仰閔子之德而作詩頌曰:“閔子祠堂官道西,蘆花滿地草萋萋。階前幾棵長松樹,不是慈烏不敢棲”。
後來,人們將其故事納入二十四孝,至今當地還流傳著一首民謠:鞭打蘆花車牛返,仁義道德最為先;夫休後妻兒救母,子騫美名代代傳。並編成戲劇廣為演唱,遂使閔子之孝名揚天下。
元大德年間,鄉人又在該村增建“四賢祠”,分別祭祀閔損、顓孫子張、顏子柳和孟子以作尊賢崇儒,彰顯孝道,自此,該村又成為對青少年進行傳統教育的良好基地。
蕭縣的“鞭打蘆花處”是二千多年前,人們為了紀念孔子的七十二賢弟子其中的閔子騫忍受痛苦和屈辱孝敬後母而立的石碑,是歷代宣傳孝道的重典型,是孝文化的基地,在中國歷史上產生過重大影響。
2005年9月,鞭打蘆花車牛返遺址被蕭縣人民政府公布為蕭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被公布為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規劃建設

為了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孝文化的傳統美德,為後人樹立孝文化的典範,促進構建設和諧社會和經濟社會發展,籌備在中國安徽蕭縣建立“中國百孝文化園”,利用杜樓鎮車牛返村的自然資源的人資源,擴大“鞭打蘆花”的建設規模,在全國範圍內徵集百名以上孝子孝女的典型,使其擴大建成為全國孝文化教育基地和旅遊基地。
利用杜樓鎮車牛返村的山森、山坡的荒廢山地200餘畝。其中以現有的“鞭打蘆花處”石碑為中心,向周邊擴展,恢復“四賢堂”、“鞭打蘆花”碑坊,聖旨碑等古建築物用山地40畝,新建“中國百孝碑廊”占地120畝,新建中國百孝展覽館占地10畝,新建敬老院占地20畝,門面及停車場發仿古建築物為主題,體現中華民族古代建築風格。

人文歷史

文物遺址

在2007年村民們在車牛返山南巁山地取土時偶然發現一座千年古墓。經初步挖掘、清理,文物專家根據墓葬形式、畫像石圖案、墓志銘等推斷,這是一座漢末的古墓,且墓主身份較高,具有很高的考古價值。
經過5天的搶救性挖掘清理,考古人員發現古墓共有主室1個、側室2個、耳室1個,並配有前廳和中廳。墓室西壁刻有青龍、白虎、翼馬等象徵太平盛世的祥禽瑞獸,而東壁則刻著“百戲圖”。目前,共出土文物28件,其中,漢畫像石10塊,青瓷14件,青銅器2件,鐵器2件。

佛禪寺遺址
千佛禪寺石牌千佛禪寺石牌
乾隆御筆聖旨石碑乾隆御筆聖旨石碑
千佛禪寺已經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千佛禪寺”寺廟遺址內石碑眾多,字跡秀麗清晰,寺內有乾隆御筆聖旨石碑(此碑刻於大清乾隆三十二年二月十三日也就是1767年),以及民國年間雕刻千佛禪寺石牌坊(刻於民國三十年,也就是1941年) ,雖經歷盡滄桑可依然清晰可見。鞭打蘆花處石碑
鞭打蘆花處石碑鞭打蘆花處石碑
當地鄉紳還在鞭打蘆花回車處立了一塊石碑,由李恆章撰文、王兆敏書丹、蔣相帆刻石、杜長耀豎碑。碑文為:“孝哉閔子!人無間言,必在汶上,忠操靡堅。哀之今人,忠孝蕩然。求則得之,效法前賢。”此碑損壞後,後人又在原址上重立一碑,上刻“鞭打蘆花處”(此碑刻於民國乙卯年,也就是1915年),至今保存尚好。 2005年9月,鞭打蘆花車牛返遺址被蕭縣人民政府公布為蕭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四賢祠

明嘉靖十三年,為紀念閔子騫、顓孫子張、顏子柳,唐代封蕭伯三人。知縣朱同芳在白茅山建三賢堂,孟子後裔於元大德初由鄒縣遷蕭,為把祀奉孟子後裔於車牛返建四賢詞,以作尊賢而張讀書之風,今祠堂已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