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整形

身體整形

身體整形是藝術家們的一種行為藝術,通過手術方法改變自己的身體造成永久驚人效果的同時也損壞了自己的健康。

簡介

“身體整形(bodymodification)”藝術是行為藝術中的邊緣類別,藝術家們損毀、扭曲自己的身體,或在其中植入器件,抑或將身體美化,造成幾乎永久性的效果。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美有了新的認識,從此帶動了我國整形美容外科的發展。整形美容的目的就是通過一些外科手術,對原本的身體器官進行矯正和修復,以令其符合人們的審美標準,滿足人們的愛美心理。但整形並非意味著可以隨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身體,必須符合人體生理的客觀規律,把握好手術時機和原則。否則可能給手術者帶來經濟上的損失和心理上的痛苦。不同部位整形手術有其特定的時機。
1.眼瞼美容手術。
重瞼術,年滿16歲以上做比較合適;下瞼眼袋整復術,下瞼眼袋多發生於40歲以上中老年人,男女均可發生;下瞼眼袋摘除術,尤其適用於中老年人中的重度眼袋患者。
2.鼻部美容手術。
隆鼻手術,年滿18歲以上做比較合適。
3.耳再造術。
為了不影響兒童正常的心理發育,一般可在5-6歲時進行手術,此時耳廓大小與成人相差無幾,手術對其發育影響不大。
4.唇齶裂修復手術。
唇齶裂患兒儘量在出生後2-3個月之內完成唇裂修復手術,在2歲之內完成齶裂修復術。由於唇齶裂修復術後繼發的畸形手術儘量在12歲左右完成。
5.面部除皺術。
面部除皺術的適宜年齡為40-60歲,但隨著主客觀需求的變化,30-40歲者要求做除皺術的人增多,但只適應小範圍局部手術。
6.乳房美容手術。
隆胸術,要求隆乳的患者包括乳房發育不良、哺乳後乳房萎縮和性別轉換手術中的男變女者,其中以第二類患者最常見;乳房縮小術,乳房縮小術最好在乳房發育完全後施行,但如果是嚴重的巨乳症,即使是未完全發育的少女也可以考慮手術;乳頭內陷矯正術,乳頭內陷絕大多數是先天性畸形,可先嘗試採用非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無效的一般採用手術治療。
7.吸脂術。
手術年齡一般在17-52歲,處於生長發育期的未成年人不宜行此手術。單純局部脂肪堆積,如腹、腰、臀部堆積是最佳的手術適應症。患有嚴重冠心病、高血壓、肺功能不全、糖尿病、凝血機制障礙者屬吸脂術的禁忌人群。
進行美容整形手術,同樣具有風險,在獲得美的同時,必須承擔手術風險,這就更需要到正規的有資質的醫療機構就診。

顱腔植入相機

紐約大學教授、藝術家瓦法·比拉勒前陣子宣布將進行一次外科手術,在顱腔的後部植入一枚拇指指甲大小的照相機,這事震驚了各大媒體,上了頭版頭條,沸沸揚揚。如今這手術已經做成了,植入的照相機將在整整一年中每分鐘自動拍攝一張照片。此行為作為一件作品是應即將開館的卡達Mathaf:阿拉伯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委任創作的,名為“第三我(The3rdI)”,在該館的展覽中,觀眾能夠看到比拉勒的“後視影像”傳送到監控設備上的“快照”。“我用我腦袋的後部(這裡沒有雙關)想到這個點子,如今很高興看到它能實現,”藝術家通過一位發言人對《華爾街日報》如是說。

造出第三耳

斯蒂拉克的“臂耳”;蒂拉克的“臂耳”;

澳大利亞-希臘藝術家斯蒂拉克(原名SteliosArcadiou)的舉動與前面那位比拉勒精神相通,但極端得多。他以進行一些“身體添加”的實驗著稱,比如他的一個項目是使網路用戶遠距離控制他的肌肉運動。他更著名且極端的作品是2007年在前臂上移植了一個耳朵“第三耳(thirdear)”,這耳朵是用軟骨做的,本身無功能性,而後來置入其中的一枚傳聲器能使斯蒂拉克利用它遠距離“聽音”。倒霉的是,藝術家在其個人網站上稱要將這枚傳聲器取出,因為引發了嚴重的感染。

好多讓人有點兒反胃的“生物藝術(bio-art)”作品都來自澳洲,誰會忘記澳大利亞雙人組奧隆·凱茨(oronCatts)和約納特·祖爾(IonatZurr)在MoMA“設計與彈性頭腦(DesignandtheElasticMind)”展覽中的作品?這對夫婦弄了一件幹細胞做成的“活皮夾克”,當時的策展人保拉·安東內里(PaolaAntonelli)在這作品失控前將其“開除”了。

改造成別人

庫奧奇將自己改造成60高齡的病中老父庫奧奇將自己改造成60高齡的病中老父

義大利藝術家羅貝托·庫奧奇如今以那些漂亮又頗具諷刺的綜合媒材繪畫和高度觀念化的雕塑而聞名,他的巨型雕塑《帕祖祖Pazuzu)》在新博物館(theNewMuseum)那傑夫·昆斯為迎合藏家達基斯·瓊諾(DakisJoannou)的趣味而策劃的展覽“皮笛(SkinFlute)”中極為搶眼。而他殺進藝術圈是靠1998年的“生命分享(life-share)”行為藝術作品,這作品如今已成傳奇。在作品中,庫奧奇將自己“全方位地”改造成自己的父親,增肥300餘磅,將頭髮染白,留鬍子。庫奧奇此舉本質上是自願在一個更老、病弱的身體中生活多年,直到他的父親去世。這一長期行為帶來極為嚴重的健康問題,甚至需要進行外科手術將藝術家變回年輕些的自己——這也像反方向的“身體整形”藝術。

美學“體”現

奧蘭作品,1993 作者: ARTINFO奧蘭作品,1993 作者: ARTINFO

“身體整形藝術女王”之冠冕當歸於生於法國的藝術家奧蘭(neMireilleSuzanneFrancettePorte),她最著名的當屬她對外科整形之美學潛力的調查研究。在1990年至1993年,奧蘭進行了一系列手術,將臉和身體的不同部位整形為藝術史中女性美的理想形象,比如將下巴整形為波提切利畫中維納斯的樣子,將前額整形為達·芬奇《蒙娜麗莎》的樣子。這些手術都以浮華的、戲劇性的方式呈現,以精心置備的衣裝粉墨登場。吸脂手術吸出的脂肪被放入一個以她自己的手臂和腿為模型製成的“聖骨匣”中。很多時候這些過程都是現場播放的,把觀眾都給看吐了。2010年,奧蘭對媒體稱:“我是位女性主義者,新女性主義者,後女性主義者和另類女性主義者。”

夫妻同相

藝術家搞的最怪最給力最悲催的“身體整形”當屬Throbbinggristle樂隊的主唱、藝術家GenesisP-Orridge了,他在2003年與其妻、施虐女郎LadyJaye一起進行了外科整形,使他們倆變得不分彼此。據2008年《Radar》雜誌上AaronGell的經典解釋,這一對兒為自己裝了C罩杯的假乳房,並以手術改造了眼睛、鼻子、下巴、臉頰和嘴唇。P-Orridge稱其為“pandrogeny”實驗——試圖“將我們從對現實的這種二元觀念中解放出來,而不是什麼東西都要分出個陰/陽,只是最近我才與我的愛人達成協定。我已經發現黑/白、好/壞,都是可塑材料。這關乎根除差異”。這是P-Orridge關於表現不諧的終生項目,也是巔峰之作,而在這浪漫夢想經過4年之後,長期忍受胃癌折磨的LadyJaye於2007年突然撒手人寰。此後P-Orridge還保持著那種妝扮,並專心進行視覺藝術創作。下周他將在巴塞爾邁阿密藝博會期間NADAArtFair的獨立展位展示他的作品。

整成貓

曾是傳奇威爾斯滕藝術商業家族的亞力克·威爾斯滕(AlecWildenstein)之妻,被紐約郵報譽為“威爾斯滕新娘”,她總能招惹上這類諢名。由於對整形手術的過分熱衷,喬思林1998年遭遇轟動當時的離婚訴訟,當時亞力克在紐約雜誌上說的一句話雷死個人,說她想要“整得像只貓”。此後喬思林就成了小報歡迎的素材,她那檔子事甚至被編成一出音樂劇《威爾斯滕新娘》,據宣傳材料稱,該劇是“一個怪異而悲情的愛情故事,通過一位女性的個人奮鬥和喪失自我的感受,探討荒誕與畸變的形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