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履

跪履

跪履,表示向長者虛心求教。張良曾為一老父於圯下取履事。“命良取履,並長跪履之。” 後以“跪履”表示向長者虛心求教。

基本信息

詞目:跪履

詳細釋義

典源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

良嘗閒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譯文

張良閒暇時徜徉於下邳橋上,有一個老人,穿著粗布衣裳,走到張良跟前,故意把他的鞋甩到橋下,看著張良對他說:"小子,下去把鞋撿上來!"張良有些驚訝,想打他,因為見他年老,勉強地忍了下來,下去撿來了鞋。老人說:"給我把鞋穿上!"張良既然已經替他把鞋撿了上來,就跪著替他穿上。老人把腳伸出來穿上鞋,笑著離去了。張良十分驚訝,隨著老人的身影注視著他。老人離開了約有一里路,又返回來,說:"你這個孩子可以教導教導。五天以後天剛亮時,跟我在這裡相會。"張良覺得這件事很奇怪,跪下來說:"嗯。"五天后的拂曉,張良去到那裡。老人已先在那裡,生氣地說:"跟老年人約會,反而後到,為什麼呢?"老人離去,並說:"五天以後早早來會面。"五天后雞一叫,張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在那裡,又生氣地說:"又來晚了,這是為什麼?"老人離開說:"五天后再早點兒來。"五天后,張良不到半夜就去了。過了一會兒,老人也來了,高興地說:"應當像這樣才好。"老人拿出一部書,說:"讀了這部書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師了。十年以後就會發跡。十三年後小伙子你到濟北見我,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說完便走了,沒有別的話留下,從此也沒有見到這位老人。天明時一看老人送的書,原來是《太公兵法》。張良因而覺得這部書非同尋常,經常學習、誦讀它。

同源典故

取履 取履橋 圮上履 圮上書 圮橋履墜 圮橋屨 圮橋書 圮橋進履 圯上 圯上一編 圯上人 圯上家傳 圯橋書 圯橋石杳 圯橋進履 圯編 墮履 墮屨 子房取鞋 帝王師 師黃石 文成履

用典示例

唐 杜牧 《洛中送冀處士東遊》詩:“ 劉濟 願跪履, 田興 請建籌。”

唐 黃滔 《裴侍郎啟》:“昨者面容跪履,親俾窺天,仍如琢玉之品題,更啟如金之然諾。”

宋 唐庚 《雙榕》詩:“摳衣倘可親,跪履安敢羞。”

宋 劉克莊 《水龍吟》詞:“若論輩行,早陪 韓 柳 ,晚交 元 白 。老矣安能,為人取履,與人爭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