跕跕

跕跕,詞語。拖著鞋走路。

基本信息

詞語:
注音:dié dié
跕:diǎn ㄉㄧㄢˇ 同“踮”。
tiē ㄊㄧㄝˉ 拖著鞋走路。
dié 下墜的樣子。
粵語:cip3 dim3 dip6
客家話:[海陸豐腔] tiap7 [梅州腔] tiap7 dem5 [台灣四縣腔] tiap7 [客英字典] tiap7
英語:shuffle, limp
部首:足,部外筆畫:5,總筆畫:12
筆順:251212121251

名稱解釋:

1. 墜落貌。

《後漢書·馬援傳》:“當吾在 浪泊 、 西里 閒,虜未滅之時,下潦上霧,毒氣重蒸,仰視飛鳶跕水中。”
李賢 註:“跕跕,墯貌也。”
宋 秦觀 《田居》詩之四:“寥寥場圃空,跕跕鳥鳶下。”
清 黃遵憲 《過安南西貢有感》詩:“仰看跕跕飛鳶墮,轉憶鄉人下澤車。”

2. 象聲詞。

明 袁宏道 《隆中偶述》詩:“杖聲跕跕沖山鳥,道是 鹿門 龐德公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