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哲身

telligen Simulation tilation

自動化知名專家、上海大學自動化系教授,獲國務院特殊津貼。1997年成為建設部科技委智慧型建築推廣中心專家組第一批專家委員,建築業協會智慧型建築分會專家委員會能量管理組長;勘察設計協會工程智慧型分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自動化學會智慧型建築與樓宇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專家組副主任;中國綠色建築與節能委員會智慧型組專家;數字城市與智慧型標準化委員會委員;上海市智慧型建築專家委員會副主任。
上海花旗銀行大廈弱電顧問;上海城際國際大廈、嘉傑國際大廈弱電全程顧問;上海浦東機場候機樓液壓同步頂升工程顧問;上海虹橋機場東航40號機庫網架結構液壓同步頂升工程顧問組長;近任上海中心、徐匯區法院弱電顧問。
近年致力於智慧型建築的弱電系統的研究,特別是樓宇自動化系統(BAS)的辨識建模及節能的研究。專長於工業控制、神經網路建模和系統辯識。
2004年到美國Dallas, Texas參加"第十四屆炎熱和潮濕氣候下建築物系統最佳化國際會議",並做"智慧型建築暖通部分子系統辨識和最佳化(The Identif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HVAC Partial Subsystems in Intelligent Buildings)"的發言。
2005年5月到墨西哥參加"第十六屆國際建模與仿真會議(Modeling and Simulation)",並做了"帶再熱盤管的壓力無關型變風量終端辨識(The Identification of Pressure Independence Variable Air Terminal with Hydronic Reheat"的發言。
2005年11月參加中國智慧型建築協會代表團訪問英國,並在中英交流中作學術發言。
2006年8月參加在美國夏威夷舉辦的"智慧型系統與控制"國際會議,做"基於模型預測的隧道通風控制"(Model-based Predictive control of Tunnel Ventilation)的發言。
2007年8月參加西班牙"套用仿真和建模"國際會議作論文發言。 2010年5月參加巴西套用計算機建模與仿真國際會議,並作論文發言。2008年底至今從事綠色低碳建築控制技術的研究和實踐。設計、監管了杭州綠色科技館的樓控系統,並研究了被動通風系統數學模型和外遮陽控制策略。
參加了住建部《建築節能智慧型化技術導則》(統稿)、住建部《建築設備監控系統工程技術規範》、《智慧型建築行業發展報告》、《上海市大型公共建築能耗監測系統工程技術規範》和《上海市智慧型化節能技術套用指導手冊》等標準、導則和指南的編寫。
參加或主持了上海市博物館智慧型化建築、溫州博物館、廣東省會展中心、嘉興市行政中心、常州市行政中心、浙江省公安廳、內蒙自治區檢察院、山東省廣電大廈、水電部太湖流域指揮中心、重慶市會展中心、江西省財經大學國際交流中心、浙江省電力局大樓、上海中醫院、杭州第一醫院、紹興中級法院、江陰市體育館、上海中遠兩灣城、南海市怡翠圓智慧型小區、溫州瑞安中學、江蘇南通行政中心,江陰體育中心,杭州吳莊等智慧型小區等上百個智慧型化項目的專家評審、評標或鑑定。
獲得獎項:分別在1990年和2000年以第一完成人身份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在1993年以第一完成人身份獲建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98年以液壓同步提升系統部分總體設計和顧問組長身份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11年因設計並監管杭州綠色科技館BA系統,獲住建部綠色建築創新三等獎,該項目獲美國LEED白金獎。
出版著作:《智慧型建築控制與節能》,電力出版社,2007年。論文及譯文三十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