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溥

趙亞溥,1963年8月生。於1994年7月在北京大學力學系固體力學專業獲得理學博士學位。 現為中科院力學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於2000年9月-2006年1月擔任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LNM)主任。於2002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稱號,2004年入選國家人事部等七部委批准的“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受聘擔任《力學進展》常務編委、《力學學報》、《Int. J. Nonlinear Science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固體力學學報》、《機械強度》編委。兼任中國科學院“微系統技術研究發展中心”戰略專家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院材料力學行為與設計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力學學會常務理事,還兼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
趙亞溥研究員的主要研究領域為衝擊動力學和微/納電子機械系統與生物微系統中的力學問題。
在衝擊動力學方面,於1998年提出了衝擊載荷下結構塑性動力回響的無量綱數-“回響數(Response Number)-Rn”,被國外學者稱謂“Zhao dimensionless number”(IJIE, 2004;IJSS, 2006)。
他和他所領導的課題組目前主要從事納/微系統(MEMS/NEMS)和生物微系統中相關力學的研究。目前主持的與MEMS相關的主要研究項目包括: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項目“微系統動力學”(首席科學家);力學研究所二期創新主要方向之一“納米/微米尺度力學與微系統力學”(負責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研究基金“MEMS/NEMS中的若干重要力學問題”等。
在納/微系統力學的研究中,結合納/微系統的設計、製備,以其中的“表面效應”為主,圍繞其中最主要失效模式之一“粘著(adhesion/stiction)”以及“抗粘著(anti-stiction)”為研究重點,近期還結合“生物粘著(bio-adhesion)”、仿生微系統、自組裝開展研究工作。
本課題組已在《Journal of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Nanotechnology》等MEMS和納米技術主流期刊上發表論文十餘篇。另外,還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Langmuir》、《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等重要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十餘篇。已經主編有關MEMS/NEMS的特刊(Special Issue)四部,擔任《Int. Conf. Micro & Nano Systems 2002》的大會主席。
本課題組的宗旨是:結合納/微系統的設計和製備,深入研究其中的“尺度效應”特別是“表面效應”,發展新的多尺度、多場耦合理論;以人為本,培養高層次、高水平的科技人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