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診斷與鑑別診斷

作者介紹

郭瑞強,男,教授,科主任,博士生導師。1954年9月生,醫學博士。超聲影像科學科帶頭人,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理事,中國超聲心動圖委員會委員,省超聲學會委員兼秘書。1992年8月-1996年4月受國家教委選派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醫院做臨床博士後研究,主要從事超聲心動圖對冠心病、高血壓、心力衰竭等項研究,完成多項美國心臟病(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課題,得其資助,在美國著名心血管病雜誌Circulation、JACC、AJC、AHJ、JASE等發表論文16篇。主要從事心血管疾病超聲診斷工作,完成省衛生廳、省教委、省科委課題8項,其中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次,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次;在《中華物理》、《中國超聲醫學》、《中華超聲影像學》、《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等雜誌上發表論文50餘篇。從事心血管內科臨床和超聲診斷工作30年,對心血管疾病的臨床和超聲診斷有獨到之處,擅長運用經食管超聲心動圖進行先天性心臟病的封堵治療,負荷超聲心動圖診斷冠心病,評價冠心病介入治療效果的超聲檢測。
韓鄂輝,醫學影像專家,男,1960年1月生於武漢,武漢大學醫學院黃石市中心醫院(國家三甲醫院)教授、主任醫師,1979年畢業湖北醫學院鹹寧分院醫療系。現任黃石市中心醫院功能科(超聲影像科)主任、黃石市臨床超聲影像學學科帶頭人。中國中青年心律失常與起搏學會常務委員、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藥雜誌》編委、《中華現代內科學雜誌》常務編委、黃石市司法醫學鑑定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並當選為九三學社黃石市黃石港區第四、五屆主任委員、黃石市黃石港區第七、八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第九屆人大代表、黃石市黃石港區人民檢察院人民監督員。自1979年以來,從事功能科臨床診斷工作與影像學等相關學科科研30餘年,曾多次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武漢市協和醫院學習進修,擅長腹部超聲診斷、臨床心電學診斷,醫德高尚,深受患者好評。除臨床工作之外,1979年至今,陸續在《東南大學學報》《南昌大學學報》《肝臟》等國內權威、重要專業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譯文20餘篇,主編專著《臨床超聲新技術與套用》(2009年)《臨床超聲誤診病例分析》(2008)等兩部,多篇論文在“中華醫學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臨床心電雜誌年會”上獲獎,部分學術觀點在國內影響廣泛,曾被多種論文、專著與教材引用轉述,並有個人專利一項。

作品目錄

第一章 顱腦
第一節 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第二節 顱內出血
第三節 腦積水
第四節 先天性蛛網膜囊腫
第五節 Dandy-Walker畸形
第六節 胼胝體發育不全
第七節 腦大靜脈擴張
第二章 心臟
第一節 心臟瓣膜病
第二節 先天性心臟病
第三節 心肌病
第四節 冠狀動脈疾病
第五節 感染性心內膜炎
第六節 心包疾病
第七節 心臟黏液瘤
第三章 血管
第一節 主動脈疾病
第二節 腹部大血管
第三節 頸部血管疾病
第四節 四肢血管疾病
第四章 胸部
第一節 胸壁疾病
第二節 胸膜疾病
第三節 縱隔腫瘤
第五章 肝臟
第一節 肝臟局限性病變
第二節 肝臟瀰漫性病變
第三節 移植肝
第六章 膽囊、膽管
第一節 膽繫結石
第二節 膽系感染
第三節 膽道蛔蟲
第四節 膽囊息肉樣變
第五節 膽系腫瘤
第六節 先天性膽系疾病
第七節 黃疸
第七章 脾臟
第一節 先天性脾異常
第二節 脾臟瀰漫性腫大
第三節 脾臟占位性病變
第四節 脾破裂
第五節 脾萎縮
第八章 胰腺
第一節 胰腺炎
第二節 胰腺囊腫
第三節 胰腺腫瘤
第四節 胰腺損傷
第九章 泌尿系
第一節 腎臟
第二節 輸尿管
第三節 膀胱
第四節 前列腺
第五節 精囊腺
第六節 陰囊
第十章 腸道
第一節 大腸癌
第二節 腸梗阻
第三節 腸套疊
第四節 急性闌尾炎
第十一章 腹膜後、腎上腺
第一節 腹膜後疾病
第二節 腎上腺疾病
第十二章 婦科部分
第一節 子宮疾患
第二節 卵巢囊性腫瘤
第三節 卵巢實質性腫瘤
第四節 盆腔膿腫
第五節 輸卵管積水
第十三章 產科
第一節 異常妊娠
第二節 滋養細胞疾病
第三節 胎盤異常
第四節 胎兒畸形
第十四章 淺表器官
第一節 甲狀腺
第二節 乳腺
第三節 涎腺
第四節 眼
第十五章 肌肉骨骼系統
第一節 肌肉、肌腱、軟組織
第二節 關節、滑囊、腱鞘
第三節 骨骼
第四節 周圍神經疾病
第十六章 超聲造影
第一節 超聲造影理論基礎
第二節 超聲造影的臨床套用
第十七章 超聲介入技術
第一節 超聲引導穿刺的技術原則
第二節 超聲引導穿刺細胞學檢查和組織活檢
第三節 超聲在各臟器病變穿刺活檢中的套用
第四節 腹部穿刺活檢
第五節 超聲介入的治療套用
第六節 彩色都卜勒在實性占位性病變治療中的套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