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核飛彈潛艇

超級核飛彈潛艇

美“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被譽為“當代潛艇之王”。就整體性能而言,它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戰略核潛艇。

基本信息

簡介

美“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被譽為“當代潛艇之王”。就整體性能而言,它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戰略核潛艇美國軍方在70年代初期展開了三叉戟Ⅰ型潛射彈道飛彈的計畫,同時開始發展一種新型的彈道飛彈潛艇以供三叉戟飛彈使用。最初的計畫乃是建造一種拉法耶級的改良型潛艇,並使用相同的西屋(Westinghouse)S5核子反應爐,而後為了減低新潛艇和噪音,因此決定採用自然循環核子反應爐。基於經濟效益,飛彈數量由18枚增至24枚。由於這項計畫的造價過於龐大,最初曾遭國會的反對,不過當前蘇聯在三角洲級潛艇上配置了射程長達6935公里的SS-N-8潛射彈道飛彈之後,國會終於批准了這項計畫。雖然已獲得國會的批准,不過這項計畫在發展之初仍遭到不少困難,因此仍較預定進度落後許多。當困難一一被克服以後,終於產生了一種極為優秀的潛艇與極具威力的飛彈。第一艘俄亥俄號(SSBN 736)1981年開始測試工作,1982年1月發射第一枚飛彈,並在82年10月作首次的戰鬥部署。前8艘俄亥俄級潛艇在帆罩後方配有24枚三叉戟Ⅰ型(D-5)飛彈,田納西號則改為三叉戟Ⅱ型(D-5)飛彈,這種飛彈在90年3月在俄亥俄級上完成首次戰鬥巡航,將來前8艘亦將改配三叉戟Ⅱ型飛彈。除彈道飛彈外,各艦另備有4具傳統魚雷發射管可供自衛。三叉戟飛彈的射程較以往大幅度增加,這意味著它們只須部署在美國即對敵人目標具有相當的威脅性。最初8艘俄亥俄級潛艇皆部署於緬因州的班哥外海,其餘則部署於喬治亞州的京斯灣。這意味著俄亥俄級主要任務區域僅須在美國擁有控制權的海域即可,因而占了很大的優勢。俄亥俄級潛艇的任務行程表是先以一組乘員執行為期70天的巡邏任務,之後有25天進行整修保養,整修完畢再由另一批乘員登艦執行任務。每九年進行一次為期一年的大整修,同時進行核能燃料棒的更換。如此每艘船的保險率可達百分之六十六---可以說是一項特例。雖然前蘇聯的颱風級潛艇較俄亥俄級大了許多,不過其飛彈攜帶量反較俄亥俄級少了4枚,就這點而言,俄亥俄級是較颱風級成功的。隨著冷戰時代的結束,繼前蘇聯在91年解體,俄亥俄級的建造工作在目前計畫的18艘完成後,似乎是不會再繼續了。“俄亥俄”級核潛艇的艇體屬單殼型,在結構與布置等方面均與眾不同。艇體艏艉部是非耐壓殼體,中部為耐壓殼體,整個耐壓體僅分成四個大艙,從艏至艉依次是指揮艙,飛彈艙,反應堆艙和主輔機艙。指揮艙分為三層:上層設有指揮室,無線電室和航海儀器室;中層前部為生活艙,後部為飛彈指揮室;下層布置4具魚雷發射管。飛彈艙共裝24枚“三叉戟”飛彈,對稱於中心線平行布置。反應堆艙的上部是通道,下部布置反應堆。主輔機艙布置動力裝置。“俄亥俄”級核潛艇的電子設備主要包括水聲探測,導航和通訊三部分。艇上裝備10餘部水聲探測設備,最主要的是AN/BQQ-6型聲納,該聲納以主動工作方式為主,探測距離5-10海里,以被動方式工作時探測距離可達100海里。艇上的中心計算機可把整個導航系統連線在一起,實現了集中自動控制。通訊系統設施齊全,性能優良,可在300米深處接受岸台信號,從而避免被衛星和敵機發現。“俄亥俄”級核潛艇的武器裝備除4具魚雷發射管外,主要是“三叉戟”飛彈,它分為I型和II型兩種。I型飛彈戰鬥部為Mk400型分導式彈頭,每枚有8個10萬噸級當量彈頭,最大射程為4600海里。II型飛彈戰鬥部改用Mk500型分導式彈頭,每枚載有14個15萬噸級當量分彈頭,最大射程為6000海里。“俄亥俄”級核潛艇是美國戰略核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其核威懾戰略的重要保證之一,一艘“俄亥俄”級核潛艇上攜帶的24枚飛彈,336個分彈頭可以在半小時內摧毀對方200-300個大中型城市或重要的戰略目標。排水量:18750噸規格:全長560英尺(170.7米);全寬42英尺(12.1米),吃水36.4英尺(11.8米)。裝備:SSBN 726至SSNB 733;三叉戟Ⅰ型(C-4)潛射彈道飛彈24枚,SSBN 734以後:三叉戟Ⅱ型(D-5)潛射彈道飛彈、533毫米魚雷發射管4具、顧耐德Mk 48魚雷。主機:一具通用電氣S8G自然循環壓水冷卻式核子反應爐、渦輪導氣驅動系統(60000軸馬力),單軸,航速20節以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