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黑洞:舞弊防範與識別之道

上市公司舞弊分析 上市公司舞弊手法 上市擔保中的舞弊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廣東經濟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4月1日)
平裝: 239頁
開本: 16開
ISBN: 7807282614
條形碼: 9787807282617
尺寸: 24 x 16.4 x 1.1 cm
重量: 381 g

作者簡介

楊和茂,1968年出生於江西臨川,知名財務管理諮詢專家、職業培訓師,中國註冊資產評估師、高級會計師,2002年獲中山大學在職工商管理碩士(管理方向)學位。
現任廣州市指數財務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香港工商管理學院高級客座教授,中國電信衛星城特邀教授,美國註冊物流師協會、中國信息產業部特邀高級培訓師;兼任elm(英國)管理諮詢等數十家國內外知名管理諮詢機構高級培訓師和高級顧問。常年擔任數十家大型企業集團高級財務顧問。

內容簡介

本書對企業日常經濟活動中廣泛存在的各種舞弊行為與舞弊動機進行全面剖析,並就如何有效實施監控和預防這些問題的產生進行詳盡的敘述,衷心希望讀者能從中吸取教訓,避免陷入這些黑洞之中,做到防患於未然。
本書的橫空出世使企業對各種舞弊風險的防範更加全面和系統,從而使企業對花樣百出的舞弊具備了強有力的防範和識別武器,同時也使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對如何防範和透視公司的各種舞弊現象有一個更加深刻的了解。無論你的企業是什麼類型的,都可能因舞弊而面臨種種風險,此書能幫助你找到防微杜漸、突破瓶頸、乘風破浪並且基業長青的方法。
本書以一種全新、全方位與全過程的視野,對企業日常經濟活動中廣泛存在的各種舞弊行為與舞弊動機進行全面剖析,旨在為管理者和投資者提供現代企業管理中所必須防範的各種對企業基業不利的因素,同時使得廣大讀者對企業舞弊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行為有一個透徹的理解。
舞弊行為是利用欺騙等手段進行貪污盜竊、弄虛作假的一種違法亂紀行為。舞弊行為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於企業或單位的內部控制薄弱。通過對舞弊行為的研究,可以發現企業內部控制中、企業治理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和薄弱環節,針對這些問題和薄弱環節,採取各種糾正措施,能有利防止或減少舞弊行為的發生。
本書主要從傳統的會計舞弊到現代財務管理中的舞弊、上市公司關聯舞弊、行銷價值鏈舞弊、公司治理對舞弊行為的有效防範,以及舞弊行為的防範與對策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用比較樸實的語言,使得讀者能夠順利地理解舞弊的各個方面,從中快速找到解決各種管理困惑和難題的方法。

媒體評論

書評
本書以一種全新、全方位與全過程的視野,對企業日常經濟活動中廣泛存在的各種舞弊行為與舞弊動機進行全面剖析,旨在為管理者和投資者提供現代企業管理中所必須防範的各種對企業基業不利的因素,同時使得廣大讀者對企業舞弊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行為有一個透徹的理解。 舞弊行為是利用欺騙等手段進行貪污盜竊、弄虛作假的一種違法亂紀行為。舞弊行為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於企業或單位的內部控制薄弱。通過對舞弊行為的研究,可以發現企業內部控制中、企業治理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和薄弱環節,針對這些問題和薄弱環節,採取各種糾正措施,能有利防止或減少舞弊行為的發生。 本書主要從傳統的會計舞弊到現代財務管理中的舞弊、上市公司關聯舞弊、行銷價值鏈舞弊、公司治理對舞弊行為的有效防範,以及舞弊行為的防範與對策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用比較樸實的語言,使得讀者能夠順利地理解舞弊的各個方面,從中快速找到解決各種管理困惑和難題的方法。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主謀者——誰製造了舞弊
財務舞弊者現狀分析
現代財務舞弊概述
舞弊對企業的深遠影響
第二章 傳統舞弊——會計舞弊
原始票據中的舞弊遊戲
讓人亦愛亦恨的財務報表
“莫須有”——歷史的悲劇又重演
“假作真時真亦假”
票據中的另類
追逐假利潤獲取不正當業績獎勵
截留收入混淆是非
憑證之間的貓膩
相信財務賬簿的前提——掌握證據
不動產中的舞弊辨識
虛增工資人數逃避稅收
尋找財務報表中的蛛絲馬跡
當重要補充成為不必要時
公司內部員工舞弊與內部會計控制
現代財務軟體的舞弊手段
第三章 現代舞弊——行銷舞弊
虛假返利混淆規則
虛假促銷默認潛規則
虛假折讓防不勝防
人力資源的“真空地帶”
暗度陳倉隱瞞事實
跨期報賬矇混過關
信用詐欺防不勝防
年度結算套取返利
侵吞不報欲蓋彌彰
模仿簽字罪不可赦
假公濟私昭然若揭
截留貨款長期占用
隨意批發監守自盜
利潤魔術獲取承諾
虛假票據惡意詐欺
虛假擔保中的舞弊
變更支付條款中的舞弊
第四章 舞弊土壤——中介機構
操縱評估價格舞弊
壟斷拍賣牟取私利
評估報告中的常見舞弊方法
審計報告中的舞弊方法
第五章 高難動作——上市公司舞弊
上市公司舞弊分析
上市公司舞弊徵兆
上市公司舞弊手法
上市公司與關聯交易
虛增資產舞弊
操縱股價舞弊
利用關聯交易操縱盈餘
資產置換中的舞弊
無形資產的關聯交易舞弊
上市擔保中的舞弊
出售託管的關聯交易舞弊
關聯交易中的“洗錢”形式
壞賬計提中的舞弊
借鑑國外對上市公司舞弊的處罰措施
第六章 緊急堵漏——完善公司治理
公司權利與公司治理原則
公司治理結構的模式
管理者的選擇、激勵和約束
現有法律條件下我國的公司治理
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
股東一經理衝突管理
中國獨立董事制度中的激勵與約束機制
七大措施推動上市公司治理改革
第七章 防微杜漸——舞弊日常對策
企業內部控制失效的表現、成因與對策
控制關聯交易舞弊的措施
有效規制上市公司關聯舞弊
利用預警信息控制舞弊
從會計線索中尋找舞弊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財務分析報告應披露的重點
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粉飾法律責任展望
附錄一 案例解讀
案例一:花旗再爆醜聞
案例二:廣西2004年審出違規資金57億元
案例三:中行詐欺案涉20多人神秘人物疑為背後主使
案例四:海南航空4.4億元違規資金曝光昨天應聲大跌近69
案例五:北京國資系統88人被開除黨籍挽回損失4000萬元
案例六:李耀祺大肆侵吞國有資產數罪併罰被判死刑
附錄二 《上市公司治理準則》
關於發布《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的通知
上市公司治理準則
附錄三 《企業會計準則——關聯方關係及其交易的披露》
附錄四 公司、企業人員受賄罪
本書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