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蔣氏家族(蔣介石外甥女竺培英談蔣家)/民國名人書系

走進蔣氏家族(蔣介石外甥女竺培英談蔣家)/民國名人書系

走進蔣氏家族(蔣介石外甥女竺培英談蔣家)/民國名人書系,作者是楊堯深。

圖書簡介

作者: 楊堯深 著
出 版 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04-10-1
  • 字數:
  • 版次: 1
  • 頁數: 209
  • 印刷時間:
  • 開本:
  • 印次:
  • 紙張:
  • I S B N : 9787532538355
  • 包裝: 平裝
定 價:¥19.00

內容簡介

耄耋老人竺培英是蔣介石的外甥女。她從懂事起就生活在蔣氏家族中,蔣介石的妹妹蔣瑞蓮、元配夫人毛福梅等,都視其為掌上明珠,曾稱她是“豐鎬房的小主人”。成長於這個特殊環境的竺培英,見證了蔣家的榮辱、興衰;朝夕相處,又讓她無時不在感受著蔣家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甚至外人難以捉摸的內心情感變化。蔣家的政事、家事,竺培英瞭然於胸。如今通過她之口,娓娓道來,撩開了神秘面紗,露出冰山一角。比如:蔣介石與元配髮妻的恩恩怨怨。“西安事變”後,蔣介石回到故里溪口療養時煩躁而矜持的舉止。他面對大哥的猝死,又怎樣地自責。蔣經國和蔣方良新婚燕爾“不見親媽,先認後媽”引起的麻煩。蔣經國與章亞若的婚外戀風波及其來龍去脈,等等。因為涉及的每一件事幾乎都是竺培英的耳濡目染,且鮮為人知,屬第一次披露,對研究者不無參考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全國解放後,特別是“文革”期間,竺培英老人因這層家族背景而歷經磨難。正是祖國大陸改革開放的春風,一掃竺培英內心的陰霾,使她萌生了壓抑幾十年的尋親夙願。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竺培英幾經周折,與身居台灣的表哥蔣緯國取得了聯繫,常在往來信函中,互訴兄妹親情,表達對兩岸早日統一、親人大團圓的殷殷期望。現在蔣緯國已逝世,見著於本書的幾封他的親筆信,顯得彌足珍貴。
回憶過去,是為了正視現實,展望未來。我們出版此書,力圖拂去歲月蒙上的塵埃,展現蔣氏家族的真實面目,並通過此,說明海峽兩岸同是炎黃子孫,血脈相通,實現統一大業是眾望所歸。堅信祖國統一,民族興旺的目標一定能實現。
謹此祝願竺培英老人,在有生之年與台灣的親人早日團圓。

目錄

一、排寂寞蔣家姑嫂相逢豐鎬房 做佛事毛氏舅媽提親雪竇寺
二、喜出望外南園拜見姚冶誠 興高采烈蘇州頻會蔣緯國
三、變生不測蔣瑞蓮遭遺棄 舊事重提毛舅媽憶新婚
四、郎舅一氣停妻再娶 姑嫂同命求佛拜神
五、蔣介石胞妹法昌寺出家 委員長甥女尼姑庵見母
六、甥女充當豐鎬房小主人 娘舅成為雪竇寺求籤客
七、西安事變後介石養傷 蔣家祠堂內介卿出喪
八、蔣經國杭州先拜新姆媽 蔣方良溪口後參親姑嫜
九、孝子孝媳重行結婚禮 佳兒佳婦深慰高堂情
十、為成才蔣經國南北歷煉 慰孤獨竺培英姑嫂共眠
十一、毛福梅在家樂天倫 蔣瑞蓮含悲入黃泉
十二、蔣經國別母赴江西 毛福梅隨子去贛州
十三、日本侵華占寧波 舅媽扶我上花轎
十四、小日本狂炸溪口鎮 毛舅媽慘死豐鎬房
十五、蔣經國贛州興改革 章亞若桂林暴病亡
十六、歡欣鼓舞日本國投降 艱難險阻莫斯科談判
十七、盡孝心蔣母安葬 有餘痛眾親不平
十八、訪親友蔣經國回溪口 拜慈墓艾介石去台灣
十九、海峽兩岸門漸開 相思一線情難捨
二十、上海機場喜迎海外客 清明佳節互訴別後情
二十一、竺培英盼來親人信 蔣緯國寫下小自傳
二十二、同心友鴻雁傳信 異鄉人愛國縈懷
二十三、蔣緯國九死得重生 竺培英四處求秘方
二十四、永難忘魂系桑梓地 長相憶淚灑雲海天
二十五、作者後記

書摘

我叫竺培英,1925年出生,是蔣介石胞妹蔣瑞蓮的女兒。蔣介石是我的舅舅。我有一個哥哥叫竺培風。
我母親蔣瑞蓮,同舅舅蔣介石,都是外祖母采玉所生。王采玉,是蔣介石、蔣瑞蓮的父親蔣蕭庵的繼室。我的外祖父蔣蕭庵在同她結婚前,先後娶過兩個妻子,一個是徐氏,一個是孫氏,她們相繼去世後,我的外祖母王采玉,就成為他的第三位夫人。外婆王采玉,雖然對外公蔣蕭庵前妻所生的蔣介卿(我的大舅舅)也不錯,但是,她心中總是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親生的一雙兒女身上。我們蔣家的親人都知道,外婆王采玉早就看出舅舅蔣介石是一個不安分的人,小小年紀就喜歡走南闖北。並且,她也認為,兒子蔣瑞元(將介石)應該出去闖蕩,做出一番大事來,女兒蔣瑞蓮則應該留在身邊,來伺候自己。這樣一來,外婆王采玉決定為我母親蔣瑞蓮選一個安分的丈夫。說來也巧,或者說也是緣分,我外公開辦的玉泰鹽鋪里,有一個小夥計,名叫竺芝珊,是後竺村的。他16歲就來到玉泰鹽鋪學生意。竺芝珊為人忠厚,幹活賣力,人品也不錯。我外婆王采玉親自為我母親尋找對象,在周圍附近尋覓了一大陣,甚至還託了人,可尋來找去,也沒有一個能勝過竺芝珊的。外婆經過反覆考慮,便決定把女兒蔣瑞蓮許配給他。結婚不久,我母親蔣瑞蓮就生下了我哥哥竺培風,到上海後,又有了我竺培英。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