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遙遠

走近遙遠

走近遙遠是一部2006年經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書籍,由遆哲鋒編輯完成。

書籍基本信息

作者:遆哲鋒

走進遙遠書籍封面走進遙遠書籍封面
出版社: 山西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4月1日)
平裝: 17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ISBN: 7203048896
條形碼: 9787203048893
尺寸: 28.2 x 28.2 x 2.4 cm
重量: 1.4 Kg
ASIN: B002DGT01E

內容簡介

《走近遙遠》講述了:散文是一種包容很廣的文體,同時也是一種形式最為倜儻、內容最為豐富、筆法最為旖旎、鳳采最為綽約的文體。因而自古以來在眾多文體中唯有散文備受青睞,許多彪炳青史的曠世之作,往往多以散文見著。先秦散文的邃密精妙自不必說了,就是在賦、詩、詞、曲和小說創作鼎盛的漢、唐、宋、元和明、清時期,散文也同樣是一個興旺的文學族群,且屢有宏篇佳構傳世,為瑰麗的中華文學畫廊平添了諸多光彩。
雖然散文的形式和內容極為廣泛,但不論什麼樣的形式和內容都必以摹景、敘事、漓情、抒懷、辯理、明志為上乘。不如此,便不足以為散文鑄冶魂魄,便不足以使散文飛揚靈智,便不足以讓散文動人心弦。所以,歷來堪為佳作的散文,大抵都有著景深事明、情真意切、理雍志莊、義宏愫遠的特點,並因此而使其獲得了永不衰竭的思想感召力和藝術感染力。

書籍目錄

走近遙遠
藝術的麥加
大師的搖籃
斜塔與伽利略
水城的無奈
翻越阿爾卑斯山
初識慕尼黑
萊茵河畔的明珠
拜謁小尿童
梟雄乎 英雄乎
凱旋門
羅浮宮
倫敦散記
原野如畫
日本印象
京都紀行
高台寺
難忘影展在札幌
夜宿洞爺湖
遠眺羊蹄山
後記

序言

散文是一種包容很廣的文體,同時也是一種形式最為倜儻、內容最為豐富、筆法最為旖旎、鳳采最為綽約的文體。因而自古以來在眾多文體中唯有散文備受青睞,許多彪炳青史的曠世之作,往往多以散文見著。先秦散文的邃密精妙自不必說了,就是在賦、詩、詞、曲和小說創作鼎盛的漢、唐、宋、元和明、清時期,散文也同樣是一個興旺的文學族群,且屢有宏篇佳構傳世,為瑰麗的中華文學畫廊平添了諸多光彩。
雖然散文的形式和內容極為廣泛,但不論什麼樣的形式和內容都必以摹景、敘事、漓情、抒懷、辯理、明志為上乘。不如此,便不足以為散文鑄冶魂魄,便不足以使散文飛揚靈智,便不足以讓散文動人心弦。所以,歷來堪為佳作的散文,大抵都有著景深事明、情真意切、理雍志莊、義宏愫遠的特點,並因此而使其獲得了永不衰竭的思想感召力和藝術感染力。
哲鋒為自己的攝影作品集《走近遙遠》配做散文,就很有這個特點。作者在情景交融、事理交匯、時空交叉、古今交敘之中娓娓道來,如數家珍,把自己對履跡所及之處的觀感和心愫——訴諸筆端,公諸世人,並從猶如涓涓泉流般的純淨語境中由衷地表達著自己的情懷與期許。作者先後旅訪過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比利時、盧森堡、日本等域外之邦,並始終把關注點放在對歷史遺蹟和文化勝跡的踏勘與考察上。像京都、札幌、倫敦、巴黎、慕尼黑、羅馬、比薩、佛羅倫斯、威尼斯、布魯塞爾等歷史名城,像羅浮宮、凱旋門、哈德良萬神殿、科洛塞競技場、巴黎聖母院、威斯敏斯特宮、唐寧街、大英博物館、格林威治天文台、高台寺等文化勝跡,像狄更斯、雪萊、雨果、米開朗琪羅、達‘芬奇、拉斐爾、伽利略、但丁、波提切利、莎士比亞、拿破崙、馬基雅弗利等歷史文化名人,都在作者的視野中閃爍出熠熠光彩,吸引著作者去一訪為盼、一睹為快,並在這種快意的審睹之中挖掘其歷史根源,探究其社會意義,評騭其美學價值,品賞其藝術神韻。存在決定意識,存在也培育意識。正是由於這些文明實體和人文事體的客觀存在,才引發了人們的千般感悟和無限遐想。這種感悟和遐想是無窮無盡的,人們對文明的創造和升華也就會是無窮無盡的。馬克思說過“希臘人永遠是兒童”,英國人則篤信“說不盡的莎士比亞”。這是什麼呢?這就是歷史文化對人類社會發展所具有的不朽價值和巨大功能之所在。歷史雖然會成為過去,但歷史的價值卻永遠不會過去;文化的形態雖然會漸趨銷爍,但文化的精神卻永遠青春常在。我們的任務不但在於要保存和呵護歷史文化的遺蹟和勝跡,而且更要不斷地深刻地認識、發掘和提升它所賦有的無窮無匱的價值和意義。只有這樣,人類的文明才能在延續中走向輝煌,社會的進步才能在驅動中實現飛躍。縱觀《走近遙遠》中的篇篇散文,其作者所做的便正是這樣一項工作。他不僅選取了最富於歷史價值和藝術魅力的文化勝跡作為描寫對象,而且著力於從這些文化勝跡的歷史感和社會性中發掘和升華出嶄新的時代價值與藝術鈾質,從而賦予其全新的精神內曜與美學蘊涵。

後記

時光若澗溪流水,眨眼間我們到西歐六國的考察已過去四年了。期間所拍相片的顏色已經開始了不可逆轉的褪色。
為了不使歲月的河流將腦海中的印象淘洗得漫漶不清、支離破碎,為使山西新聞文化考察團成員永遠保留下一幅幅清晰嶄新的畫卷,更為了讓更多的未走出國門的人,對外國、對西歐有個粗淺的了解和認識,將我隨團所攝異國風光照片結集出版,奉獻給廣大讀者。
《走近遙遠》攝影作品集所選照片,在攝影人眼裡算不上好照片,它不是真正的作品,作品是要靠精心的伺候、耐心的等待,等待最佳光線的出現。在等待中品咂,在品咂中等待。品咂是拍攝者對被拍攝者的揣摩理解和成果表現的憧憬。而這兩點我都沒能做到,有的只是腳步匆匆和牢固的團隊意識,準備的三腳架只是躺在行李箱中,始終沒有派上用場。有的只是一個初出國門的人,倏然間置身於異國他鄉,置身於截然不同的另一個文化圈中,眼中的驚詫新鮮好奇,不論是那歪歪的斜塔,還是樹上欲落不落的黃葉,不論是莊嚴肅穆的教堂里那亮閃閃的管風琴,還是街頭那忙於生計的小販。
《走近遙遠》所配文字,談不上美,它只是東方漢子在西歐大地、在異國他鄉走過一遭以後的一種心情、一種認識和認識之後對兩者一種有意無意的比較。文體採用遊記見聞的寫法,力圖將所見所思展現給讀者。圖文並茂、以圖為主,輔以文字,力求提高文化含量,世界雖然進入了讀圖時代,但單單地讀圖,卻很難讀出圖中的文化內涵、文化背景。
《走近遙遠》攝影作品集是我為了報答生我養我和我工作的這塊土地,用艾青先生的“為什麼我眼裡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的深沉”來說明我的心情。攝影集的出版是為了讓至今仍因經濟拮据而沒有走出國門的父老兄弟,通過作品集對西歐、對日本有個粗淺的認識。從而更加激勵其窮則思變、窮則思進,以強勁腳下這塊土地富裕文明的動力。
攝影作品集得以問世,我在此首先感謝積極鼓勵我堅定出版信念的攝影界同仁,感謝積極策劃並幫助我做了很多具體細緻工作的王俊彥、趙紹波、董智敏、劉麗萍、高小勇等同志。感謝老領導崔光祖同志拖著贏弱的身體,為作品集題寫了書名。感謝著名文藝理論家艾斐老師,在百忙中為作品集作序。感謝山西人民出版社社長崔元和、副總編輯張彥彬等社領導給拙作的關懷和重視,在此我再一次地向他們表示感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