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世上稀有的黑嘴鷗

走近世上稀有的黑嘴鷗是指研究人員總會聚集到爽台河口(遼河口)對黑嘴鷗的生活習性進行進一步觀測這一事件。

走近世上稀有的黑嘴鷗(組圖) 走近世上稀有的黑嘴鷗(組圖)

據說,中國北宋年間(960-1127)的著名詩人李商隱在他的花園中飼養了五種珍禽,其中之一是一種頭部和喙均為黑色,而在眼後生有一道顯著白色半圓的黑嘴鷗。

然而,儘管從18世紀至今,有數以百計的記載、圖畫和詩文表明這種鷗禽曾經頻繁出現在中國境內,到李商隱的故鄉及附近地區探尋這種鳥兒蛛絲馬跡的鳥類學家卻一再失望地空手而歸。

直到1871年的冬天,一位名叫羅伯特·斯汶霍(音)歐洲探險家聲稱在廈門沿海地區看到了這種鳥類和它們的巢穴,並將它命名為“閒步鷗”,(Saunter’s gull)。13年之後,又有一名法國探險家自稱在俄羅斯的貝加爾湖附近兩次見到它。遺憾的是,打那之後的一個多世紀,黑嘴鷗成功的避過了全世界鳥類學家和探索者的熱切搜尋,沒有任何人知道這種鳥類的棲息地、習性和繁殖規律。

上個世紀70年代,有訊息傳出說在蒙古界內出現了黑嘴鷗的蹤跡,研究人員搜尋它的熱情再度高漲。一些專業鳥類學家滿懷希望地定期前往蒙古進行實地勘察,卻終究一無所獲。

接下來的搜尋工作仍然毫無結果,於是,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的執行總裁,鳥類學家大衛·梅爾維里(音)正式宣布:黑嘴鷗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鷗禽,其聚居地點仍然不為人知。

走近世上稀有的黑嘴鷗(組圖) 走近世上稀有的黑嘴鷗(組圖)

事情終於發生轉機是在1988年春天。到中國江蘇省鹽城的沿海沼澤地研究水鳥的史澤榮(音)帶回了黑嘴鷗及其蛋和巢的標本。他的發現,無疑是20世紀鳥類學研究史上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繼史澤榮取得的突破之後,1989年5月22日,中國遼寧省盤錦市興隆台區的雙台河口自然保護區濱海灘涂的工作人員梁禹(音)在當地找到了兩個黑嘴鷗鳥巢和四顆鳥蛋。

舉世震驚

這一訊息在世界鳥類學研究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很快,一支由中外鳥類學家組成的調查小組開進雙台河口自然保護區,以確證這裡是否就是神秘黑嘴鷗的繁殖地。調查小組在雙台河口駐紮了整整100個日夜,研究人員們觀察到了黑嘴鷗的一系列生理現象和繁殖活動,包括其分布、築巢、交配、下蛋、餵食、孵化以及幼鳥的撫養。調查結果顯示,雙台河口自然保護區內共有大約1千2百隻成年黑嘴鷗和310多個黑嘴鷗巢,占全世界預計總量的70%左右。歷時幾個世紀,搜尋黑嘴鷗繁殖地的艱苦歷程終告結束,美夢終於成真。

在接下來的好幾個夏天,研究人員總會聚集到雙台河口對黑嘴鷗的生活習性進行進一步觀測。

雙台河口自然保護區地處渤海遼寧灣頂部雙台子河入海處,占地12.8萬公頃,有118公里長的海岸線,濱海灘涂、淺海占地20多萬公頃。大遼河、雙台子河、饒陽河、大凌河等20多條河流在這裡匯歸入海,形成了大面積的發育灘涂和沼澤濕地,織就了生機勃勃的陸、空、海動植物生物鏈。這裡生活著禽類180多種,其中包括各種雁、鸛、鶴、鷗、鷺和鷹。這裡也是珍稀鳥類丹頂鶴最南端的繁殖區和最北端的越冬區。

凡是見到黑嘴鷗的人都會為這種珍禽的優雅身姿所打動,難怪它會從古代起就深受人們的喜愛。黑嘴鷗身長30至40厘米,除了頭部和嘴部呈黑色,後眼眶處有一道白色這一顯著特徵之外,它的背部羽毛呈灰白色,腹部雪白。黑嘴鷗善飛行,在空中翱翔之姿態十分優美,由於翩翩而動的舞者。在陽光照耀下,飛翔的黑嘴鷗仿似一朵盛開在空中的鮮花,渾身雪白,單是花蕊部分黝黑髮亮。儘管黑嘴鷗的腳上有蹼,它待在水中的時間卻很少,這使得它有別於其他種類的鷗。

走近世上稀有的黑嘴鷗(組圖) 走近世上稀有的黑嘴鷗(組圖)
走近世上稀有的黑嘴鷗(組圖) 走近世上稀有的黑嘴鷗(組圖)

人們現在知道了黑嘴鷗會到長江南面的沿海地區度過漫長的冬季,最南甚至可以到達海南和台灣。在每年3月下旬,越冬的鳥兒開始返回雙台河口,經過短暫的“戀愛”和求偶之後,它們在整個4月到5月中旬期間進行交配。它們用草和蘆葦在淺灘和沼澤築起盤狀的淺巢,有時候,它們會選擇一個地方集體築巢,每個鳥巢之間相距5米。

雌黑嘴鷗在4月末產蛋,蛋的數量從1個到7個不等,平均是產3個。蛋呈橢圓形,深綠色,上面帶有棕色斑點。雌雄黑嘴鷗輪流負責孵化,每隔半個小時換崗一次,24至26天之後,幼鳥誕生。小黑嘴鷗出生後一個小時,就能搖搖擺擺地走來走去,30天之後就能飛行。

每次在這個季節觀測黑嘴鷗,這種鳥兒對於守護自己領地的責任感總會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一天早晨,我們帶著照相機和露營設備穿越沼澤尋找黑嘴鷗的鳥巢,突然,一群黑嘴鷗飛到我們頭頂,“嘎-嘎-嘎”大叫,接著盤旋、俯衝下來,用它們尖利的黑色鳥喙啄擊我們。我們護著頭部繼續前進,在前方大約300米處發現了第一個鳥巢,裡面有6顆鳥蛋,在10步開外的地方,我們看到了第二個……,原?嘴鷗巢。

走近世上稀有的黑嘴鷗(組圖) 走近世上稀有的黑嘴鷗(組圖)

酷熱的帳篷

當我們準備在一處位置不錯的觀測點紮起帳篷,以隨時紀錄這20多戶黑嘴鷗家庭的生活狀況時,越來越多的黑嘴鷗加入到“驅逐”我們的隊伍中來。當它們用糞便作武器襲擊我們,一團團的鳥糞像子彈一樣落到不幸的帳篷上面,與此同時,它們齊聲大叫:“嘎-嘎-嘎”,那聲音震耳欲聾。我們什麼辦法也沒有,只得靜靜地躲在酷熱無比的帳篷裡面。神奇的是,大約30分鐘過後,一切都恢復了平靜,也許黑嘴鷗們意識到了我們並沒有什麼惡意,於是又都紛紛回到自己的鳥巢孵化小寶寶去了。我們乃敢從帳篷裡面探出頭來,因為獲得了一次觀測黑嘴鷗孵化過程的絕佳機會而興奮不已。

那一天,儘管氣溫在40攝氏度以上,我們還是決定待在酷熱無比的帳篷裡邊,偷偷觀測黑嘴鷗的一舉一動,以免再度干擾這些鳥兒。最後,當太陽西沉,隨身攜帶的食物和水也用光了,我們才以最快的速度收拾裝備,返回基地。當我們離開的時候,又有一小部分黑嘴鷗飛近我們,仍然叫著“嘎-嘎-嘎”,仿佛在與我們餞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