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深處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封面封面

李華平 四川師範大學教師培訓學院培訓部主任,文學院碩士生導師,教育部中國小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首席專家。教過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現常年行走在大學與中學之間,致力於“語文人”的培養和研究工作。主編《高中新課程的理論與實踐》《新課改背景下的高考作文》(合作),發表論文數十篇,多篇被人大報刊複印中心全文複印轉載。

目錄

語文新課程教學誤區檢討(代序) 李華平

獅山“國培”序 錢剛

第一編 登堂入室:語文課程標準解讀

第1問 如何理解作為學校課程的“語文”?

第2問 《語文課程標準》對實際教學有什麼作用?

第3問 怎樣全面、正確理解“語文素養”?

第4問 怎樣理解和處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關係?

第5問 怎樣理解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

第6問 怎樣理解和達成語文課程的“三維目標”?

第7問 如何發揮課程優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

第8部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自我、規劃人生”?

第9問 怎樣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與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式?

第10問 怎樣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第二編 博觀約取:語文教學資源的使用

第11問 怎樣有高度、有深度、有寬度地處理教材?

第12問 如何理解語文課程中的定篇、例文、樣本、用件?

第13問 怎樣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合理地處理課後練習題?

第14問 如何使用教材出版社配套編輯的教師用書?

第15問 如何有效、有度調用網路資源用於備課?

第16問 怎樣因地制宜地利用各地區獨具特色的自然、社會、人文資源,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第17問 “三老”語文教育思想在新課程教學中有什麼生命力?

第18問劉永康語文教育思想和課堂教學實踐有什麼特點?

第19問 “那一代”語文名家有什麼歷史與現實意義?

第20問 餘映潮“板塊教學”對語文教師專業成長有什麼意義?

第21問 韓軍和李鎮西的教學有什麼特點?

第22問 王崧舟、竇桂梅的語文教學有什麼值得借鑑的地方?

第23問 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如何學習名師名課?

第24問 錢理群、王富仁的魯迅研究成果對中學語文教學有什麼意義?

第25問 當前有哪些前沿、實用的語文教學雜誌與網站?

第三編 如琢如磨:語文教學方案的設計

第26問 常見的語文單元教學模式有哪些?

第27問 在新課程中如何有效地設計單元教學?

第28問 怎樣設計一節課的教學目標?

第29問 如何圍繞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步驟與方法?

第30問 怎樣理解“語文教學環節之間要有邏輯聯繫”?

第31問 如何設計教學環節之間的過渡語?

第32問 語文教學中常用哪些通用的教學方法?

第33問 怎樣提高教學提問 的有效性以促進教學對話的縱深推進?

第34問 怎樣設計板書,並處理好板書與課件的關係?

第四編 魚在漁中:閱讀教學探幽

第五編 文質彬彬:寫作教學管窺

第六編 謙謙君子:口語交際教學探討

第七編 探賾索引:語文綜合性學習指導

第八編 海闊天空:語文選修課教學

第九編 腳踏實地:複習與應考指導

第十編 仰望星空:語文教學科研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