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兔馬村

官渡之戰,關羽騎著赤兔馬,斬顏良、誅文丑,立了大功,村民齊向關將軍與赤兔馬慶賀。 同時村人一致同意將村名改為赤兔馬村,以示表達對神馬的追念。 1938年,赤兔馬村被黃河水全部沖毀,後又在原村南2公里處重建新村,村名仍叫赤兔馬。


赤兔馬村是中牟縣白沙鎮的一個自然村,位於鄭州市東22公里。村名原叫小馬莊,後改為現名,傳說與三國時官渡之戰有關。當時,曹操與袁紹在官渡決戰,關鍵時刻,曹操將困居許昌的關羽調來助戰。英勇無比的關羽騎棗紅色赤兔馬,提青龍偃月刀,不日來到官渡西邊的小馬莊。見這裡野草肥美,村北的官渡河景色宜人,就在此稍作停留,稟明曹操隨叫隨到。農民們聽說當今英豪關將軍來村駐下,都前來慰勞參拜。
一日,村裡有位少女在渡河時,忽見一個怪物,嚇得她邊跑邊喊“救命”。此時,關羽的赤兔馬正在槽上吃草,馬通人性,聽到哭喊聲,就掙脫韁繩向村外奔去。等眾人趕到時,只見赤兔馬前蹄踏著一個水怪,並用嘴將其咬死。少女得救了,人們感謝它為民除害有功,認定這是一匹神馬。
官渡之戰,關羽騎著赤兔馬,斬顏良、誅文丑,立了大功,村民齊向關將軍與赤兔馬慶賀。後來聽說關羽走麥城遇害,赤兔馬也一同喪命。村民們哭祭關將軍和神馬,並在當年關羽住過的地方建了一座關帝廟,廟內有關羽全身塑像。在廟院內還塑了一尊前蹄揚起、引頸長鳴的戰馬,一年四季焚香祭祀。同時村人一致同意將村名改為赤兔馬村,以示表達對神馬的追念。
1938年,赤兔馬村被黃河水全部沖毀,後又在原村南2公里處重建新村,村名仍叫赤兔馬。雖然關帝廟和戰馬沒有再恢復,但村民每年對關公和戰馬的祭祀一直都在進行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