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郭將軍

贈郭將軍

《贈郭將軍》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當作於安史之亂以後、作者晚年時期。全詩生動地刻畫了一個得寵將軍的形象,表達了瀟灑豪放的感情。

作品原文

作品原文

贈郭將軍
將軍少年出武威⑴,入掌銀台護紫微⑵。
平明拂劍朝天去⑶,薄暮垂鞭醉酒歸。
愛子臨風吹玉笛⑷,美人騰月舞羅衣。
疇昔雄豪如夢裡⑸,相逢且欲醉春暉⑹。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⑴武威:唐代的涼州,今甘肅地區。
⑵銀台:為唐代皇宮的宮門名稱之一,翰林、學士院皆在銀台門內。唐人韓偓詩《雨後月中玉堂閒坐》:“銀台直北金鑾外”,可見銀台門內為翰林學士供職之所。紫微:紫微星又叫北極星,古人認為北極星是帝星,此處用於比喻皇帝。
⑶平明:天大亮時,唐朝盧綸詩《塞下曲》:“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⑷臨風:形容人像玉樹一樣風度瀟灑,秀美多姿。出自《世說新語·容止》,常用玉樹臨風形容男士帥氣。
⑸疇昔:以前,過去,日前。《禮記·檀弓》:“於疇昔之夜,夢坐奠於兩楹之間。”
⑹春暉:春光。

作品譯文

郭將軍英雄出少年,來至武威郡,入掌皇宮近衛軍,是天子身邊的人。
黎明時分,你拂劍上朝廷;日暮時刻,你醉酒信馬,垂鞭而歸。
愛子臨風吹玉笛,聲響入雲;嬌妾舞姿輕盈,舞裙飄飄,向月騰飛。
這一切都已經過去了,猶如夢境一般,今日咱們又相逢了,且借這大好春光痛醉一回。

作品鑑賞

武威是唐朝軍隊與突厥、回鶻、吐蕃、吐谷渾等少數民族作戰的主戰場之一。首聯說郭將軍從此地發跡,又晉升到銀台門擔任起護衛皇帝的重任。這兩句主要是讚美郭將軍不僅功勳卓著而且位高權重,深受皇帝的信任和寵愛。頷聯兩句說郭將軍早上擦拭寶劍去上朝,晚上喝醉酒垂著馬鞭回家,主要是讚美郭將軍不僅工作順利而且生活愜意。頸聯兩句寫將軍心愛的兒子玉樹臨風瀟灑地吹著玉制的笛子,姬妾對著月亮翩翩起舞,主要是讚美郭將軍不僅兒子很帥而且姬妾更美。尾聯說,過去的豪雄事跡如同在夢中一般,此時既然碰見了就要喝個夠,充分表現了李白豪邁、直爽的性格以及其詩歌中一貫蘊含的浪漫主義色彩。

作者簡介

李白像李白像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

唐代王建詩作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贈郭將軍
【創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王建
【作品體裁】七律

作品原文

贈郭將軍
承恩新拜上將軍,當直巡更近五雲。
天下表章經院過,宮中語笑隔牆聞。
密封計策非時奏,別賜衣裳到處薰。
向晚臨階看號簿,眼前風景任支分。

注釋譯文

承恩:蒙受恩澤。唐岑參《送張獻心充副使歸河西雜句》:“前日承恩白虎殿,歸來見者誰不羨。”劉成禺《洪憲紀事詩》之一七四:“君王碧洗頒冠玉,養子承恩四子婚。”
巡更:舊時分一夜為五更,每到交更,守夜者巡行擊梆或敲鑼以報時。泛指夜間巡邏。唐王建《贈郭將軍》詩:“承恩新拜上將軍,當直巡更近五雲。”《英烈傳》第四七回:“但聽得偽周船上鳴鑼擊鼓,畫角長鳴,四下里分頭巡更,不覺已是初更左右。”周鳴鋼《沒有雙手的女英雄》:“黃氏正動員婦女擔任巡更放哨的工作。”
表章:封建時代臣子呈交帝王的陳述意見的文字。
號簿:猶今之登記簿。清黃六鴻《福惠全書·蒞任·出堂規》:“凡出牌票該承行,務將原案同號簿送僉;如有牌票無案、有牌案無號簿者重責。”《糊塗世界》卷十:“這些我不管,我是替他上上號簿,辦些雜事,他裡面書啟上另有人的,此外也並沒別人。”

作者簡介

王建(約767-約830年),唐代詩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享年約六十七歲。家貧,“從軍走馬十三年”,居鄉則“終日憂衣食”,四十歲以後,“白髮初為吏”,沉淪於下僚,任縣丞、司馬之類,世稱王司馬。他寫了大量的樂府,同情百姓疾苦,與張籍齊名。又寫過宮詞百首,在傳統的宮怨之外,還廣泛地描繪宮中風物,是研究唐代宮廷生活的重要材料。著有《新唐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等皆作10卷,《崇文總目》作2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