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友人[朱德詩作贈友人]

贈友人[朱德詩作贈友人]

《贈友人》是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朱德元帥的詩作。該詩抒發了詩人對抗戰必勝所滿懷的信心和決心,體現了詩人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作品原文

贈友人

北華收復賴群雄,猛士如雲唱大風。

自信揮戈能退日,河山依舊戰旗紅。

注釋譯文

①北華:即華北。

②大風:指《大風歌》,為漢高祖劉邦所作。據漢司馬遷《史記·高祖本紀》載:漢高祖劉邦登位12年(公元前195年),平定了最後一個叛將淮南王黥布後,路過家鄉沛縣,邀集父老舊友飲酒作樂,以示慶賀。酒至酣暢淋漓處,高祖擊築而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意思是:大風颳起啊雲彩飄揚,威震天下啊回到故鄉。怎得勇士啊鎮守四方。該詩後人名為《大風歌》。

③揮戈能退日:成語“揮戈返日”的活用。語出《淮南子·覽冥訓》:“魯陽公與韓構難,戰酣,日暮,援戈而揮之。日為之反三舍。”“反”同“返”。這個故事後概括為成語“揮戈返日”,形容勇氣感動天日,後引申為排除困難,扭轉危局。

作品鑑賞

該詩的前兩句:“北華收復賴群雄,猛士如雲唱大風。”詩人著眼於現實,無比豪邁地寫出了抗日根據地在黨的領導下,英雄輩出,猛士如雲的大好形勢,說明華北大片國土的收復,抗日根據地的不斷鞏固和擴大,抗戰取得的偉大業績,靠的就是根據地的廣大抗日軍民,他們才是英雄,是猛士,是保衛祖國、抗擊日寇的堅強柱石。這兩句寫得氣勢磅礴,豪氣沖天,字裡行間充滿了對抗日根據地軍民的信賴、期待和讚美之情。在這裡詩人引用了漢高祖劉邦《大風歌》中“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句,並反其意而用之。劉邦平定了天下,卻感嘆沒有猛士去鎮守四方疆土,而抗日根據地卻“猛士如雲”,有這么多猛士來保衛祖國,何愁不能消滅日本侵略者,把他們趕出中國去呢!這一典故的巧妙活用,加上一個“唱”字,便十分生動的刻畫出了抗日軍民無比威武雄壯的猛士形象,為人們展現了一幅硝煙瀰漫,戰馬嘶鳴,抗日將士高歌猛進、無所畏懼、前赴後繼、勢不可擋的抗戰畫面,同時也充分體現了朱德偉大的英雄氣魄。“自信揮戈能退日,河山依舊戰旗紅。”承接前兩句,作者在這裡盡情地抒發了他對抗戰必勝所滿懷的信心和決心。前句作者引用了《唯南子·覽冥訓》中的一個故事:“楚魯陽公與韓人交戰,打得正激烈的時候,太陽落山了。魯陽公持戈揮舞,精神抖擻,毫無疲憊之感,而且越戰越勇。太陽為其精神所感動,又返回了三個星座的距離,以幫助他繼續戰鬥。”朱德在這裡把這個典故活用了,一則用其原義,無比豪邁地讚頌廣大抗日民軍英勇頑強,力挽國家危局的英雄氣概;二則使“退日”具有雙關的語意,堅信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軍民,一定能夠克服困難,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去。由於前面已經指出了抗日根據地有無數的勇猛之士,因此,這裡的過渡就顯得十分自然、和諧,顯示了全詩在結構上的嚴謹細膩。後句是作者對抗戰勝利前景的展望。1940年前後,由於國民黨頑固派實行投降賣國政策,致使日本侵略者更加氣焰囂張,肆無忌憚,他們以主要兵力對抗日根據地進行重點進攻,同時實行經濟封鎖,妄圖消滅抗日武裝,瓦解根據地。抗日戰爭正面臨著空前的困難。但是,儘管如此,由於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有“猛士如雲”的抗日將士,有廣大人民民眾的大力支持,抗戰勝利的紅旗必將插遍祖國的河山。這句充分表現了朱德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在欣賞朱德這首詩的時侯,可以明顯地感到它在藝術上起碼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用典精當自然。這首詩共有四句,作者引用了兩個典故,不僅精當自然,無牽強之感,而且把它們用活了,使詩顯得更加雄偉、高亢,詩意更加濃郁、暢朗、深刻。這一方面顯示了作者的博學多才;另一方面也為世人批判地繼承祖國的文化遺產樹立了光輝的典範。當然,這也是朱德詩詞的一個共同特點。二是詩的氣勢。短短的4句28個字,句句都有泰山壓頂之勢,字字皆有千鈞之力,充滿了磅礴豪壯的氣勢,讀來令人亢奮,平添無窮的力量。

作者簡介

朱德像 朱德像

朱德(1886年-1976年),字玉階,四川儀隴縣人,原名朱代珍, 曾用名朱建德,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首。

朱德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1913年後在滇軍任營長、副團長、團長、旅長。曾參加護國、護法戰爭。1922年赴德國留學,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參與領導湘南起義,建立工農民主政權,同年4月,率起義軍上井岡山,同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師,成立了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八路軍總指揮。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等職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