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德

賢德

賢德(xián dé),漢語辭彙,指善良的德行。 近義詞為賢惠。

基本信息

詞語釋義

賢惠 賢德
1、善良的德行。

《易漸》:“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德善俗。”宋,曾鞏《答范資政書》:“伏以閣下賢德之盛,而所施為在於天下。”《東周列國志》第三五回:“晉公子賢德聞於天下,且重瞳駢脅,大貴之徵,不可以尋常子弟視也。”蘇曼殊《焚劍記》:“吾父娶吾母沉氏,頗有賢德,為鄉黨所推。”

2、指有美德的人。

宋,秦觀《鮮于子駿行狀》:“乞妙選賢德,以為宮僚。”

3、賢惠,有美德。

明,汪廷訥《獅吼記鬧詞》:“怎把賢德的妻兒罵一場。”《東周列國志》第一回:“朕賴姜後主六宮之政,甚有賢德,其進御宮嬪,皆出選擇,女禍從何而來耶?”《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六回:“自從我寡了,他天天總對我哭兩三次,卻並不是哭兒子,哭的是我,只說怪賢德的媳婦,年紀又輕,怎么就叫他做了寡婦。”葉紫,《星》第一章:“梅春姐對於丈夫是不能說不賢德的,她自始至終沒有向人家說過丈夫半點錯過。”

賢德皇后

賢德賢德
李世民的生命中,最重要、最難忘的女人有兩個,一個是他的母親,一個就是他的妻子長孫皇后。長孫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出名的賢德皇后,這從她的諡號為“文德聖皇后”也可以體現出來。長孫皇后小字觀音婢,河南洛陽人。她的祖先為北魏宗室,父親名長孫晟,為隋朝的右驍衛將軍,母親也是名門閨秀,為揚州刺史高敬德之女。長孫皇后的舅舅高士廉,是貞觀時代的名士。長孫皇后八歲喪父,由舅父高士廉撫養長大。長孫皇后小時候遇一個算命的人,就預言她將來“貴不可言”。長孫在十三歲時嫁李世民為秦王妃,她性格溫柔賢惠,氣度寬宏,還有過人的機智,很得李淵後宮妃嬪的歡心。出於對長孫皇后的喜愛,她們替李世民在李淵面前說了不少好話,使李淵對李世民在諸子中被刮目相看,可見夫人路線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在唐高祖李淵武德末年的儲位之爭期間,長孫皇后與房玄齡等人齊心輔佐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時,後宮之中,李世民只帶了長孫皇后一人在身邊。她親自勉慰諸將士,為李世民爭取了人心,李世民即位十三天即冊封長孫為皇后。在夫妻生活上,長孫皇后給李世民留下了三男四女: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晉王李治;四女:長樂公主,城陽公主,晉陽公主,新城公主。長孫皇后在後位時,善於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為政的失誤,並保護忠正得力的大臣,在政治上給了李世民很多有益幫助。臨終前,長孫皇后與太宗辭訣,提及還是國事。當時房玄齡因故被太宗譴歸,長孫皇后言到:“玄齡事陛下最久,小心謹慎,奇謀秘計,皆所預聞,竟無一言漏泄,非有大故,願勿棄之。”又安排自己的後事:“自古聖賢,皆崇儉薄,惟無道之世,大起山陵,勞費天下,為有識者笑。但請因山而葬,不須起墳,無用棺槨,所須器服,皆以木瓦,儉薄送終,則是不忘妾也。”言畢而終,時年才三十六歲。長孫皇后香消玉殞,李世民悲痛萬分。送長孫皇后下葬後,他命人在宮外的棧道上修建了一間房舍,命宮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的靈位,這種對已逝之人供養如生的例子極其少見,為李世民首創。李世民還在宮內搭了一座高台,以便能時常站在哪裡觀望長孫皇后的陵墓,又是何等地痴情。可惜魏徵不解風情,硬是勸諫李世民把這個高台拆了。史書是這樣記載的:“文德皇后既葬,帝念後不已,即苑中作層觀,以望昭陵。”這種對愛情的真誠令人感動。在魏徵的勸諷下,高台與起舍最終拆除了,但太宗對愛妻的思念卻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反而越發洶湧難以自控,以至於他在一次詔令中,公然向大臣訴說起了自己喪妻之後的悲苦心情:“頃年以來禍釁既極,又缺嘉偶,荼毒未幾,悲傷繼及。凡在生靈,孰勝哀痛,歲序屢遷,觸目摧感。自爾以來,心慮恍惚,當食忘味,中宵廢寢”(《答魏徵手詔》)。真可謂一字一血淚,看後令人不免唏噓。長孫皇后知書達理,具有母儀天下的風範,她曾著有《女則》三十卷,用來教育後宮的女性,可惜均已佚失。長孫皇后現存的文學作品僅有詩一首,但這足以讓我們領略到這位賢后的另一面,這首詩名為《春遊曲》:上苑桃花朝日明,蘭閨艷妾動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邊嫩柳學身輕。
花中來去看舞蝶,樹上長短聽啼鶯。
林下何須遠借問,出眾風流舊有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