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理論編碼與密碼學

資訊理論編碼與密碼學

《資訊理論編碼與密碼學》屬於《計算機科學叢書》系列,本書利用簡短的篇幅對資訊理論、編碼與密碼學等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識,及其所涉及的數學理論進行了精闢論述,內容豐富,避免了太數學化而造成的晦澀難懂:通過翔實的例證由淺入深地闡明理論。對格線編碼調製(TCM)進行了詳細介紹,以加性白高斯操聲(AWGN)和衰退信道為重點。 通過實例闡述了信源編碼和信道編碼方面的知識。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集中介紹了資訊理論、信源編碼、信道編碼和密碼等方面的知識,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技術深度適當。適合作為高等學校信息安全、電子工程及相關專業資訊理論和編碼課程的教材,從事相關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也能從中受益。

本書利用簡短的篇幅對資訊理論、編碼與密碼學等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識,及其所涉及的數學理論進行了精闢論述,內容豐富,避免了太數學化而造成的晦澀難懂:通過翔實的例證由淺入深地闡明理論。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博斯 譯者:武傳坤

RanjanBOSE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獲電氣工程博士學位。曾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的Alliance半導體公司任高級設計工程師。現任印度理工學院副教授。2003年榮獲印度國家工程師學會(INAE)頒發的“傑出青年工程師獎”。

目錄

出版者的話

專家指導委員會

譯者序

前言

致謝

第一部分 資訊理論和信源編碼

第1章 信源編碼

1.1 資訊理論簡介

1.2 不確定性和信息

1.3 平均互信息和熵

1.4 連續隨機變數的信息度量

1.5 信源編碼定理

1.6 霍夫曼編碼

1.7 LEMPEL-ZIV算法

1.8 遊程編碼和PCX格式

1.9 率失真函

1.10 最佳化量化器的設計

1.11 圖像壓縮簡介

1.12 無損壓縮的JPEG標準

1.13 有損壓縮的JPEG標準

1.14 評註

1.15 小結

習題

上機習題

第2章 信道容量和編碼

2.1 引言

2.2 信道模型

2.3 信道容量

2.4 信道編碼

2.5 信息容量定理

2.6 Shannon限

2.7 碼的隨機選取

2.8 評註

2.9 小結

習題

上機習題

第二部分 錯誤控制編碼

第3章 糾錯線性分組碼

3.1 糾錯碼簡介

3.2 基本定義

3.3 線性分組碼的矩陣描述

3.4 等價碼

3.5 奇偶校驗矩陣

3.6 線性組碼的解碼

3.7 伴隨式解碼

3.8 解碼後的錯誤機率

3.9 完備碼

3.10 漢明碼

3.11 最優線性碼

3.12 最可距離可分碼

3.13 評註

3.14 小結

習題

上機習題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