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負責率

資產負責率

資產負債率,又稱舉債經營比率,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它反映了在總資產中氣多大比例的資金來源是通過借債籌集的,也可以衡量企業在清算時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程度。

基本信息

概述

資產負債率(assetliability ratio),又稱舉債經營比率,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它反映了在總資產中氣多大比例的資金來源是通過借債籌集的,也可以衡量企業在清算時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程度。

計算公式

資產負責率資產負責率

資產負債率計算公式: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1、負債總額:指公司承擔的各項負債的總和,包括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
2、資產總額:指公司擁有的各項資產的總和,包括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
這個比率對於債權人來說越低越好。因為公司的所有者(股東)一般只承擔有限責任,而一旦公司破產清算時,資產變現所得很可能低於其帳面價值。所以如果此指標過高,債權人可能遭受損失。當資產負債率大於100%,表明公司已經資不抵債,對於債權人來說風險非常大。
資產負債率反映債權人所提供的資金占全部資金的比重,以及企業資產對債權人權益的保障程度。這一比率越低(50%以下),表明企業的償債能力越強。
通常,資產在破產拍賣時的售價不到賬面價值的50%,因此如果資產負債率高於50%,則債權人的利益就缺乏保障。各類資產變現能力有顯著區別,房地產的變現價值損失小,專用設備則難以實現。不同企業的資產負債率不同,與其持有的資產類別有關。
事實上,對這一比率的分析,還要看站在誰的立場上。從債權人的立場看,債務比率越低越好,企業償債有保證,貸款不會有太大風險;從股東的立場看,在全部資本利潤率高於借款利息率時,負債比率越大越好,因為股東所得到的利潤就會加大。從財務管理的角度看,在進行借入資本決策時,企業應當審時度勢,全面考慮,充分估計預期的利潤和增加的風險,權衡利害得失,作出正確的分析和決策。

從財務學的角度來說,一般認為我國理想化的資產負債率是40%左右.上市公司略微偏高些,但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一般也不超過50%.其實,不同的人應該有不同的標準.企業的經營者對資產負債率強調的是負債要適度,因為負債率太高,風險就很大;負債率低,又顯得太保守.債權人強調資產負債率要低,債權人總希望把錢借給那些負債率比較低的企業,因為如果某一個企業負債率比較低,錢收回的可能性就會大一些.投資人通常不會輕易的表態,通過計算,如果投資收益率大於借款利息率,那麼投資人就不怕負債率高,因為負債率越高賺錢就越多;如果投資收益率比借款利息率還低,等於說投資人賺的錢被更多的利息吃掉,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應要求企業的經營者保持比較高的資產負債率,而應保持一個比較低的資產負債率.
其實,不同的國家,資產負債率也有不同的標準.如中國人傳統上認為,理想化的資產負債率在40%左右.這只是一個常規的數字,很難深究其得來的原因,就像說一個人的血壓為80~120毫米汞柱是正常的,70~110毫米汞柱也是正常的一樣,只是一個常規的檢查.歐美國家認為理想化的資產負債率是60%左右.東南亞認為可以達到80%.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