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戰爭

資源戰爭

資源戰爭,聯繫到最近中國政府宣布將嚴格控制重要稀有金屬的出口,增加對這些珍稀資源的戰略儲備,一場全球範圍內的“資源戰爭”似乎狼煙漸起。全球金融危機的背後隱藏的是資源抄底的大好時機,但是,隨著全球經濟後階段的復甦,新一輪的資源大戰開戰在即。

基本信息

簡介

資源戰爭資源戰爭

人類歷史上的戰爭目的很多,有的為了是反抗暴政,有的是為了爭權奪位,有的是為了一統天下,有的是為了紅顏一笑。時至今日,戰爭的趨向越來越明顯,那就是為了爭奪資源。人類的生存資源極其有限,而人口又急劇膨脹,因此資源的爭奪已經成為各個國家的首要目標。因為關係到國計民生的資源太多,所以以水、耕地、鋼鐵、煤炭石油來簡略分析一下戰爭的危機。

水資源奇缺

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 2000年10月21日公布的一份報告,到2025年,全球至少有35億人口—大約是世界總人口的一半,將居住在缺乏農業、工業、及生活用水的地區。《全球生態系統探索分析:淡水資源》(Pilot Analysis of Global Ecosystem)是世界資源研究所正在準備的一個分為五個部分的系列報告之一。該報告對全球生態系統現狀進行了綜合評估。根據該報告,全球農業密集地區、大都市、及工業地區的水質狀況都出現了下降。水資源是如此缺乏,以至於丹尼爾·耶金在《石油風雲》說道:“中東地區是世界上缺水最為嚴重的地區,幾乎所有的中東國家都在鬧水荒,以色列前總理佩雷斯說道:“中東地區水比石油更重要。”以色列前總理拉賓說:“如果我們在解決中東所有問題時不能使水的問題得到圓滿解決,那么這一地區就將爆發危機。”約旦國王阿卜杜拉則警告說:“我們這一地區的潛在衝突導火索不是土地,而是水。”衣索比亞曾要求蘇聯專家研究在支流上築壩蓄水的可能性,此舉引起埃及總統薩達特的強烈反應:“單單是這個水的問題,就能促使埃及投入新的戰爭。”因為尼羅河86%的流量來自上游國家衣索比亞,可衣索比亞僅僅占有尼羅河水資源的2%,常年乾旱,極為貧窮,30年來數以百萬計的人死於旱災。印度和孟加拉國為解決兩國在恆河問題上長期存在的糾紛,印度和尼泊爾也如此,土耳其、敘利亞和伊拉克同樣在水資源分配上爭吵不休。水資源的爭奪現在就已經如此激烈,可想而知未來的日子會發生什麼。以至於聯合國有關組織根據世界水資源情況發出警告:“下個世紀的戰爭,很可能是以爭奪水資源為主的戰爭。”

缺水意味著疾病和瘟疫,也意味著無法灌溉農田,甚至使工業癱瘓。眾所周知,中國水資源嚴重缺乏,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 2300 立方米,僅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 1/4,單位面積的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 19%。全國無灌溉條件的旱地有 0.45 億公頃,約占耕地面積的 47%。旱區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 43%。全國600多個城市半數以上缺水,其中108個城市嚴重缺水。地表水資源的稀缺造成對地下水的過量開採。以北京為例,50年代,北京的水井在地表下約5米處就能打出水來,現北京4萬口井平均深達49米,地下水資源已近枯竭。北京人均水資源量不足300立方米,僅是全國人均水資源量的1/8,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1/32。再加上過量消耗和水體污染,‘水荒’已經開始了。

葉文虎講過一個故事:“我國生態環境很危險,很多地方已經到了臨界狀態。去年,我去了四川瀘州敘永縣大樹鎮,那裡前幾年土法煉硫鐵礦。附近有一條河叫安定河,雖然冶煉已經停了,但河裡現在流的還是五顏六色的水,黑的、黃的、紅的都有,當地老百姓紛紛往外跑,安定河‘不安定’。類似的地方在全國還有很多,但究竟有多少?應該有一個全國性的普查,做到心中有數。”

其實我們已經不需要再羅列任何數據,我們很清楚中國已經走到了懸崖邊上,古人為了爭鹽發動戰爭是很平常的事。春秋戰國時巴、楚兩國經常為了爭鹽而兵戎相見,歐洲有的民族為了爭鹽甚至把另一個民族滅絕。水比鹽寶貴得多,如果水的問題不解決,社會的動盪是不可避免的。北非與中東的水資源鬥爭已經給了我們很好的榜樣。

耕地的退化

我國耕地面積只有19。15億畝,僅占國土面積的13%,人均耕地僅有1。59畝,只相當於世界人均耕地3。75畝的43%。我國東南部部分人口密集地區,人均耕地早已不能滿足吃飯的需要。全國已有666個縣突破了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人均耕地0。8畝的警戒線,其中463個縣人均耕地已不足0。5畝。有限的耕地中,缺乏水源保證、乾旱退化、水土流失、污染嚴重的耕地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受其影響,我國耕地單產水平僅為200至250公斤,與已開發國家相比,差100多公斤。經過多年開墾,我國耕地後備資源已嚴重不足。據調查,我國現有土地後備資源2億畝,其中可開墾成耕地的只有1。2億畝。考慮到生態保護的要求,耕地後備資源開發受到嚴格限制,今後通過後備資源開發補充耕地已十分有限。要知道這些數據都是前幾年的數據,我們的人口基數增大了許多,而且耕地也退化了許多,實際數字要比這些統計數字更令人發愁。近10年來,我國糧食生產成本平均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糧食價格也隨著快速增長。目前我國小麥、玉米、大米等大宗農產品的國內價格高於國際市場價格的20-70%,早已失去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競爭優勢。而且品種低於國際市場,也不符合國際市場的環保要求,入世後農業將直接面對國際生產者的競爭和衝擊。無奈之下,國家政策選擇了退耕還林,但是對於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來說,為了確保糧食安全,基本農田將確保不低於16億畝的“紅線”。雖然糧食的不足可以由國際市場彌補,但是耕地的減少就意味大量農民成為剩餘勞動力,這個龐大的失去競爭能力的弱勢群體極其可能導致內亂的爆發。

咽喉

礦產資源是國防安全的基礎,現代化武器所需原材料及能量幾乎全部來源於礦產資源。例如日本侵略中國和兩次海灣戰爭等,均是出於爭奪礦產資源的需要,我國的南沙、西沙及釣魚島的爭端均主要是出於爭奪礦產資源。二戰期間,原蘇聯憑藉豐富的礦產資源,建立起強大的戰時工業體系,為抗擊德國奠定了基礎。而希特勒則哀嘆:“要是再給我一萬噸鎢砂,就可以征服世界。”1918年的日本《支那礦產地圖》中祥述了我國各地的礦產資源分布情況產地、礦種、含量、噸數、並附有一張約8開大小的地圖,礦藏分布都一覽無遺。

國家經濟命脈和戰爭勝負的礦產資源,在我國存在著極大的潛在危機。我國除鎢和稀土等少數幾種礦產外,絕大多數礦產都是總量不足,人均更低。對國防安全和經濟發展的巨大需求而言,資源短缺將呈“鋼性”狀態,形勢非常嚴峻。如鐵礦,總儲量很大,但其中能直接入爐的高爐富礦僅占總探明儲量2.4%,許多鐵礦山開採的礦石2噸抵不上進口礦1噸。除鐵礦外,銅礦和磷礦的平均品位也比較低。《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的基本判斷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及人口增長對礦產資源的強勁需求與大宗支柱性礦產短缺的矛盾將日益突出;我國正處在迅速推進工業化階段,人口增長將接近高峰期,儘管礦產品的需求結構與使用強度將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但能源、原材料礦產的需求總量將持續擴大。”我國的鋼鐵資源一方面短缺,需要大量進口,另一方面,我國也是世界鋼鐵生產大國,但這是產量。中國還要進口大量技術含量高的“高端鋼鐵產品”。因為礦藏質量不高、技術水平落後和巨大浪費等種種原因,我國的鋼鐵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嚴重不足。

美國3月份宣布對進口鋼鐵加征8%至30%的關稅,歐盟、日本、巴西、韓國、俄羅斯和中國等鋼鐵出口國面臨嚴重的損失。摩根史坦利公司首席經濟師史蒂芬·羅奇說:“我覺得這是布希總統犯的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鋼鐵是我國的支柱工業之一,在WTO和美國201法案的衝擊下處境更加艱難,很多有識之士疾呼政府按照世貿組織規則保護鋼鐵企業,限制進口,以免民族企業遭受巨大損失。

我國礦業的落後和浪費令人觸目驚心,在未來的時期里,礦產資源的缺乏將直接遏制國家的經濟發展,支柱產業受制於人將直接威脅到國家的安全。

煤炭的瓶頸

我國以煤為主要能源,煤炭是能源的支柱產業,我國煤炭的儲量稍有優勢。但是我國的煤炭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遠遠落後於美國、澳大利亞。1995年我國煤炭工業人均年產量僅為美國的2%,在國際上競爭力很弱。我國的煤炭出口,以東南亞諸國和日本為主,這兩個市場的煤炭占全國出口量的80%以上。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進口國,本身煤炭資源缺乏,僅有的少量煤礦也日漸枯竭。歐盟的需求也非常巨大,但是我國距該市場運距較遠。我國有近一億噸的過剩生產能力,加上運輸瓶頸和小煤礦胡亂開採,造成極其巨大的資源浪費。

據統計日本侵華期間僅撫順一處就掠奪兩億多噸煤炭,因此日本稱讚撫順煤礦為“社會的財源”,“是帝國的一大寶庫”。

石油的危機

石油戰爭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石油已經成為工業化國家的血液,在新的能源沒有問世之前,圍繞著石油的爭奪將不可避免。國家石油和化學工業局副局長謝鍾毓說:“石油資源已成為世界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鬥爭的特殊武器。西方已開發國家正在採取各種手段包括軍事手段,在世界上維護自己的石油利益。”裏海的石油引發了伊朗和亞塞拜然的糾紛,馬島的石油引發了英阿主權問題。中東戰爭、兩伊戰爭、海灣戰爭也是圍繞著石油而發。美國能源信息管理部門報告說:“從能源角度來看,阿富汗的重要性在於它的地理位置。它具有作為中亞石油輸往阿拉伯的通道的潛能。這種潛能包括鋪設經過阿富汗的石油和天然氣輸送管道的可能性。”有報導稱,美國正是企圖通過對阿富汗的軍事打擊,來長期確保西方世界的石油供應。布希政府在去年5月公布的能源政策中警告,石油和氣體的供應量日益減少,要把美國拖進“20世紀70年代以來最嚴峻的能源供應危機”。布希在引言中詳加說明美國可能要面對的20年恐怖情況。他說,美國會變得愈來愈受到能源價格的影響,這些衝擊包括供應中斷,最壞的情況是遭人以石油要挾。這就決定了美國的戰略目標,伊朗、伊拉克將成為美國未來打擊的目標,因為伊拉克控制著世界10%以上的石油儲量,而伊朗石油儲量占世界儲量的1/9。

“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如欲征服中國,必征服滿蒙”這曾是日本的亞洲戰略和全球戰略。但是當時中國缺少石油資源,日本不得不南下,攻占南洋和東印奪取石油資源。希特勒入侵蘇聯就是為了奪取高加索的油田。戰爭後期德國和日本的燃料庫都已耗盡,而美國在石油方面的優勢則是取得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據預測,2005年,亞太地區將超過北美,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費區。而亞太地區探明的石油可采儲量僅占世界總量的4.2%,石油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10.4%,消費量卻占世界消費量的26.4%。我國與世界主要石油消費國分享世界石油資源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今後,圍繞石油資源的競爭將主要集中在中東-北非、中亞-俄羅斯和我國南海等地區。我國現在的經濟規模居世界第七,而石油消費卻僅次於美國、日本居世界第三。我國今年的石油消費要超過2億噸,到2010年估計要消費3-4億噸石油,而那時我國生產石油的能力估計是1.8-2億噸。需求與供應差距很大,未來石油資源的相對不足,將是我國的一個基本國情。2000年我國進口石油7000多萬噸。僅石油一項就耗費外匯100多億美元。目前全球石油工業擁有後備可采儲量可維持現有生產水平43年的需要,而中國僅能維持15年。

綜述:生存資源的極度匱乏在未來的五十年里將引發諸多的不安定因素,甚至直接導致大型戰爭。而人口按現在速度遞增,到2025年約達90億,今天,地球上60億人中有8億人食不果腹,五十餘年後生存資源的缺乏將加劇世界的貧富分化,饑荒和戰爭將充斥這個世界。(這是一個很樂觀的數字,悲觀的數字不敢寫。)

如果人類的科技不能找到解決這些睏乏資源的辦法,那么只有戰爭才能削減爆炸般的人口的需求,希望這不過是一個危言聳聽的鬧劇,因為五十年後我們可能要遭受這樣的折磨。資源貧乏的日本以勤儉聞名,日本企業要求每個員工節約一度電、一滴油、一滴水、一張紙,這應該是全世界學習的榜樣。

我國的各項平均資源奇缺,已經低到無法忍受的限度,大大低於世界的平均水平,而人口基數又如此龐大,也就是說中國面臨的危機尤為巨大。

資源戰爭

石油供給國日益強硬,包括小國

世界對天然資源的爭奪達到白熱化。因世界經濟狀況良好,資源行情達到歷史最高值,美國和日本等需求國的地位發生動搖。

另一方面,資源價格高漲的背景下,俄羅斯等資源供給國對國際社會的影響力增大。有資源的小國也日益強硬,“資源民族主義”在南美有蔓延之勢。企業及投資者捲入其中,爭奪資源的戰線急劇擴大。

世界現有65億人口,且每天增加20萬人。據認為,資源需求有增無減將長期化。每桶原油、每噸銅和每盎司黃金的價格今年一度分別突破75美元、8000美元和700美元。伊朗核開發和奈及利亞恐怖活動等使供給方的地緣政治風險進一步增大。

資源價格高漲使供給國日益強硬。俄羅斯天然氣儲量世界第一,能源儲量豐富,俄羅斯想藉此再度成為超級大國。普京總統在年度國情咨文中宣布:“將致力於資源領域的技術開發和市場開拓。”

委內瑞拉加強了國家對石油產業的控制。對查維茲總統而言,6月1日在委內瑞拉召開的石油輸出國組織大會上登台表示:“石油輸出國組織反帝國主義。”他在一個半小時講演中闡述了石油供給國應該建立反美集團的觀點。

美日不會坐視不顧

世界最大的資源消費國美國不能對此坐視不顧。美國選民對油價高漲不滿。布希政府一方面批判各國“離經叛道”,同時也在努力確保自己的權益。

裏海原油儲量僅次于波斯灣。5月5日,美國副總統切尼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與納扎爾巴耶夫總統討論能源問題。切尼前一天抨擊了俄羅斯的能源政策。5月20日,普京邀請納扎爾巴耶夫到黑海沿岸的療養地,兩國就聯合開發裏海北部海底油田及天然氣田達成了協定。

日本政府經濟產業省5月底提出的“新國家能源戰略”指出“有必要全面強化資源外交”,表明日本將加入“資源戰爭”。這項戰略提出,到2030年,把日本已獲權益油田的原油產量提高到現在的2.5倍。

三菱商事公司總經理小島順彥4月向俄羅斯工業和能源部部長赫里斯堅科表示:“希望在石油和天然氣開發方面展開合作。”俄羅斯政府對資源實施國家管理,日本感到擔心,但又不能對蘊藏在俄羅斯地下的大量能源和金屬資源置之不顧。三井物產公司和三菱商事公司將為開發薩哈林周圍的海底天然氣投資1萬億日元。

作為消費國,日本在能源市場上的地位相對降低,購買力本身已不能成為資源外交的武器。靠資金獲得權益越來越難。如何才能與資源供給國和消費國建立良好關係,以穩定地籌措資源?日本能做出的選擇不多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